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反向”思维,怎样运用于生活中?


说说“反向”思维,怎样运用于生活中?

遇到一件事物时,首先考虑的是它有利的一面,这是人的惯性思维。有利的一面想的越多,就会愈加忽视不利的一面。甚至为了有利的一面,即使看到不利的一面大脑也会找出各种理由和借口说服自己,从而考虑问题失去了全面性和客观性,进而做出错误的选择和判断。

反向思维,就是遇到问题后先看到不利的一面,把不利的一面想的越深刻,问题的实质就会越清晰的显露,然后再结合问题有利的一面对事物做出真实全面综合的分析。

只举一个例子。有一家小型超市已经经营十多年了,生意很火总是门庭若市。有一段时间,这家超市老板说自己要到南方发展,小超市要兑出去不干了。没多久就有人接手了,原来超市的老板果然没过多久全家搬迁走了。

可是,这个小超市从此生意萧条冷落,而且一直到后来关门倒闭。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原来这家超市附近有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就在这家超市兑出去的前后,校址搬迁了。这个问题的根源找到了吧。这个问题就是,在接手超市时,没有认真细致调查事件的原因,只看到表面,只看到超市以前很火的一面,想到的就是一定会盈利的一面,没有考虑能不能盈利?如果不盈利怎么办?为什么盈利却要出兑?

所以,有一种思维就是“反向”,这种思维就是反常态,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是正常思维,但是关键时刻反向思维就会在绝大部分正常状态下“胜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思维   门庭若市   校址   全面性   客观性   常态   萧条   绝大部分   不利   事物   生意   老板   原因   超市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