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鸡娃投入好几万,昂贵的兴趣班背后到底有多少坑

朋友说,买买买的最高境界是“包包自由”,其次是“衣服自由”,“化妆品自由”,而她只能实现“外卖自由”。

我嗤之以鼻,中年老母亲的终极目标,永远是“报班自由”,唯一比“报班自由”更令老母亲快乐的,只有“学区房自由”和“私立学校自由”了。然而前者不敢想,后者还要看运气,所以“报班自由”就已经是老母亲的顶级追求了。

中年老母亲的凡尔赛文学,目测应该是这样的: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周日下午,我像打仗一样从钢琴培训班把孩子接出来,路上随便给孩子塞了点早起准备好的三明治,从浦西紧赶慢赶,到浦东去学马术。时间刚刚好,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给孩子换好装备,我这才有时间喘那么一口气。自从有了孩子,简直连一点自由时间都没有了。

这两个班接得这么紧也是没有办法。谁叫钢琴老师是英皇八级,国外回来的钢琴家,时间调不开。而马术班预订的那匹马是纯血种,很娇气。老师和马的时间都排不开,只好折腾我这个老母亲了……

人均鸡娃投入好几万,昂贵的兴趣班背后到底有多少坑

玩笑归玩笑,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的培训费是真不少。根据某机构的问卷调研,幼儿园的孩子一年兴趣班投入平均在3-4万左右。难怪有人戏称,变成中产最快的捷径是生个娃,只要有了孩子,你就立马成中产了,就算没有达到中产的收入,也能立马达到中产的支出。

我看群里聊天,一只四脚吞金兽每年3-4万支出都是保守的。

比如说某妈:一年英语2万多,美术1万,钢琴1万,思维舞蹈乐高体能加起来差不多2万多。这就是6万了。

又比如某妈:语数外一年各一万,手风琴8000,游泳6500,硬笔书法一年5000,素描一年5000,也超过5万了。

人均鸡娃投入好几万,昂贵的兴趣班背后到底有多少坑

多的就不举例了,反正当妈的心里清楚,自己到底砸了多少银子。(也有不清楚的,大概每次花钱的时候,想着:给孩子投的钱,算钱吗?充其量也就是捐个功德箱。)

要真把报班当功德箱捐也就算了,问题是很多爹妈,是真的希望孩子能学出点名堂来。还有不少爹妈给孩子报班的钱是从买包钱,买化妆品的钱,买游戏点卡的钱里省下来的,甚至为了报个班还得多多加班,勤挣外快。

对于这样的父母,我就得说说兴趣班的各种坑了,毕竟花钱如流水,挣钱如捉鬼。

师资可能是个坑

大家都知道,家长的钱是天底下最好挣(pian)的钱。兴趣培训这一块,是真的鱼龙混杂。稍微有点资源,能接触到家长群的人就想开个班挣钱。

挣钱本来无可厚非,但多少得有两把刷子,才敢误人子弟吧!问题是在钱面前,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样的觉悟。

比方说我曾经去过一些琴行做调研。发现有的老师就是凭一张业余钢琴8级,10级的证书就敢出来教孩子了。有的人这张证书还是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拿到的,这么多年都不晓得有没有再碰过钢琴,也在教小朋友钢琴启蒙。

这些老师,其实自己就会那么几首考级曲目,一节课也要收100-200元。

还有我在知乎上看到,有艺考考美院几年都没考上的落榜生,没有文凭,就在美术培训班教孩子绘画。不是说要搞学历歧视,而是这些人的技能,自己都没得到过肯定和验证。也不知道他有没有一些坏习惯,指不定就教给孩子了。今后再要纠正可就难了。

人均鸡娃投入好几万,昂贵的兴趣班背后到底有多少坑

很多父母天然地对老师有一种敬畏,他们往往没有想过,老师的水平到底怎么样,也不好意思开口问老师要资格证书看看。话又说回来,资格证书作假父母也发现不了,只有在报班的时候,像面试一样,多了解一些老师的相关从业经历,看他之前有没有带出过优秀的学生了。

