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na爸爸首次复盘5岁女儿的教育成果

raina爸爸首次复盘5岁女儿的教育成果

大家好,我是raina爸爸。

今天,我将对女儿raina近期的教育进行复盘。通过复盘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同时也向大家分享家庭教育的实战经验,看看那些悬在空中的教育理论是如何落地实施的?

接下来,我会向大家分享我和raina的做事原则,我的教育心法,以及我们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第一条原则是:做事要有成果,并要向他人展示成果。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应该秉持这一条原则。

我们做事情需要有一些成果,这种成果可以是一种状态,也可以是具体的作品。当成果产生后,它会激励我们,让我们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

我们为什么要向别人展示成果呢?不是为了炫耀和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是为了与他人建立连接,并获得他人的反馈,构建自己与他人协作的纽带。

家长们在鼓励孩子创造成果时,需要管理好自己的功利心,因为功利心会驱使家长逼迫孩子在人前进行展示,孩子会很反感这种行为,严重时甚至会影响亲子关系,磨灭掉孩子的学习热情。

孩子如果在某方面做出了自己的成果,是否需要展示,想要展示给谁看,这都需要孩子自己来决断,而家长的工作就是鼓励孩子建立起有效的反馈机制。

直到今天,每周raina都会把她的绘画和手工作品展示给她的美术老师看,在raina的公众号中也会展示她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是一首诗歌,可以是一些绘画和手工作品,也可以是任何一项阶段性的成果。

这些都是我帮助raina建立起来的与他人沟通的桥梁,除此之外,我们还会不断构建新的社会网络,做出新的成果和作品,这就是我们围绕第一条原则所做的事。

虽然raina每天都会做出新的作品,但她现在却很少在公众号里展示这些作品了,而我的工作就是尊重raina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和raina一同构建新的展示方式及反馈渠道。

对我们来说,公众号并不是用于牟利的工具,而是用于学习和反馈的工具。

第二条原则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会自主和自立。想要学会自主和自立,孩子首先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担责任。

事实上,无论大小事务,raina都是自己来决策的。这些事情小到穿什么衣服,吃什么东西,大到报哪个培训班,每天安排做哪些任务,统统由raina自己决定。出了事也由自己来负责,该惩罚就惩罚,该奖励就奖励。

我如果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也会提出来,与raina平等协商,但最终还是由她自己来决定,是好是坏,各安天命。

在这种情况下,我发现她的大多数选择都是明智的,并且更适合她自己,如果都让我来安排的话,反而会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父母们常常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安排才是最完美最合理的,其实不然。因为孩子们更了解自己的需要,他们有自己的节奏和风格,这是非常珍贵的个人特质,我们需要保护好孩子的独特之处,这会是他们创造力和个人魅力的根源所在。

除了以上两条做事原则以外,我个人还总结了三条心法,它们分别是:

心法一: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的含义不是求折中、和稀泥,而是追求分毫不差的完美,多一分则过多,少一分则过少,要恰到好处才堪称完美。

与中庸之道相背离的是“过犹不及”和“乐极生悲”。中庸之道是一种修行方式,对大人和孩子来说,都会从中受益终身。

我常和孩子说:“如果你一直在学习,吃饭时在学习,走路时在学习,睡觉时还在学习,那么这就是过犹不及。如果你因为一些成绩而得意忘形,离乐极生悲也就不远了。”

raina喜欢听故事、做手工、画画,但她会过度沉浸其中,走路时都要听故事,回到家就想做手工,而我的工作就是帮她“踩刹车”。

如果一个人把所有时间都用于学习,那么他就没有时间来做其他任何有价值的事情,比如说运动。这个时候,学习就变成了毒药,学习就变成了“玩物丧志”,好事情就会变成坏事情,这就是过犹不及,违反了中庸之道。

就过犹不及这个词所包含的道理,我和raina时常进行讨论,慢慢地,她开始做出调整,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事情,有条不紊地安排各项任务。我会告诉她,如果你边听故事边走路,你很可能会踩到路上的狗屎,好事就会变成坏事。

