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持证上岗的话,该学点啥

总有人说,开个车上路都要学个证,养孩子这么复杂的事情,竟然可以无证上岗,简直细思极恐。

知乎网友几乎每年都要提出类似的问题:为什么对于为人父母的资格没有要求?

父母持证上岗的话,该学点啥

豆瓣也有一个鼎鼎大名的小组,叫做“父母皆祸害”,很多人一生都走不出原生家庭给予的创伤。

父母持证上岗的话,该学点啥

所以在听说浙江要推行“父母持证上岗”的时候,我是举双手赞成的。

有证和无证,这是一个大的飞跃。至于怎么考,学什么,学不过怎么办,那是另一回事。这些都是可以后面再调整的。

父母持证上岗的话,该学点啥

中国式父母,最常见的毛病就是“死不认错”,不管对孩子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和心理阴影,都不觉得是自己的错。

我上次看到一个网友倾诉,说妈妈把自己辛辛苦苦攒了几年的一整套《七龙珠》漫画卖了废品,他气得和妈妈大吵一架。

母亲一边恶狠狠骂他不知好歹、白眼狼,一边多多少少也真的有点愧疚,但是她什么也不说,只是默默地做了他爱吃的菜,硬邦邦地喊他上桌吃饭。

“来吃饭”,这大概就是中国式父母为表歉意所能做出的最大让步了。亲子间的隔阂在一次次伤害中变得越来越大。父母和子女之间,不是没有爱,而是太多的负面情绪残渣堆积在那里,让人忘了爱该如何说出口。

如果为人父母需要持证上岗,那么或许他们就能明白,哪些是严重伤害孩子的举动,以及做错事该如何得体地表达歉意,消除亲子间的块垒了。

那么持证上岗需要学哪方面的知识呢?这里我沿着浙江教育厅的思路,且做一点引申思考。

0-3岁以内宝宝的护理知识

孕期至3岁以前大概是父母,尤其是妈妈们最好学的时光了。

面对新鲜出炉的宝宝,新手爸妈确实需要一点指导。持证上岗,培训父母对幼儿的护理知识有这么两个比较大的意义:

1、名正言顺地把爸爸拉进育儿活动中来。

很多爸爸从一开始就做了甩手掌柜,越到后面就越习惯性地逃避责任。这才造就了现在普遍丧偶式育儿的大环境。

其实爸爸们也不是不想参与,但是宝宝小的时候,婆婆妈妈往往嫌弃爸爸带孩子笨手笨脚的,又不够专业,总让他们靠边站。这一靠就靠成了习惯。

父母持证上岗的话,该学点啥

如果爸爸可以学习一些科学的新生儿护理知识,最好再把他们“抓去”进行十几个小时的现场培训,爸爸们就自然有了带孩子的话语权。也就不会一步后退,步步后退了。

父母持证上岗的话,该学点啥

2、父母持证上岗可以给妈妈们更多对抗老一辈错误育儿方式的底气。

因为妈妈休完产假要去上班,现在很多家庭,都需要奶奶和外婆深度参与育儿。两代人共同育儿,就必然会引起矛盾。

老一辈总觉得自己曾经把孩子他爸/妈平安拉扯大了,所以育儿方式必然是对的。她们往往不爱看书,还固执己见,不拿妈妈的意见当回事。

殊不知,很多“老黄历”早就被证明过时且错误了。

我有个闺蜜,孩子比我娃小两岁。她怀孕的时候,我就给她发了些育儿书单,比如《西尔斯亲密育儿百科》之类的,避免她走弯路。

娃六个月的时候,她跟我倾诉,说她快要抑郁了。

她婆婆是农村的,因为是家里的老大,自称带大的孩子一只手都数不过来。然而婆婆的各种奇葩操作,实在让人一言难尽。

比如老太太不让孙子用尿不湿,说是屁屁会闷坏,长大了会影响生育。孩子不到3个月,她就开始把屎把尿,把好好的衣服都给改成开裆裤。甚至没事就要亲亲孩子那里,把儿媳妇气得吐血。

