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遇挫折就放弃?家长可用“云雨伞理论”,提高孩子抗挫能力

文 | 小鸿儿妈妈(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正文字数:1517字

阅读时长:约4分钟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家里的孩子有的时候抗压能力特别脆弱,明明是一点点小事,都能让孩子很容易得就失去冷静。

孩子一遇挫折就放弃?家长可用“云雨伞理论”,提高孩子抗挫能力


有的时候家长很乐意看到这样的情景,毕竟孩子失去冷静的另一方面就是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失误。那么以后孩子失误的情况就会有所好转。

但是也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抗压能力低并不是什么好事,一旦一些事情发生的情况过于严重,那么孩子就很可能做出悔恨终生的事情。

孩子一遇挫折就放弃?家长可用“云雨伞理论”,提高孩子抗挫能力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那么到底抗压能力强好一些,还是抗压能力弱更好的一些,那么,接下来,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孩子成绩突然下降?

小红家的女儿成绩一直很好,尤其是数学,一直被老师当做其他学生的榜样。但是随着女儿年级的逐渐上升,学习的内容也越来越深,题目的难度也想当然的越来愈大。

孩子一遇挫折就放弃?家长可用“云雨伞理论”,提高孩子抗挫能力


女儿的数学成绩虽然依然名列前茅,但是却再也不是一枝独秀的状态。越来越多的同学在拉近与女儿的距离,甚至超越了女儿的数学成绩。

女儿变得越来越沉默,每天都沉默着做题,一旦有做出来的题目,只要超过五分钟解不出来,就会嚎啕大哭,甚至还会揪自己的头发。

孩子一遇挫折就放弃?家长可用“云雨伞理论”,提高孩子抗挫能力

孩子一遇挫折就放弃?家长可用“云雨伞理论”,提高孩子抗挫能力

刚开始小红也非常震惊,可是随着女儿这样的行为越来越频繁,而且哭完之后也没有别的异常,小红也就见怪不怪了。

每当家里来客人的时候看到女儿的情况表示关心的时候,小红甚至还能调侃几句,说女儿发神经一会儿就好。其实,我们从案例中不难发现,小红的女儿就属于典型的抗压能力低的表现。

孩子一遇挫折就放弃?家长可用“云雨伞理论”,提高孩子抗挫能力


毫不含糊地说,如果小红的女儿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之下,那么孩子连上学都会出现不小的问题。至此,我们也不难发现,其实孩子抗挫能力差,是有很多危害的。

孩子抗挫能力差的危害?

A、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一次的失败甚至是数次的失败都不能轻易地评价一个人。但是抗压能力弱的孩子很容易因为一次的失败产生自我怀疑,自我认知出现偏差,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一遇挫折就放弃?家长可用“云雨伞理论”,提高孩子抗挫能力


B、影响孩子的未来

抗压能力弱会让孩子变得逃避。逃避困难、逃避现实、逃避一切可能带来危险或者失败的事情。这样一来,本属于孩子的光明未来可能变得黑暗。

C、使亲子关系变差

孩子抗压能力弱,时常让孩子和家长不能同处于一个频道上,孩子和家长的思想不能同步,那么自然就会产生矛盾。

孩子一遇挫折就放弃?家长可用“云雨伞理论”,提高孩子抗挫能力


孩子抗压能力弱的缺点是有目共睹的。相信家长们对于孩子抗压能力弱的情况也亟待改善。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孩子的抗压能力呢?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云雨伞理论”。

家长可用“云雨伞理论”,帮助孩子竖起坚强防线

云雨伞代表着三种事物。云代表的是孩子遇到的各种困难。雨则代表着家长和孩子一起面对困难,分析困难之所以成为困难的原因。

孩子一遇挫折就放弃?家长可用“云雨伞理论”,提高孩子抗挫能力


而伞则代表着针对家长与孩子共同研究出来的原因而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 困难是客观存在的

困难是一个客观存在,并且会根据每个人的能力有所增长或者下降。无论是多么天才的人,一生中也会遇到各种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孩子实在无需因此感到心烦意乱。


★★ 解决困难最重要的是分析原因

遇见困难首先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其次便是从实际出发,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找出自己的弱项以及短板。

而家长这个的坚定以及的陪伴和帮助,就是树立孩子自信心,帮助孩子找到学习方法以及提高孩子抗压能力的重要一环。


★★★ 针对原因找到解决之法

如果你的基本功还有欠缺那么就从基本功入手,如果你的积累有漏洞那么就从积累开始。这是查缺补漏最好的方法。也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根本之法。

总结

每个孩子的抗压能力有所不同,但是孩子的抗压能力是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去锻炼提高的。家长们要牢记云雨伞理论,帮助孩子在自己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顺畅。


(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小鸿儿妈妈,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云雨   家长   能力   孩子   都会   自信心   挫折   困难   女儿   事情   成绩   原因   理论   情况   代表   发现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