很多父母会放任孩子沉迷于具体的事务,尤其是那些家长认为对孩子有好处的事情,家长就认为应该多多益善,其实这会带来很多危害。

一个孩子,如果花费太多的时间学习数学和科学,那么他就会缺少人文艺术的熏陶,从而缺乏领导力和沟通协作能力;一个孩子,如果花费太多的时间来读书,那么他就会成为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失去强健的体魄和强大的意志力;一个孩子,如果花费太多的时间来玩游戏,那么他就会带上眼镜,并且对周遭的事物提不起任何兴趣。

中庸之道告诉我们,孩子的健康发展需要“均衡饮食”和“营养搭配”,不能养成“暴饮暴食”和“挑食”的毛病。

心法二:知行合一。

王阳明心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知行合一。我们知道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正是因为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我们可以把知行合一看作是一种修行,父母很适合与孩子一同修行,对大人和孩子的个人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明明知道每天坚持学英语,一年后就会取得巨大的进步,但最终却没有坚持下去,这就是明明知道道理,却怎么也落实不到行动上,这就是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对于raina来说,也是一样,她明明知道跳绳的好处,却总是想要偷懒,这也是没有做到知行合一。

虽然我们还无法完全做到知行合一,但只要有这条原则在心中,我们就会慢慢接近知行合一,这有助于我们明确目标,提升行动力。

在心态上,我们怎么想的,就怎么做。忠于自己的想法,率性而为(儒家思想的率性而为不是任性的意思,而是保有天性的意思),遵循天性和自然规律。保持好的心态会让人变得开朗乐观,受人欢迎,这一点在raina身上已经得到体现。

知行合一还可以帮助我们排除干扰,拒绝诱惑,凡是不合道理,不符合常识和良知的事情,都不要去做。

心法三:身体力行

对于孩子的教育,父母不能做一个旁观者,家长应该躬身入局、身体力行。即作为表率,又能亲身示范,孩子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然后模仿。

我自己也是深有体会。

想要孩子学好英语,我从两年前开始自学英语,研究学习英语的正确方法,在家里用英语和raina交流;

想要孩子多运动,我就开始健身,45天瘦了10斤,经常和raina分享健身心得;

想要孩子爱上学习,我自己就天天听课,现在raina也学会了这招,天天听故事、上网课;

想要孩子爱上阅读,我就每天看书,孩子就会看在眼里,对阅读产生亲切感;

想要孩子爱上写作,我就经常写作,为此还开通了专栏自媒体和微信公众号;

想要孩子善于交际,我就为她创建朋友圈,找寻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参加朋友圈的公共活动;

想要孩子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我就得成为孩子的教练,和孩子讨论学习方法,测试学习效果;

想要孩子提升公开表达能力,我就需要学会表演和演讲,把生活演绎成一部话剧。

raina的很多能力和兴趣都是在我的身体力行中建立起来的,它确实行之有效。

这对父母来说,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为这需要父母有时间陪伴孩子,并且有计划有目的地示范给孩子看,而且还不是偶尔示范,而是长期保持行动的一致性,直到这些行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想要不快速成长,想要不爱上学习,想要不提升能力,想要不热爱运动都很难。

仅仅是身体力行还不够,我需要营造一种专注且开放的氛围。

在家里,我们从来不看电视,不玩电子游戏,不乱吃零食。除此之外,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穿戴智能手表,更不会摆弄手机或其他任何电子产品,所有的干扰源都被清理掉了。

我们家永远灯火通明,不仅是为了保护眼睛,更为了营造开放的氛围,我们需要感受到足够开阔的视野。

我们的学习和娱乐都在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空间内完成,而不是各自关上门做各自的事情。我们需要让周围的空间变得足够敞亮和开放,这是我刻意营造的氛围,一种极简的生活和学习氛围,这也是身体力行的一部分。

最后,我们来看看raina收获的阶段性成果。

raina喜欢绘画和手工,但不是简单地涂鸦或折个纸什么的。

她是按做项目的方式来做绘画和手工的,她会根据主题和功能来设计和完成自己的作品,这会涉及到跨学科的运用。

最近,她要开一个生日派对。她会去策划这次派对,邀请每位客人,计算人数,设计当天的活动,自己做布景、邀请函、礼物,设计当天的流程等等,这里面会涉及到数学、美术、设计、组织、策划等不同的学科知识。

