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有边界感才舒适,家长要把握好“度”,避免进入“刺猬法则”

文 | 小鸿儿妈妈(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正文字数:1829字

阅读时长:约4分钟

其实,大部分父母心中可能会有着一个相同的疑问:

育儿有边界感才舒适,家长要把握好“度”,避免进入“刺猬法则”


为什么我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付出了那么多的努力,几乎是所有的时间以及金钱都花在了孩子身上,到头来不但得不到孩子的报答,还甚至被孩子当成了仇人?

家长们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要着急,我们先来看一件真实发生的事情。

亲子间的裂缝

有这样一位母亲,视自己的孩子为自己的私有物,她的确把孩子照顾得非常好,但是也扣留了本该属于孩子的任何自由。

育儿有边界感才舒适,家长要把握好“度”,避免进入“刺猬法则”


在母亲“悉心”的照顾下,孩子感到非常窒息,孩子的确吃穿不愁,但是他却没有任何一个空间能够容纳属于自己的观点以及心思。

在母亲的心中,自己竭尽所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无论吃穿住行。自己就是孩子的一片天,孩子可以在自己创造的空间中,自由的飞行。

育儿有边界感才舒适,家长要把握好“度”,避免进入“刺猬法则”


但是在孩子的眼中,母亲的确是创造了一个空间,但是这个空间却是由铜墙铁壁制作而童,不但禁锢了孩子的自由,还禁锢了孩子的思想。

而母亲和孩子之间看似轻松的气氛,却在母亲偷看了孩子的日记的这一天,分崩离析。孩子对母亲的意见如洪水一般倾泻出来。在母亲不解的眼睛中,孩子甩门而去,再也没有回家。

育儿有边界感才舒适,家长要把握好“度”,避免进入“刺猬法则”


这位母亲带着自己和孩子的故事走进了《今日说法》栏目组,直到坐在演播室的沙发上,母亲依然不能理解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孩子会这么对待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人之间的距离是完全属于零的,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也需要自己的空间。这个空间让我们每个感到幸福、安全以及舒适。

育儿有边界感才舒适,家长要把握好“度”,避免进入“刺猬法则”


但是,显然我们的家长并不能理解这一点。甚至家长们也不理解,为什么自己做什么事情,到了孩子这里就只能收获到叹息以及失望。

为什么家长总是吃力不讨好?

★ 家长不知道孩子的真正想法

家长总是习惯于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一股脑儿塞给自己的孩子,却很少去想孩子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家长送给孩子的这个东西。

育儿有边界感才舒适,家长要把握好“度”,避免进入“刺猬法则”


比如孩子口渴了,可是家长却非要带孩子去吃满汉全席,爱有钱也到位了,但是却不如两块钱一瓶矿泉水更合孩子心意。

★★ 家长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

对于孩子不喜欢家长却认为非常有必要的东西,无论孩子的内心是什么样的,那么家长就会强迫孩子全部接受。

育儿有边界感才舒适,家长要把握好“度”,避免进入“刺猬法则”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和孩子保持适合的距离呢?

★★★ 家长约束自己与约束孩子采取两套标准

我们都知道人们会宽以律己,严以待人。而对于孩子更是如此。

明明自己在刷着手机玩着游戏,却让孩子拿起笔端起书去没日没夜地学习。这套双标的做法,任谁看了都是鼻子生烟,更何况是孩子?

育儿有边界感才舒适,家长要把握好“度”,避免进入“刺猬法则”

其实,我们不难看出来,孩子和家长的关系紧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缘于家长对孩子的严格要求,以及与孩子之间的没有“距离感”。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不得不来了解一下“刺猬法则”。

什么是“刺猬法则”?

刺猬,我们都很熟悉,一种身上长满了刺的小动物。

育儿有边界感才舒适,家长要把握好“度”,避免进入“刺猬法则”


这种小动物很可爱,但是千万不能因为它可爱就去接近它,因为它身上的刺会毫不留情地刺伤所有接近它的生物,哪怕是自己的父母。

那么既要表达的自己的喜爱,又不让对方受伤的最好的办法就是保持应有的距离。这就是刺猬法则。

育儿有边界感才舒适,家长要把握好“度”,避免进入“刺猬法则”


而我们人也是如此。虽然我们身上没有刺猬身上那么明显的刺,但是哪怕“以关心”为名的行为,也很容易让孩子感觉到窒息。

保持安全的距离,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是家长和孩子相处的第一要素。

所以,我们经常用关心和爱护的名义去过分深入到孩子的生活之中,但是让家长不可思议的是孩子,却在这种过于接近的距离中与自己渐行渐远。

育儿有边界感才舒适,家长要把握好“度”,避免进入“刺猬法则”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和孩子保持适合的距离呢?

父母如何和孩子保持合适距离?

▲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空间

家长对孩子有一个宏观的掌控,但是允许孩子有自己空间、生活以及爱好。不去深入探究孩子的生活,让孩子有自己掌握生活的机会。

育儿有边界感才舒适,家长要把握好“度”,避免进入“刺猬法则”

▲▼ 去深入孩子的生活,而不是去安排孩子的生活

深入孩子的生活,融入孩子的兴趣,而不是因为某个兴趣的某些缺点而强行改变孩子的兴趣。这样孩子才能感受到自己受到的尊重。

▲▼▲ 严格要求孩子与严格要求自己同时进行

对于严格要求上面,不但孩子是其对象,自己时更是其对象。这样才能以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孩子,做到双重的进步。

总结

综上所述,家长总是以爱之名深入孩子的生活,强行改变的孩子的生活,让爱成为家长和孩子之间最大的障碍与隔膜。

所以,保持适当的距离,在家长的规划下,让孩子自由的成长,是家长与孩子和谐相处的法宝。


(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小鸿儿妈妈,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

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刺猬   法则   脑儿   家长   边界   舒适   想法   身上   对象   父母   母亲   兴趣   距离   东西   孩子   自由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