教学内容可能是个坑

还有的机构,跟风跟得厉害,一看什么热,立马就出什么课。比如说编程课火爆,一些机构也不管有没有合适的老师和课程,立马出一套编程课。

有的机构,把全部精力都投在打磨试听课上,至于上完试听课之后学什么,他们自己都是教一节课,出一节教案,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比这更可怕的是教案都不出,无轨电车开到哪是哪。)

一些打着一对一,私人订制名头的课也是如此。比方说英语启蒙,这种东西需要大量输入时间外加练习时间,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然而小朋友回家不练习,水平得不到提高,老师就把上课时间拿来给孩子复习巩固。

有的机构为了留住小朋友,课程设置简单,游戏时间很长,这样孩子就不会嫌课程枯燥,吵着闹着不乐意上课,造成退款什么的,续课也相对容易。

人均鸡娃投入好几万,昂贵的兴趣班背后到底有多少坑

有宝妈花了2.8万报了一年的英语启蒙课,最后只学会了26个字母和简单的自我介绍。这些内容,其实在家自学不用三个月就能搞定,还不费钱,这就很坑了。

报班之前,一定要详细了解机构的课程体系,了解学了一年之后大概能达到什么程度。以及如果再往上学,学得深了,老师有没有能力教,能够把孩子带到什么程度。

爹妈掏钱容易,但要掏得清楚明白,心里有数很不容易。

还有,即便机构有体系,父母也要脑子清楚。比方说有的早教机构说得天花乱坠,说上他们的早教课,能提高孩子这个能力,那个能力。而实际教学过程就是让父母陪着孩子各种活动。

要知道:第一,小孩子的大动作,比如爬,比如站,比如走,早早晚晚都能学会的。第二,亲子陪伴本身就能促进孩子各方面发育发展地更好。

人均鸡娃投入好几万,昂贵的兴趣班背后到底有多少坑

因此早教机构动不动几万的学费,其中有不少都是智商税,这需要父母自己去斟酌。

大部分机构的运营模式就是个坑

最近几年跑路的培训机构有点多,很多都是非常出名的机构。

这年头老母亲避得开P2P,避得开比特币,却很难避得开培训机构跑路。我朋友里有兴趣班关门,欠了8000多元学费,维权一年还没都拿回来的,还有机构跑路,学费被坑了1万多元,没敢给队友说的。

很多人想不明白,堂堂一个机构,这么大的场地,这么多的学生,这么多的老师,怎么能说跑就跑。每个孩子每年交几万学费,这利润还不够养活他们的吗?

人均鸡娃投入好几万,昂贵的兴趣班背后到底有多少坑

其实现在中国的大部分教育机构,都是寅吃卯粮,每个月的开销都从当月学费里出。这钱既不用在请老师,也不用在房租水电上,而是全都用在了营销上面。只有源源不断地招到学生,机构才能活得下去。

机构必须花钱打广告,养营销人员,才能招得到新生,收到学费,确保现金流不断掉。再牛的机构,也顶不住三个月没有新的生源。

那你说机构别花那么多钱打广告,学费就用在给老师开工资上不行吗?不行,因为不打广告,学生只会越来越少,学生都跑去别家学习了。最后也还是死路一条。

一个兴趣培训机构,每熬过一年都是件值得庆幸的事,你说家长怎么敢学费一交就是几年呢?你对机构的信心远远超过了机构对自己的信心。

因此无论营销人员怎么吹得天花乱坠,多报能有多少优惠,家长选最短的付费时间就对了。能按月报的,就别按学期报,能按学期报的,就别按年报。

这样万一机构跑路,也不至于太过肉痛。

最后,父母不要忘记报班的初心,报兴趣班是为了孩子能有兴趣。切忌跟风报班,别人报什么班,你也给孩子报什么班,也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

希望各位老母亲都能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能够避开所有的坑,获得真正的“报班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中产   兴趣   培训班   爹妈   英语   昂贵   学费   钢琴   家长   父母   老师   机构   孩子   时间   自由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