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贤文今日论

《增广贤文》是我小时候妈妈就让我背的,那时并不明白其中一些语句,只能囫囵吞枣,现在想来,若当时我理解了十分之一二,也可少走些弯路。

昔时贤文今日论

《增广贤文》更偏重道教,其中相比儒学经典少了许多劝诫,更多一份警醒。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告诫我们说话委婉而有所保留,因为“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谨慎的处事哲学,保护自身而不伤害别人。

昔时贤文今日论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谨言慎行,包容他人,适时的吃亏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是一种在思想上高于对方的豁达礼让,也是一种使自己“心如止水无波澜”的考验。

“得饶人处且饶人。”知止,是每个人的必修课,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将心比心,便会少很多因不理解而产生的伤害。宽以待人,严格律己,与人相交,便会更加和谐融洽。

昔时贤文今日论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人要有忧患意识,才会去进步,才不会沉于现在的美好,而忘却人生的无常与残酷。

残酷?是的,《增广贤文》虽与《幼学琼林》并称为读增广会说话,读幼学走天下。但我认为《增广贤文》所反映出的社会太丑恶,也太真实,对不明世事的孩子来说,太过于冰凉残酷,如同想读《格林童话》的孩子,只能抱着《时间简史》。

昔时贤文今日论

这并非是过分解读,而是《增广贤文》太直接的将人世冷暖,世态炎凉,摆在人的面前,对于还没有正确三观的少年来说,这无疑太过尖锐而消极极了。比如当年的我,努力的去明白,为何,是亲不是亲?为何,贫居闹市无人问?又为何,富在深山有远亲?为何,山中有直树,而世上无直人?当我再理解的时候,所感到的不安与迷茫,也间接的影响了我看待事物的方式。

昔时贤文今日论

《增广贤文》也并非字字珠玑,它在道破人情世故的同时,也让我看见了那个时代,那种政治下的封建陈腐,它里面包含了对命运不抵抗的宿命论,“大家都是命,半点不饶人。”也有明朝高压政策下的防备之心,“虎身犹可近,人熟不堪亲,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有对封建玄学的迷信与陈腐思想的肯定,“顺天者昌,逆天者亡,有福者昌,无福者亡,善必寿老,恶必早亡”。

昔时贤文今日论

《增广贤文》有精华,亦有糟粕,如一位有点古板守旧,却又慈祥和蔼的老者,有一句没一句的同你聊天,对你说:“后生,你要加油。”

昔时贤文今日论

原创文章(图片来源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顺天者昌   逆天者亡   道教   得饶人处且饶人   明朝   知人知面不知心   谨言慎行   宽以待人   囫囵吞枣   字字珠玑   陈腐   封建   世事   残酷   孩子   今日   昔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