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宏:缺少感性素质教育培养不出完善的人

周海宏是谁?今早9:00之前猪爸爸不认识他。如果不是等洗车时间实在太久了,猪爸爸也可能不会打开视频,听他近2个小时的演讲。

但是两个小时听完,意犹未尽,真是太值了!

周海宏:缺少感性素质教育培养不出完善的人

周海宏是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钢琴专业教授,自称是经典音乐普及者。他上来就亮出一个与众不同的观点:音乐尤其是高雅的交响乐不用听懂!它就不是让你写主题思想的材料,闭上眼、用心感受即可!

这个观点太有颠覆性了吧?自古中国人就有“曲高和寡”的说法,音乐要有“知音”——此中有真义,欲辨已忘言!你听音乐听不出里面的内含,你也太没有内涵了吧?那不是对牛弹琴吗?

周教授说:就是伟大的作曲家自己也很难说清创作时的具体思想,你一个听众瞎猜别人的想法那更是不靠谱的事儿!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它直接影响人的情绪。但是音乐又能让人产生“联觉”效应,即音乐能使人产生视觉、概念、意义等听觉之外的联想,从而让人产生更为丰富的感受。这就是音乐的独特魅力所在。

周教授说: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比视觉艺术(如美术、电影)和语言艺术(如文学和相声、脱口秀等)更能调动人的情绪。比如你很睏的时候来段激昂的交响乐比抽烟的效果更提神,你看到电影里英雄冲锋的场面时脑子里自动就响起了义勇军进行曲。

周教授说:高雅音乐与通俗音乐都能满足人的情绪需求,但它们适应的人群不同。通俗音乐就像年轻人喜欢的软饮料,让人产生轻快而愉悦的感觉;而高雅音乐就像是中年人更喜欢喝的咖啡、茶和酒,需要从苦、涩、辣中得到更为丰富的人生体验。

周教授说:阻碍古典、高雅音乐普及的主要原因是当前的教育出了问题。一说到音乐欣赏就要了解乐理知识、作者生平、创作背景,等等等等。

周教授反问:不知道这首曲子的背景、主题,我们就听不出来它是否好听吗?为什么不能让我们放下心理负担,纯粹去欣赏音乐带给我们的情绪体验呢?教育的误区提高了普通人欣赏经典音乐的门槛,这也是现在很多音乐厅、大剧院门可罗雀,经营难以为继的根本原因。

周海宏:缺少感性素质教育培养不出完善的人

周教授说:我们的教育在培养人的理性素质方面已经做到极致,然而在人的感性素质教育方面却有很大的缺失。反映在整个社会层面认知上,我们社会至少有五十年以丑为美、以破为荣、以美为耻。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企业生产的产品“傻大黑粗”,强调实用主义而忽略感观体验。这也让我们的企业在世界产业格局中由于缺少感性智慧和感性素质,只能走实用主义的低端路线,无法在产品体验层面上与先进国家相竞争。

周教授举了个例子,他曾去华为交流过感性素质的话题,华为的高层对他说:周老师,您说的太对了!因为国内缺少感性素质高的人才,我们不得不把华为手机的质量检测中心放在日本,产品设计中心放在法国。

周海宏:缺少感性素质教育培养不出完善的人

周海宏:缺少感性素质教育培养不出完善的人

周教授对此感到非常痛心,说:凡是需要感性品质和人性关怀的地方,国人的竞争力明显不足。我们更相信国外品牌,甚至把相关市场拱手让给了外国人。周教授强调,是时候全面思考国民感性素质的问题了!

周海宏:缺少感性素质教育培养不出完善的人

周教授说:小康时代与温饱时代最大的不同,不是物质的富裕,而是感性需求全面升级的时代,小康经济是感性经济。要提升全体国民的幸福指数,最重要的是提升国民的感性智慧和感性素质,而这只能靠艺术教育来实现。

周海宏:缺少感性素质教育培养不出完善的人

周海宏:缺少感性素质教育培养不出完善的人

周教授呼吁:全社会要重视艺术教育,破除艺术欣赏的壁垒。周教授还调侃说:他的目标是让高雅音乐就像酒一样,让艺术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须品。

猪爸爸的达人课,与您共同关注孩子成长遇到的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脱口秀   感性   华为   实用主义   交响乐   听觉   素质教育   高雅   国民   情绪   爸爸   教授   素质   艺术   时代   音乐   周海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