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女儿背不出课文,妈妈竟狂扇自己!内疚式教育逼多少孩子听话

最近因为一个综艺《不要小看我》

#内疚式教育# 挂上了微博热搜

四岁女儿背不出课文,妈妈竟狂扇自己!内疚式教育逼多少孩子听话

什么叫内疚式教育,

顾名思义就是用让孩子感到内疚的方式教育孩子,

来达到使孩子“听话”的目的。

01#抽自己的妈妈#

四岁的女儿在背东西,已经到夜里12点多了,孩子怎么也记不住。

她开始有些抓狂,最后陷入崩溃的妈妈开始抽自己,

女儿只要一卡壳,妈妈就抽打自己。

四岁女儿背不出课文,妈妈竟狂扇自己!内疚式教育逼多少孩子听话

你没看错,抽的是妈妈自己,不是孩子。

这时,看到抽自己的妈妈,孩子是什么感觉呢?

惊恐~

四岁女儿背不出课文,妈妈竟狂扇自己!内疚式教育逼多少孩子听话

这是在综艺《不要小看我》中,

一位妈妈讲述在指导四岁孩子作业时崩溃,

无奈之下通过惩罚自己让孩子提升学习效率,引发的热议。

之后,工作人员问小桃:“爸爸妈妈有没有经常批评你?”

小桃眼神有点飘忽,然后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说:

“不是批评,是打的。”

四岁女儿背不出课文,妈妈竟狂扇自己!内疚式教育逼多少孩子听话

工作人员又问:“妈妈为什么打你?”

这个年仅4岁的小女孩懂事得让人心疼:

“是我做错了事情妈妈很生气,所以就打我。”

四岁女儿背不出课文,妈妈竟狂扇自己!内疚式教育逼多少孩子听话

妈妈的内疚式教育看似惩罚了自己,

实际上,受到更多伤害的是孩子,孩子会认为因为我没做好,所以妈妈受了苦。

孩子还小,不懂得分辨真相还是谎言,

面对“内疚式教育”,他的第一个反应是“都是我的错”,

孩子会认为自己是父母的累赘,是家庭悲惨的根源,

如果没有自己,父母会生活的更好。

02#爱吃鱼头的妈妈#

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自我感动的付出感”。

什么是自我感动的付出感呢?

举个经典的“吃鱼故事”妈妈吃了一辈子鱼头,却在临终前告诉孩子,“其实妈妈不喜欢吃鱼头,只是为了把鱼肉留给你”。

这个故事作为“母爱伟大”的范本,流传甚广。

可是仔细想想,如果妈妈看到孩子吃鱼肉就已经满足,

那为什么还要告诉孩子真相呢?

四岁女儿背不出课文,妈妈竟狂扇自己!内疚式教育逼多少孩子听话

也许很多人都有类似这样的经历:

小时候跟父母逛街,看到好看的玩具好吃的零食都吵着想要,

父母当下会给买,可回家后却开始指责:“你知不知道这些零食有多贵?我们家没有钱,你还要吃这么贵的零食!”

我们通常都会觉得很委屈,家里没钱可以不给买啊,为什么要买完后埋怨我呢?

因为她们太委屈了,辛苦了一辈子,牺牲了那么多,最后一定要用自己的付出换一份孩子的内疚。

可是,何必呢?

妈妈委屈了一辈子,孩子也愧疚半生。

在这种故事里,没有人是快乐的。

我相信大部分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天生的,

但我们也应该清楚,不是所有人都懂得爱的方式。

中国式家庭很容易陷入一个怪圈,一方面父母爱得辛苦,为了孩子,父母可以不断地牺牲自己,无论你要不要,我都会给你。

四岁女儿背不出课文,妈妈竟狂扇自己!内疚式教育逼多少孩子听话

另一方面,孩子接受得无奈,父母的爱一股脑地砸下来,

有可能是虎爸虎妈式的“棍棒底下出孝子”,

也有可能是百般隐忍的“吃鱼故事”,但无论是哪种形式,孩子都要接受,

因为“我都是为你好”。

“为你好”这三个字真的太沉重了,沉重到很多孩子一听到这句话,

就觉得自己被一座道德大山压得透不过气来,什么也说不出口。

03#听话,有那么重要吗#

曾经看到这样一条新闻,贵州一名8岁的女孩,因为没写完寒假作业,未能如期报名,回家后怕被爸爸批评,越想越怕,最后选择离家出走。


四岁女儿背不出课文,妈妈竟狂扇自己!内疚式教育逼多少孩子听话

万幸的是,父亲在警察的帮助下,找到了慌张不安的女儿。

然而,父女相见后,身为外卖送餐员的父亲却怒不可遏地斥责她:

“我和你妈离婚后,我是对你怎样的?”


