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11类150道必练判断题,高考前一定要知道!(二)

古代文化常识11类150道必练判断题,高考前一定要知道!(二)



古代文化常识分类必练判断题


三、教育科举

56.束脩是指古代民间相互馈赠的干肉礼物,学生入学用束脩作为拜师的礼物,而且礼物要厚重以示对老师的尊重。( )


57.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隋炀帝大业年间始置进士科目。( )


58.科举时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考官,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种选拔人才的考试叫乡试,又称“春闱”,第一名称解元。( )


59.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又叫入学考试。( )


60.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


61.太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大学,始设于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隋唐以后改为国子监,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 )


62.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为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中会试者称为进士。( )


63.庠序指的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寡人之于国也》中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 )


64.察举是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形式,朝廷专门选那些孝顺父母的人,封之以“孝廉”的荣誉称号并加以重用。( )


65.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称黄甲、金榜。“金榜题名”就源于此。( )


古代文化常识11类150道必练判断题,高考前一定要知道!(二)


四、宗法礼俗

66.七庙是历代帝王为维护宗法制度,用以供奉七代祖先的宗庙,后来也代指“朝廷”。( )


67.立生祠是古代的一种民俗,即为活着的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一般是百姓们出于对官员有德政于民的感激,因而为之立生祠,以颂其功德。( )


68.服除,即服阙。“服”特指丧服、孝服,“除”即去掉。在古代,办完丧事即脱去丧服,谓之“服除”。( )


69.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理政时皆坐南朝北,因此称居帝王之位或其他尊位为南面。( )


70.五常是封建礼教所规定的五种伦理关系,即君臣有义、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朋友有信。( )


71.袭爵指原有的爵位的第一继承人世子承袭原有爵位,世子以外的其余继承人不能承袭原有爵位。( )


72.赙赠指死者的上司及亲戚朋友,拿财物帮助丧家办理丧事的一种善举。赙礼是送给丧家的礼物。( )


73.古代称诸候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为“薨”,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


74.外戚指帝王的母族、妻族。小侯,旧时称功臣子孙或外戚子孙之封侯者,因其为非列侯,故称之。外戚小侯,指承继爵位的外戚子弟。( )


75.讳加在已故君主、尊长的名字前,表示尊敬。如家讳指家族内部遵守的避开不直称父母名的做法。( )


76.崩的本意是山倒塌,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塌下来比喻,由此从周代开始帝王死称“崩”。( )


77.姻亲是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包括血亲的配偶、配偶的血亲和配偶血亲的配偶。( )


78.庐墓指古人在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也指服丧期间居住的墓旁小屋。( )


79.“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中的“寿”是指奉酒祝人长寿;“设九宾于廷”中的“九宾”是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指由九个迎宾赞礼者施礼并延引宾客上殿。( )


80.“跽”是挺腰耸身,受惊而耸身欲起的样子。这种动作因与跪的动作相似,因而也叫“长跪”。( )


81.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礼,顿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 )


82.古代用牲血涂器祭祀叫“衅钟”“衅鼓”。新钟铸成,必宰杀牲口取血涂在钟的孔隙上,并举行祭钟仪式。( )


83.古时把贵族称为右族或豪右,贫贱者居住之地称为“闾左”,贬官称为“左迁”。( )


84.释奠是古代在学校奠祭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属于荀子天地、先祖、君师三礼中的“君师”之礼。( )


85.三纲是封建时代的一种道德规范,后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禁锢人们思想的封建教义。( )


古代文化常识11类150道必练判断题,高考前一定要知道!(二)


内容较多分五期更新完,关注“诗词中原”及时收看!

参考答案

三、教育科举

56.x[解析]“礼物要厚重”说法错误,孔子认为礼物过轻过重都有失中道。

57.V

58.X[解析]“春闱”错误,应为“秋闱”。

59.V

60.V

61.V

62.X[解析]考中会试者称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63.V

64.X[解析]应选那些“有才德之人”,此外,“孝廉”不是荣誉称号,而是察举制的考核科目,除了针对“孝顺父母”,也选那些“办事廉正”之人。

65.V


四、宗法礼俗

66.V

67.V

68.x[解析]“办完丧事即脱去丧服”说法错误。亲族中,按五服制度,各人所服及服期不同,除服时间亦先后不一。服斩衰者孝子、子妇、重孙等,除服最迟,须待二十七个月谭祭时脱去。

69.X[解析]“坐南朝北”错误,南面为坐北朝南之位。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

70.V

71.X解析]世子以外的其余继承人也可承袭原有爵位。

72.V

73.V

74.V

75.X[解析]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开不直称父祖名的做法。

76.V

77.V

78.V

79.V

80.V

81.X[解析]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

82.V

83.V

84.V

8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国子监   国君   丧服   殿试   古代   宗法   外戚   世子   血亲   爵位   科举   进士   朝廷   配偶   考前   礼物   常识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