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给娃报十几个兴趣班的妈,终于把老公逼到了大街上

给孩子报兴趣班,好像已经成了风气,谁家不报个兴趣班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二十年前的风气是谁报班谁傻瓜,现在是谁不报班谁傻瓜。

这不,当报班这事达到了极致时,终于有位爸爸走了极端。

微博有网友上传了一段视频,有个爸爸站在大街上哭诉,说老婆给一年级的孩子报了十几个兴趣班,一家人连在一起吃个饭的时间都没有。自己晚上想看个电视,老婆不允许,让他出去看。于是他一怒之下,就真的抱着电视机跑到了马路上。

那个给娃报十几个兴趣班的妈,终于把老公逼到了大街上

果然压垮成年人的最后一根草,永远是关于孩子吗?

家庭关系的错位

表面上看,这个爹似乎没起到什么正面作用,老婆鸡娃鸡到飞起,他不但不做后勤,还要看电视。

当妈的都知道,电视实乃“娃之大敌”,没有一个鸡血妈能容忍孩子在家的时候有人看电视,区别只是有的人能劝得动,有的人不好劝罢了。

比如我闺蜜曾经就一直抱怨,婆婆带娃,要么看电视,要么看手机,完全是鸡·娃路上的绊脚石,奈何还离不开婆婆,只能天天在老公耳边吹枕边风。让老公出头去跟他妈对线。

然而至今也没成功。老太太只凭2句话,就能笑傲江湖。

其一:我一天给你们带孩子这么辛苦,就这点娱乐,还想给我剥夺了?

其二:我儿子从小就这么带大的,不也考上大学,挣了钱嘛?

闺蜜携其老公完败。

那个给娃报十几个兴趣班的妈,终于把老公逼到了大街上

但这也就是婆婆,真要是老公在家拖后腿看电视,早就给镇压了。

家里有一个鸡血派老婆,天天奔波于各大补习班,这么天天耳濡目染,老公还不知道帮老婆一把,接送一下孩子,辅导一下功课什么的,竟然还一心惦记看电视,拖孩子后腿,分孩子的心,老婆能不火大吗?

这不就等于养了两个娃?二宝在学习,大宝吵着要看电视,看,终于把妈给惹恼了吧!

这个家庭的问题大概就出在这上面。

爸爸不像爸爸,既没有话语权,情绪也不稳定,连跟老婆大大方方吵一架都不敢

这事如果发生在一个小孩身上。大宝见妈妈全副精力都扑在二宝身上,自己申请看手机,妈妈不允许,说:要看出去看。于是娃抱着手机冲出门外,一边看手机一边哭。

这个画面就合理了。

结果现在主人公换成了爸爸,难怪会被传为笑谈。爸爸和妈妈,本来应该互相平等,互相扶持,在教育上达成共识,共同撑起一个家的。结果现在这个爹先拉胯了。当妈的怎么能不焦虑?

大海航行靠舵手,这个妈就是这个家的总舵手。老公没有任何建设性意见,只会跟个小孩一样闹脾气,她能不着急上火?

给一年级的小孩报十几个兴趣班这种行为,肯定不正常的,这背后是由焦虑所驱动的,但你细品,这像不像大号练废了,痛定思痛,全力以赴all in 练小号的行为?爸爸不给力,所以妈妈只好用力过猛。

无论爸爸最终的诉求是什么,跑大街上哭都是不对的。有问题解决问题,嫌孩子班报得多就跟老婆开诚布公地沟通,交流。跑去大街上哭,实非大丈夫所为也。

话又说回来,这个爸爸之所以这么窝囊,极有可能从小就有一个强势的妈,结婚后又遇到一个强势的老婆,这才被逼成这样的。

所以大家不要把孩子养成乖宝宝,乖的意思就是没有主见,让别人给自己做主。这样的孩子,小时候听爸妈的话,貌似是省心了,将来找了工作听老板的,不敢提加薪。结了婚听另一半的,被管得死死的,吵架只能抱着电视去大街上哭,闹心不?

上十几个兴趣班,孩子就能成才了吗?