我朋友是纯母乳,婆婆总想着要加点啥给孙子吃。她不但给孩子额外的水喝,甚至娃才四个月就偷偷蒸了蛋喂孩子,还坚持要加盐,说她大孙子不吃盐就没有力气。

我闺蜜每次一提科学育儿,老太太就振振有词:专家懂啥,专家都没带过孩子,我带大了那么多孩子,个个都是健健康康的……

父母持证上岗的话,该学点啥

要是父母能持证上岗,儿媳妇可就硬气了,只需把证书往婆婆跟前一拍,说:您带大再多的孩子,那也是无证育儿,我这可是有证的。

甚至都不用宝妈亲自出马,爸爸就能把婆婆给说得哑口无言,毕竟宝爸也是需要学习培训的。

如何正常健康地跟孩子沟通,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父母持证上岗制度实施后,最需要学习的,其实并不是如何纠正孩子的各种行为问题。而是学会怎样跟孩子正确沟通。

关系才是一切问题的源头,亲子关系不好,教育就无从谈起。娃根本都不会听你的,父母再有手段也是枉然。

人人都能生孩子,却不是人人都能会好好说话。

人人都能生孩子,却不是人人都能好好审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很多中国式父母,最喜欢把孩子视为私人所属物,控制欲爆棚,偏偏孩子并不买账。如此一来关系就会很紧张。

有一次我在肯德基就看见一个妈妈带了两个孩子在吃饭。两个小孩都买了儿童套餐,附带的玩具是随机的,小一点的孩子非要跟大一点的那个孩子交换玩具,大宝坚决不同意,小宝就开始扯着嗓子哭了起来。

这个妈妈大概嫌烦,又或者觉得孩子在公共场所哭令她丢脸。拿起老大的玩具就塞给小宝。大娃不服气说:这是我的玩具,没经过我同意,凭什么给弟弟。

妈妈眼皮都不抬:你的玩具?你人都是我的,哪有什么你的玩具。

这句话可真是耳熟,我小时候也经常听到爸妈这么说。没想到二十年过去,做父母的还是这个水平。

孩子却已经和过去的孩子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的小孩接受各种资讯多,同学之间也互相交流,他们早就明白,父母和孩子是怎么一回事。父母要是还抱着过去的老观念跟他们沟通,必然会碰壁。

比方说,我看到有个妈妈在论坛吐槽,说自己13岁的闺女“不听话”,她便威胁要把女儿赶出去,断掉女儿的一应生活供给。

小姑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法律规定18岁才算成人,在此之前你有义务抚养我,不然我就告你犯了遗弃罪。

把她妈妈气了个半死。但是也可以看出这代小孩法制意识、独立意识都很强,要忽悠他们真的很难。

再比如说我闺女,前阵子期末考试复习不够认真,被我吼了几句。她立马提出:妈妈,你要对我态度好一点。我们是好朋友,你要尊重我,不可以这么凶。

这种话,换了我小时候,打死都说不出来。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这么容易出问题,其中一部分原因就在于新时代的孩子已经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而父母却还在试图控制孩子,用过去的那一套教育孩子。

这就像硬要拿s码衣服给XL码的人穿,捉襟见肘是必然的。

父母持证上岗,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白,现在的孩子都在想什么,他们想要什么,要如何跟他们沟通。而不是一味地随心所欲地去控制孩子,指挥孩子去学习。

关系好了,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这是我对父母持证上岗学习内容的一点看法。

对于给自己增加负担的一切新生事物,一开始大家肯定都是抗拒的。

无妨,哪怕是形式主义,接触地多了也就慢慢听进去了。就像广告,看到次数多了,就会被动了解,产生好感,大脑慢慢地也就接受了。

无论如何,父母这个角色责任重大,适当的学习都是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7

标签:父母   孙子   闺女   浙江   必然会   歉意   婆婆   小孩   爸爸   玩具   妈妈   关系   宝宝   孩子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