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穷养富养,这三个重要阶段家长要过度好!

【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原创版权】

在养育交流群有妈妈问:

我小女儿2岁2个月,最近跟会发脾气,经常大喊大叫,一不如意就大哭,还会跟你唱反调,导致我也很烦躁,本来陪她的时间就很少了,现在是我在她身边反而越会哭?亲们,怎么解 ?

热心的妈妈们一起出来谈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无论穷养富养,这三个重要阶段家长要过度好!

无论穷养富养,这三个重要阶段家长要过度好!

怎么样?群力群策,厉害了妈妈们。

尤其,她们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转成自己的,学习致用。

这是一个妈妈读《法国妈妈育儿经》一书中给自己的启示分享:

如果你们发生冲突的事情跟安全有关,那就要强制,如果不是很极端的事情,可以给孩子一个“暂停”的时间,两三分钟。他在成长,在矛盾,在认识自己和你的关系。这个时候如果他一喊一闹你就立刻冲过去抱住他,一方面会导致他形成一定的习惯,为了吸引你的注意,故意跟你对着干。另一方面,也会让他过快的将注意力从自己应该思考的“我是谁&你是谁”这个问题中引走,失去了真正获得自我成长的机会。那几分钟的空档期,是孩子在独立思考中主动成长的“黄金时间”。然后,做父母的再去表达自己满满的爱,给他一个来自你的答案,实际上也是来得及的。

孩子到底怎么养?我从我们群里的各位妈妈养娃的用心程度方面仔细思考,坚定的认为养孩子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活。

想孩子有个健康的身体,也许你有一个会做美食的巧手,会让孩子食欲大增,但吃得营养还是要不断学习才能实现;

想养个心理健康的孩子,也许你有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会让孩子快乐阳光,

但持续处于平和一定需要学习的滋养;

所以,

我更加坚信想养育一个不仅身体健康,心理也阳光的孩子,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活。

有网友,说“男孩穷养,女孩富养。”

是的,这个观点一直是被很多人认同。但我个人认为能给予适合孩子成长的滋养一定来自于家长的自我成长。

那么,读懂孩子,了解孩子0--18岁各阶段成长的特征和规律,是家长都必须要学习的。

0~6岁阶段:

感知是孩子所有认知活动的开端。

鼓励孩子爬行、多与孩子游戏,可促进孩子感知觉发展。

孩子大脑快速发育,包括大脑皮层的发育、大脑两半球功能专一化。

孩子“坐不住”是由于大脑发育不完善,抑制力差所致。

孩子的动作发展遵循头尾原则、远近原则和顺序原则。

孩子说谎是其心理发展的一种表现。

孩子说谎可以分为想象型说谎、虚荣型说谎、自卫型说谎。

孩子的分享行为于2-4岁的孩子开始萌芽。

5-6岁的孩子分享行为飞速发展。

初入幼儿园,孩子出现分离焦虑是正常的心理现象。

分离焦虑一般经历强烈反应阶段、调整波动阶段、基本适应阶段与二次适应阶段。

3-6岁是培养孩子情绪调节能力的重要时期。

1-2岁主要培养孩子独立饮食和排便的习惯。

3-4岁是孩子行为独立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4-5岁是孩子情感独立性发展的重要时期。

1岁半到2岁孩子的坚持性开始萌芽,但坚持性水平较低。

3-5岁对培养孩子的坚持性非常重要。

4岁左右是促进孩子自信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3-4岁是培养孩子抗挫能力的重要时期。

3-5岁是孩子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发展的重要年龄。

3岁前不要逼迫孩子识字,应重点培养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对婴幼儿而言,与阅读活动有关的任何行为都可算是阅读行为。

亲子共读模式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策略、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0-3岁的孩子能区分数的多少。

3-5岁的孩子能区分不同形状的图形。

6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初步认识一些立体图形。

信任、亲密、安全感的培养和建立主要是这个时间段,尤其是0-3岁的时候。

无论穷养富养,这三个重要阶段家长要过度好!

6~12岁阶段

小学阶段,虽然大脑的发展速度不如婴幼儿时期那么快,但小学生大脑的发展仍快于身体其他部分的发展,并且仍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小学生集中和控制注意力的能力仍然较弱。

7-10岁的孩子可以连续集中注意力20分钟,10-12岁25分钟,12岁以上30分钟。

小学生的记忆从无意记忆、机械记忆逐渐发展为有意记忆、理解记忆,并学会使用简单的记忆策略。

低年级孩子不太能进行系统观察;中年级孩子能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高年级孩子观察时能抓住重点,能发现事物间的逻辑联系和因果关系。

随着年级升高,孩子的学习动机呈下滑趋势,从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

学习分化在中年级开始出现,在高年级加剧。

小学阶段,孩子的自信来自于重要感、自我胜任感、外表感三方面。

小学阶段孩子的说谎与诚实有关。

小学生已能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对情绪进行合理的解释。

中高年级的孩子逐渐学会独立调节情绪,对承认的依赖性减小。使用的情绪调节方法从以情绪为中心逐渐向以问题为中心变化。

小学阶段孩子对家长的依赖性降低,在高年级亲子关系发生急剧变化,比较紧张、容易产生冲突。

6-12岁阶段爱等于教练。爱和陪伴可以解决亲子间的所有问题。

12~18岁阶段

无论穷养富养,这三个重要阶段家长要过度好!

中学阶段,孩子的性生理逐渐成熟。

中学阶段孩子脑区发育的不平衡使孩子情绪体验增强、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因而情绪多变、不稳定。

追求情绪自主是青春期孩子情绪的基本特点。

中学生叛逆行为是逆反心理的外部表现,主要有三种类型:暴躁型、沉默型和阳奉阴违型。

性好奇和性冲动是青春期男孩重要的性心理特征;性意识觉醒使女孩从“异性疏远期”进入“异性接近期”,十分关注自己的形象。

中学阶段是改变父母教养方式的重要契机。

中学阶段,有一定的亲子冲突是正常的,言语和情绪冲突是中学阶段亲子冲突的主要形式。

中学阶段,自我评价降低。

中学阶段孩子自身产生负责任的要求,是责任感培养的关键期,一旦错过很难弥补。

中学阶段培养自主选择和决策的能力十分重要。

中学阶段是领导力发展和培养的关键时期。

中学生进入异质社交阶段,异性交往需求增加。

中学阶段,师生关系的亲密性减少,冲突性增加。

中学阶段,内部学习动机更重要,学习动机中的回避失败倾向明显,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中学生的重要学习动机。

13--18岁阶段,爱等于尊重

无论穷养富养,这三个重要阶段家长要过度好!

父母要学会陪伴、倾听孩子,给予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家长永远记得让家成为每个孩子心中最温暖的港湾。

让他们知道,即使他们长大了,不管成为什么样的人,家依然在那里。

父母对孩子的爱就是那样坚定不移,亘古不变!

无论穷养富养,这三个重要阶段家长要过度好!

爱中管教、以身作则、共同成长,真正懂爱的父母是在学习中成长起来的,养育孩子的道路是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之路。

无论穷养富养,这三个重要阶段家长要过度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家长   阶段   亲子   小学生   大脑   冲突   情绪   时期   父母   自我   记忆   能力   妈妈   孩子   中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