这些都是由她自己独立发起、计划和实施的,所有的构想都是她独立完成的。当她遇到问题时,会和我讨论,我会提供一些工具帮助她达成目标。

她也会在白板面前写写画画,说着她的想法,而我就是台下的忠实听众,偶尔会插上一句话。

raina喜欢听故事,并从中学会了很多道理。

最近她迷上了三国演义,她知道:

一个国君不能做坏事,否则会被推翻;

一个人不能得意忘形,因为自鸣得意的人都将要倒霉,曹操就经常得意,每次得意都会被埋伏;

许攸死于骄傲自大,而袁绍的儿子死于不自量力,杨修则死于卖弄聪明;

很多人死于心胸狭隘,总是容易被人气得吐血,诸如周瑜、王司徒等人;

还有很多人能做大王,是因为不怕失败,心胸宽广,能听取他人的意见,诸如曹操和刘备;

raina喜欢提出问题和讨论问题。

她会从讨论中吸取经验,从而改善自己的行动,达成自己的目标。对于家庭教育来说,建立开放式讨论的氛围尤为重要,讨论是彼此相互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方式。

在西方世界中,享有盛名的高中和大学,也是采用讨论的方式来开展学习活动的,“彼此讨论”成为西方名校的传统。这种传统由来已久,从古希腊的雅典学院开始延续至今。

受益于这种传统教学的,不仅有牛津、剑桥、斯坦福、麻省理工这类世界名校,也有像高科技高中、基础学校联盟这类颇具影响力的学校网络组织。

raina有时也会提出一些好的问题,这些问题通常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孩子能提出怎样的问题,取决于她是否接受了足够全面的教育。

raina喜欢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

raina目前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已经很强了,80%以上的事情都是由她自己来决定的。她在做手工、绘画、听故事、做游戏方面表现出很强的主动性,根本不需要我来督促。

她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得很独立,她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做,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我的时间,这让我有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的事情,无须一直守在她身边。

周一到周五的晚上,以及周六周日的下午和晚上,她都有相当多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事情,基本上不用我操心。

这些时间都是她能够自由支配的,她会利用这些时间段来自主学习和搞创作。对她来说,这些“自由的时间”非常重要,因为她能够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很多家长把孩子的空闲时间安排的满满的,这样做的害处是不证自明的。不仅孩子需要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时间,大人也同样需要有自己的时间。

如果公司老板推行996工作制,那么他的员工就会失去创造力。相反,如果老板给员工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员工们就会更具创新能力,愿意开拓新的市场,研究新的技术。

raina喜欢从故事中感受角色的喜怒哀乐。

raina具有较强的同理心,她能理解那些故事人物的处境,能自然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在生活中,她是我的贴心小棉袄,很会自下而上地管理我的情绪。广泛地学习和实践塑造了她的性格,从而让她成为受老师、家长、同学们欢迎的人。

这些成果其实非常重要,比掌握多少学科知识更为重要。虽然她从未停止过学科学习,但学科知识的掌握并不比养成运动的习惯更为重要。

结束语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和raina保持着同步地学习和成长,她的成长有目共睹。但这些成果又是微不足道的,因为每天都有新的问题和挑战等着我们来解决。

对我来说,我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我们是否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我们是否能够一如既往地保持前行?

人的成长是需要一步步累积的,不可半途而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不断找寻当前的主要矛盾,并优先解决这些矛盾。为此,我们需要在动态中调整事情的优先级。

raina近期的主要矛盾是沉迷于听故事,那么我们就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个问题,当问题得到解决后,我们都将往前跨出一大步。

在更早的时期,当时的主要矛盾是raina不懂得优先级的概念,她会看不到自己的目标,就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串,因此我们需要重点解决优先级的问题,找到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教育,只有不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孩子需要不断磨炼自己的能力和性格,解决真实的具体问题,一步步地往前走,这里面并没有所谓的捷径。

之所以在这里分享我对教育的一些心得体会和实战经验,是为了与那些负重前行的家长们共勉,我们一直在荆棘路上艰难前行,但我们从未放弃过。

此次复盘到此为止,感谢您的耐心观看,我们下篇文章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心法   成果   都会   过犹不及   中庸之道   身体力行   氛围   手工   爸爸   家长   事情   女儿   父母   孩子   时间   喜欢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