“我晚上一点五十几都还在接单,有时甚至要跑到三点多,整个公司都没有你爹这么辛苦的。”


“你不知足,随你,下回你跑了,就不要回来了!”


四岁女儿背不出课文,妈妈竟狂扇自己!内疚式教育逼多少孩子听话

四岁女儿背不出课文,妈妈竟狂扇自己!内疚式教育逼多少孩子听话

很多人都看到了父亲的不易,都要叹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却忽视了那个不敢回声,不知所措的小女孩。

一个年仅八岁的小女孩,为什么宁愿独自一人在陌生的地方徘徊,也不愿面对父母承认错误?

因为她太害怕了,不仅是怕被父亲责骂,更害怕面对“不懂事、不体谅父母”的指责。

心理专家武志红老师曾说,任何一个超过孩子承受范围的复杂挑战,都有可能给他们造成不小的内心打击。

一个8岁的小孩,只能承受 8 岁小孩能承受的压力。

不能承受的压力,会让人痛苦、逃避,甚至为之后漫长的人生埋下隐患。

在内疚式教育中长大的孩子,往往过于懂事,

就像被问到“妈妈为什么打你”的小桃,或是被指责“我是对你怎样的”的8岁小女孩。

四岁女儿背不出课文,妈妈竟狂扇自己!内疚式教育逼多少孩子听话

而懂事的孩子心里在想些什么呢?电影《狗十三》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你看,这个孩子好懂事啊。”


“你怎么知道她不是害怕、沉默、妥协呢?


04#拒绝情感绑架#

心理学家苏珊.富沃德将这一类以爱为名的控制行为定义为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通常都发生在亲密关系之中,也正因为双方都珍惜彼此的关系,才使得勒索得以生效。

而内疚式是典型的情感勒索者,他们看似伤害的是自己,却是在用自己的行为换取控制。

对孩子来说,父母是成长过程中的权威,自虐的行为只会让孩子心生恐惧。

而一旦父母利用自己的牺牲和付出,来要求孩子,孩子也只会因罪恶感而顺从。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父母不会这样极端,但内疚式教育并不少见,很多人基本上听着这样的话长大的:

“爸爸妈妈这么辛苦是为了谁?”

“你这个成绩,对得起我吗?”

“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

……


在家庭教育中,很多家长总是试图用内疚感来要求孩子懂事,却浑然不知,这其实是一种以爱为名的亲情绑架。

内疚感教育就像一把软刀子,伤人于无形,却深入肌理,给孩子留下终身难以抚平的伤痕。

四岁女儿背不出课文,妈妈竟狂扇自己!内疚式教育逼多少孩子听话

那么,父母不应该把自己的辛苦和不易告诉孩子吗?

当然不是,我们要做的是“呈现真实的教育”。

不用将生活的风雨全部一己承担,完全可以让孩子作为家庭成员,一起面对生活真实的一面。

比如,不要说“我们为了你这么辛苦,你还不好好读书?”

可以换成“现在咱们的条件有限,可能还有好多好吃好玩的没机会体验,爸爸/妈妈会努力工作打拼,赚更多的钱,你也好好看书学习,我们一起让我们家过得更好。”

四岁女儿背不出课文,妈妈竟狂扇自己!内疚式教育逼多少孩子听话

最好的教育,不是强制要求,而是顺其自然,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过程。

在一期《奇葩说》上,黄执中提到了“吃鱼故事”,他说:

“不要用自己的牺牲感去兑现伴侣的内疚感,觉得牺牲很大就不要去牺牲,

开开心心的生活,让自己的幸福感溢出来,这种外溢才是对伴侣最好的滋养。”

最好的亲子关系,不是道德绑架,而是我有自己的生活,也尊重你作为独立的个体,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请让你的爱少点亲情枷锁,多点让孩子自由飞翔的空间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内疚   妈妈   孩子   作业   鱼头   课文   零食   听话   懂事   小女孩   牺牲   辛苦   父亲   爸爸   父母   女儿   情感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