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色湘江——一山一石一丰碑、一草一木一忠魂

94岁的蒋济勇老人,站在湘江畔回忆:红军官兵的遗体顺流而下,好多战士比他大不了多少。善良的村民们不忍看到这些遗体曝尸江中,自发组织打捞掩埋,老人的爷爷和爸爸都参加了打捞。如今村里修路,路基下就是牺牲的红军将士埋骨所在。

老人回忆的,是历史上的“湘江战役”。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实行战略转移,开始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二万五千里,究竟是多长的距离?相当于北京到巴黎的直线距离,也相当于美国民兵3洲际导弹的射程。

1934年11月,红军突破敌军阵下的三道封锁线,来到湘桂交界处,与此同时,南有桂军、北有湘军、东有国民党中央军,合计40万敌军从三个方向快速向我军进行堵截,企图以合并之势歼灭红军。红军当时只有8万兵力,而实际能参加战役的只有4万。

血色湘江——一山一石一丰碑、一草一木一忠魂

图片来自网络

以4万敌40万,几乎是一场毫无胜算的战役。如此悬殊的兵力,导致“湘江战役”是长征途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

为完成此次渡江战役,红军分三路部署。

第一路,红军先头部队渡过湘江,控制界首至脚山铺之间的渡河点。

第二路,红三军团第4师、第10师渡过湘江,到达界首以南的光华铺、枫山铺。

第三路,红五军团第34师掩护后续部队,进行断后。

第一路和第二路都顺利通行,待第三路完成任务准备渡河时,敌军已将他们包围在湘江河畔,已然没有退路。

为最大限度争取突围,师长陈树湘将部队紧急拆分,由他率领400人的队伍紧急突围,不料在后退转移中,遭到当地民团的袭击,导致全军覆没。

最终,第34师6000余人,最终活下来的不过区区几十人,可谓惨烈!

年过半百的支义青老人回忆,当年他帮助红军搭建浮桥,看着红军战士尽管一个个伤痕累累,但还是不管不顾地往前冲,天上有飞机密集的盘旋扫射,桥面有机枪来回轰鸣,不时有战士中弹落水,可尽管如此,却没有一个人后退。

血色湘江——一山一石一丰碑、一草一木一忠魂

图片来自网络

他们的血把江水染成了红色。

陈树湘中弹后没有立即死亡,只是重伤昏迷,敌人用担架把他抬走,企图从他的嘴里获取到红军的重要情报。苏醒后,陈树湘知道自己被俘,加上重伤在身,逃跑机率为零。于是趁敌人不注意,用手伸进受伤的腹部,绞断自己的肠子,壮烈牺牲。

血色湘江——一山一石一丰碑、一草一木一忠魂

图片来自网络

胡继荣老人的父亲,是当年湘江战役的幸存者,老人回忆说,父亲曾给他讲过当时的场面,四周都是炮弹,除了轰鸣声其他什么都听不到,只知道身边的战友在一个个掉下去......说到这里,老人哽咽了,因为父亲当年也只说到这里,就再也说不下去。

易荡平18岁就加入红军,是军中为数不多的青年将领。湘江战役中,易荡平任红一军团二师五团政委,负责坚守脚山铺阵地。

国民党军队实行绞杀战略,天上派飞机狂轰滥炸,地上集结重兵围剿。易荡平与敌人周旋3个昼夜,浑身负伤,但坚决不下战场,誓与敌人共存亡。

阵地失守后,易荡平要求警卫员打他一枪,可警卫员哪里下得了手。就在敌人攻上来的最后关头,易荡平拿起手枪,对着自己脑袋就是一枪,以实际行动表明对党的忠诚。

血色湘江——一山一石一丰碑、一草一木一忠魂

图片来自网络

湘江战役,渡江前的红军有8.6万人,渡江后只剩3万人。当年的湘江边流传着一句话“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1934—2021,整整87年,红军由最初被动挨打的局面,转变到后来的主动出击,步步为营,建立新的无产阶级政权,开创中华民族新纪元,再到如今的国富民强。

感谢早早牺牲的你们,是你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换来了我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后世的我们会秉承祖先们必胜的信念,开创中华民族的新纪元。

血色湘江——一山一石一丰碑、一草一木一忠魂

图片按来自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湘江   界首   警卫员   忠魂   敌军   新纪元   红军   血色   战役   军团   战士   敌人   牺牲   当年   老人   图片   网络   石一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