说完了家庭错位,咱们再聊聊爸爸的无奈。

一个一年级的小孩,要上十几个兴趣班,算下来每天都逃不脱要去上课。真的是把孩子压榨到一点自由时间都没有了。日子肯定天天像打仗一样,比陀螺还陀螺。

这种做法,完全是把孩子有限的童年奉献给了无限的兴趣班。这还有什么兴趣可言?

在真人秀节目《告诉世界我可以》里面大班小妞甜心的妈就是这种做法,她给女儿报了10个班,犹嫌不足。总觉得10个班一点都不多,还想着再插几个兴趣班。妈妈认为这样才是对女儿的未来负责,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那个给娃报十几个兴趣班的妈,终于把老公逼到了大街上

真的如此吗?

孩子毕竟不是机器人,就算是机器人也得充电呢!节目组拍出小甜心晚上上英语课的样子。从她的表情和眼神里,你都能看到这个小姑娘的疲惫。

让人严重怀疑她上课的时候,是不是放空大脑,什么也学不进去的状态。

那个给娃报十几个兴趣班的妈,终于把老公逼到了大街上

用不到几年后,现在就已经能看出恶果了。小甜心对妈妈报的兴趣班一个都不感兴趣,同时亲子关系也并不融洽。

当孩子微笑着说出:“妈妈是个假妈妈的时候,真妈妈丢了”的时候,我想没有一个母亲会不觉得心碎。

那个给娃报十几个兴趣班的妈,终于把老公逼到了大街上

十几个兴趣班,加课后作业,加学校里布置的作业,如果孩子不走神,那么大脑一定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再加上妈妈施加的压力,孩子怎么可能不厌学呢?

成年人要是天天996,一天不休息都会崩溃的。何况是一个才一年级的小孩子呢?

而如果孩子习惯了上课就走神,那完蛋了,妥妥地学渣养成路线。这可以说是“父母逼出来的”学渣,怪不得孩子。

无论是厌学还是习惯性走神,都跟培养优秀孩子的目标背道而驰。

其次,对一个小孩来说,上补习班远远比不上一家人坐在一块儿吃饭来得重要。

如果一个孩子多年后回忆童年,只有从一个补习班到另一个补习班的记忆,那他就和生活在荒漠里没什么两样。孩子需要亲情,需要爱才能成长。补习班的老师再和蔼可亲,也代替不了亲妈亲爸。

从这一点上看,爸爸要求减少兴趣班的做法没有错。

最后,咱们再来聊聊妈妈的焦虑。当今社会,保持佛系是很难的一件事。任何时候,只要打开朋友圈和宝妈群,我都能看到家长在炫耀孩子或者抱怨孩子。

这种氛围很容易让人焦虑。比较是没有止境的,总是通过别人的孩子来定位自己的孩子,那和刻舟求剑有什么区别。

另一方面,兴趣机构的营销人员是天底下最会制造焦虑的那群人。他们靠的就是贩卖焦虑,割父母韭菜来恰饭。经常接触这些人,你就等于掉进了焦虑的天罗地网里,给他们机会联手给自己洗脑。

这个社会竞争是很激烈没错,可也不至于不上兴趣班孩子就没出路了。

父母一焦虑就给孩子报班,等于把孩子当成了抵御焦虑的工具人。孩子怎么能不逆反呢?

为人父母要学会自己拿主意,决定到底哪些兴趣孩子是真的擅长,哪些兴趣可以坚持下去,不能一味看别人报了什么班就跟着报什么班,被机构牵着鼻子走。

非要让五音不全的孩子跟一听音乐浑身都来劲的孩子在一块弹钢琴,完了还抱怨自己怎么生不出牛娃,不是给自己添堵吗?

报那么多班,别说孩子受不了,就是荷包也受不了啊!十几个班就算一个班一年1万,一年十几万就这么没了。经济上的压力反过来又会给父母造成心理压力,进而增添新的焦虑。

如果可能,真想给所有报了十个班还不觉得满足的父母,泼一头冷水。你们是不是忘了除了送孩子去各种班之外,怎么和孩子相处了?

把老公逼到大街上哭其实还算好,再过几年,就轮到把孩子逼到大街上哭了,哭完了你还找不着他,切莫等到那时才来追悔莫及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甜心   兴趣   老公   厌学   舵手   作业   补习班   焦虑   婆婆   爸爸   父母   老婆   妈妈   孩子   电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