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说话!读书是否需要天赋?选学校是宁为鸡头还是甘当凤尾?

一看到说学习需要天赋我就头疼,因为我知道说这话的人,背后一定有一个(或多个)学习不好的孩子,而且大概率这孩子就这样被耽误了。

一看到说学校不重要,或者“宁为鸡头,不做凤尾”这种疯话我更是无语,好好的一颗苗可能就这样被毁了。

昨天为了回答一个问题,高中如果天赋不高,仅凭借努力可以考上985大学吗?查了几个小时的数据,深感有必要再仔细说下这几个问题。

数据主要以湖北和武汉的为例,湖北的数据相对偏中性,大致作为一个参考。前排的北京、上海和天津,后排的河南、江苏、广东这些没法评价。

数据说话!读书是否需要天赋?选学校是宁为鸡头还是甘当凤尾?

宁可做凤尾,也不要做鸡头!

先看看高考出口

985全国平均录取率2%左右,211全国平均录取率在5%左右,合计7%,湖北刚好差不多,略超平均水平。

湖北全省连续几年的高考人数都接近40万,985上线约8000人,211上线约28000人。

2020年湖北全省有高中大约530所,前30所高中过600分的有近万人,快占全省600分以上的60%!这是个什么概念?不到6%的高中抢走了60%的名额!

拿华中师大一附中来举个例子,近几年毕业生90%左右都能上211高校,70%能考进985高校,年级400名以内就能“保底”武大、华科。每年清华北大在湖北招300多人,华中师大一附中录取比例在五分之一,南京大学、中科大等省外名校也差不多这个比例。

武汉外高也差不多的情况,相比华师一他基数较小,400人左右,保送清华北大等名校的过多,2020年达110个,所以数据感觉没华师一好看。

好吧,我只能说,只要进了华师一、外高这些名高,混个中不溜,就能进985。而这可能是后排几百所学校,不要说班级第一,可能年级第一都极难企及!

数据说话!读书是否需要天赋?选学校是宁为鸡头还是甘当凤尾?


华师一、外高他们的生源来自哪里?

华师一面向全省招生,但大头也是在武汉的几所名初,特别是华一系初中,其他学校只有零星的录取人数。2019年,华一寄宿,华一光谷和华一附中总计178人,占华师一录取人数的30%多。

外高更典型了,过半的生源来自外初。看一张表:

数据说话!读书是否需要天赋?选学校是宁为鸡头还是甘当凤尾?

外初绝对是武汉乃至湖北的超级初中,十分夸张,每年毕业生中有近一半可以过华师一的录取线,70%左右过外高线!

这么说吧,外初70%的孩子可以上外高,外高70%以上很容易进985!70%x70%=49%,也就是说,只要初中考上了外初,只要不掉队,基本保底就是985大学。

数据说话!读书是否需要天赋?选学校是宁为鸡头还是甘当凤尾?



外初的生源又来自哪里!

外初面向全省招生,现在每年400人左右。

2020年,外校系(武汉外小50人和美加分校小学部12人)依然是考入外初人数最多的,占了大半壁江山 ,数据趋势基本处于碾压地位。其他小学,如果考入人数超过5个,就是很牛的小学了。

往年的数据没有公布,测算的话,外小考上外初的比例应该在30%左右,240x30%=70人左右。

如果往年真的是70人的话(谁有准确数据,请提供一下),2020年由于疫情的原因,只考了50人就很值得思考了。

至少说明两点:

1、学校很重要。外小在校时间利用率高,由于疫情都憋在家里了,学校的优势消失。

2、鸡娃也是有作用的。大家都在家里,少数厉害的娃自律性好,并没有放松,最后他们上来了。

数据说话!读书是否需要天赋?选学校是宁为鸡头还是甘当凤尾?



学习真的需要天赋吗?

仔细看看上面的数据,你要说能上华师一、外高的这些孩子都是有天赋的,我也无法反驳。按这个逻辑,华师一也有少数没考好的,那是不是他们又没有天赋了?[呲牙],不能拿着结果找原因。

比较极端的是衡水,毛坦这类学校,他们中脱颖而出的也都是有天赋的?这里要插一句,华师一、外高这些学校中极少有死读书的,除了学习,孩子们在其他很多方面都极其出色。

所以我一直认为天赋是懒人的借口。自己没有天赋,所以很失败,孩子也没有天赋,所以学习不好。在这样说之前,先要反问下自己,是不是尽了全力?

先要努力,努力了才有可能,天赋决定一个人的上限,绝大多数人一生都触及不到天赋,达不到比拼天赋的层面,努力就足够了。

数据说话!读书是否需要天赋?选学校是宁为鸡头还是甘当凤尾?

写在最后

当然,只靠努力也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如果只是刻苦努力就行,那就没有学不好的情况了,世上也没有这么多遗憾了。

学习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自己、学校、家庭等多方面的全力配合。对于高中来讲,好学校更重要些,对于小学来讲,家庭教育更重要些。但始终不变的,需要孩子的努力。

努力而没有结果之时,第一,不怨天尤人。第二,不自怨自艾。第三,开始反思。第四,调整执行。基本就够用了。

孩子的学习,因为是一群人在一起做同样一件事,仔细观察,然后对比,深入思考,很容易发现自己好和不好的地方。保持优势,改进劣势,不是很难的事,难的是我们不愿意改变!

每当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就喜欢仔细观察,发现别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缺点,找机会跟别的孩子、父母、老师交流,每次都感觉受益匪浅。

努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让孩子持续领先。

数据说话!读书是否需要天赋?选学校是宁为鸡头还是甘当凤尾?


码字不易,您的点赞、关注和转发是我的动力,我是伟大时代,一起用心培养孩子。

数据说话!读书是否需要天赋?选学校是宁为鸡头还是甘当凤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鸡头   凤尾   天赋   学校   录取率   数据   湖北   武汉   生源   全省   说话   不好   人数   努力   高中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