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北纬31.0度,东经103.4度

中国,四川,汶川,8.0级,地震

共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或许时间能抚平伤痕,灾难或许可以变成历史。

但每个中国人都无法抹去,更不能忘却关乎生命的回忆

2008年,初春的汶川。

小朋友们,在镜头前真诚地祝愿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能快乐度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几十天后,家园变成废墟。

镜头中,那些孩子是否逃离了那场灾难…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回想13年前的那天,#有太多苦难被定格在相片里#

忘不了,那掩埋了书声琅琅校园里的孩子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忘不了,那瓦砾之上失去亲人的悲痛欲绝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忘不了,那废墟之下那些渴盼活着的眼神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忘不了,那伟岸的身躯撑起一个个生的希望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灾难,固然可怕!但面对灾难时,生命的意志力比死亡来得更加令人强悍。

每个人都用尽自己的全力,希望能与死神赛跑,为了多找到一个人就多一份活着的希望。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有的人刚被从废墟中救起,一下秒就转身投入到求援行动当中去。

一块块楼板,十几个人用手撑,用肩顶,哪怕脸被挡住都看不清,也要将生命传递到安全的地方。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到48小时。

15名空降兵勇士,4999米超高空,无气象资料、无地面标识、无对空指挥引导的恶劣条件下。

以几乎“盲跳”的方式,抵达茂县县城,传回地震灾情。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无数个教师们,用生命诠释了教育的责任和重量。

用肉体抵住门框,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为了就是多让一个学生能够有一条敞开生命的通道。

映秀小学数学老师张米亚:他跪扑在废墟中,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映秀小学美术老师莲蓉:用双臂紧紧护住了班上的两个孩子,其中一个幸运地活了下来。

映秀小学音乐教师古雪岷老师:为了让班上的孩子们顺利逃生,在摇摇欲坠的教学大楼里,用身体倚住摇晃不定的教室大门。

大喊着快跑,直到倾覆的大楼将她埋没,她的身体也没有离开那扇门。

还有,在不远的漩口中学美术老师方杰,以及北川的北川中学中,都有这样的事迹。

这些老师也为人父母,为人夫妻,为人子女,他们的亲人在地震中遇难亦不在少数。

同样有着父母,有着子女,他们为了挽救学生的生命,他们宁愿牺牲自己。

不管过多少年,看到那些画面依然能泪流满面。

这是对生命的珍惜、对生命的惋惜、对生命的敬畏!

苦难过后,生活还得继续。

川中学初三四班的学生,因为上体育课而全部幸免于难。

地震那年,他们才十五六岁。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十年后,纪录片《初三四班》导演陆春桥以亲历者的视角。

带着好奇和疑问找到当年一起经历生死的同学们,记录下他们震后十年的成长故事。

地震给人的影响是复杂而潜移默化的,印象最深刻就是影片中:母志雪同学。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或许只有经历过伤痛的人,往往更容易看清生命的真相。

地震中,母志雪的父亲遇难了。

她的妈妈,开始想办法做生意,为了就是把母志雪和弟弟供出来。

为了省钱,买凉菜的货品也是一个人背,背得那个背篓的袋子都断了。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然而,坚强的母亲,几乎从来不在孩子们面前掉眼泪。

但是她依然看到母亲,在连续几年的除夕夜,去父亲的坟前哭泣。

也只有伴着涛涛河水的时候,母亲才会放声哭泣。

擦干眼泪后,又像没事的人一样回家,接着照顾孩子。

母志雪面对父亲去世之后,却变得非常外向活泼。

母志雪选择用幽默来掩盖自己经历过的苦难,后来她才说出变化的真相:

“只有自己快乐一点,别人才不会想到自己没了父亲,不会开口问这些问题。”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央视新闻,曾想对影片中那个活泼开朗的母志雪同学进行采访,

然而,母志雪拒绝了采访的请求并回复到:

“我们的生活感悟你们都应该感受得到,初三(四)班其他人说的话,大多数也是我想说的。

在这个纪录片之前,我们走过来的生活都是平平淡淡的,尽管地震带来的影响那么大,伤口也在慢慢消失,在这个纪录片制作过程中,包括之后,被回忆的次数太多了,反而心里经常会很沉重。

其实每次说的也都是一样的,他们是怎么积极生活,我也一样是怎么的积极生活,我现在对我生活的平淡感到无比多的幸福感。”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正如导演陆春桥所说,作为大地震的幸存者,他们总有一种感觉,觉得自己这条命是捡的,所以会格外珍惜生命中的一切。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生命只有一次,当来到这个世界时是幸运的。

同时也开启了一趟没有重来的旅程,因为生命没有第二次机会!

可是,失去生命可能往往是一念之间。

这一念之间,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意外,另一方面是自杀。

有人拼命的想活着,而有人却心灰意冷地想死去!

根据统计数据,在中国,5到24岁的青少年每年自杀人数高达15万人,自杀已经成了青少年排行第二的死亡原因。

“他们到底都为什么呢?”

如果要说直接的“自杀原因”,也有人做过统计——

家庭矛盾,学业压力,师生矛盾,校园霸凌,情感纠纷……

可不管是什么原因自杀者在自杀之前都会经历矛盾和痛苦的心理,他们一方面想要结束生命,一方面想要求助,希望有人能够帮助他们。

生命珍贵!面对生命不能承受之轻,我们应该做点什么?

其实,每个人都不应缺少一场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Life Education)

原本是在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应对社会中的吸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的现象的对策而出现的。

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最核心的内容是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认识生命以及把握生命,从而提高生命的价值。

“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

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

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

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今天5.12,汶川地震13周年,在缅怀逝者的同时,推荐一本跟生命教育有关的绘本,希望能让家长和孩子们有所启发。

《活了一百万次的猫》作者:[日本] 佐野洋子 著

即便是活了一百万次也要自己和所爱而活,才能明白了生死的意义。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有一只100万年也不死的猫,它死了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

有100万个人宠爱过它,有100万个人在它死的时候哭过,可是它连一次也没哭过。

它先是国王的猫,然后又是水手、魔术师、小偷、孤老太太和小女孩的一只猫。

但它活得浑浑噩噩,对一切漠不关心,直到有一天...

它变成了一只只属于自己的野猫,爱上了一只美丽的白猫,它才头一次知道为什么而活……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和孩子聊生命教育,无需觉得会过度的沉重,从故事入手,结合生活实际的案例,让孩子去感受和体会生命,敬畏生命,珍惜生命...

类似生命教育的绘本种类繁多,莱宝将专门做一期生命教育介绍,敬请关注哦

生命教育就像性教育一样,虽然我们难以启齿,但不容家长们忽视。

毕竟谁也无法预知未来,也不知道明天将会发生什么事情。

那么,把握住现在所拥有的每一分、每一秒,多学一些知识,多做一些事情,使自己变得更加充实。

512十三周年祭 | 缅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孩子一场生命教育的洗礼

2008.5.12—2021.5.12

穿越13年时光

缅怀逝者,致敬英雄,

生者前行,或许就是最好的纪念!

参考资料来源:央视新闻;纪录片《初三四班》;绘本《活了一百万次的猫》;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百度百科;人民日报;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汶川   生命   震中   逝者   纪录片   废墟   洗礼   苦难   灾难   青少年   生死   为人   矛盾   父亲   老师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