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后,家长该如何做?

今年被家长常挂在嘴边热议的话题,莫过于是“双减”了,校外培训机构被限制,很多孩子原本在周末进行的学科类辅导课程都被取消,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很多家长都感到不太适应。

不少家长反馈,以前是白天把孩子交给学校老师,晚上把孩子交给“小饭桌”或托管班,到了周末交给校外辅导机构。“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以后,孩子的周末只能由家长来安排,家长没办法只能买一些试题或教辅材料,又或者给孩子报一些线上课程。

双减政策后,家长该如何做?

其实,“双减”政策是全国统一实施的,教育的改革必然会引起一些波澜,但这种改革对所有的孩子来说都是公平公正的。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到底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呢?

一、帮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

预习指的是提前了解第二天要学习的内容,整理和记录自己在预习时存在的问题。孩子在预习的时候要知道的是:语文可以提前熟读课文、标记自然段、给生字组词,注音等,数学则需要了解最新要学习的知识点,梳理其与之前所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让孩子将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做出标记,第二天上课听讲的时候,便可以更有重点地去听,这样听课的效率也会提升。

双减政策后,家长该如何做?

2、课后复习

放学回家写作业之前,最好能先用几分钟的时间回顾一下当天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对学习成果做出总结。一方面看一下预习时产生的疑问是否已经得到解答,另一方面也是为后面的作业进行铺垫。

双减政策后,家长该如何做?

3、准备“纠错本”

“纠错本”贯穿于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的始终,其根基在于以小见大,从错题中找出知识漏洞、找出个人存在的习惯、思维弱点,加以修正完善。

二、去除“教育焦虑”,促使孩子形成学习的内驱力

1、构建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

通常只有那些感受到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怀、被满足的孩子才会懂得父母对他的爱,会更加理解父母。因此我们要了解孩子,既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点,也要了解孩子的问题。比如孩子喜欢画画,我们可以在家给孩子提供画画的环境与作品展示的区域。比如孩子缺乏学习的动力,我们必须要了解孩子因为什么原因出现这种情况,并给予一定的帮助与支持。

双减政策后,家长该如何做?

2、敢于放手,懂得助推

作为家长要学会放手,舍得让孩子走弯路。因为走弯路的过程,也是孩子自己探索与积累的过程,只有当内在的力量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对外界有准确的判断。

家长在放手的同时,要懂得助推,比如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给予帮助和鼓励,让孩子凭借自己的力量去克服。

“双减”政策是家长素质和孩子能力的双重比拼,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有担当的家长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以小见大   家长   政策   生字   走弯路   校外   所学   标记   周末   父母   力量   过程   课程   孩子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