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濮之战:晋文公为什么要让军队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文公的父亲晋献公,他生了申生、重耳、夷吾、奚齐和卓子五个儿子。但他最喜欢妃子骊姬生的小儿子奚齐,所以为了立奚齐为太子,把原来的太子申生给杀了,看到情形,重耳和夷吾感到了危险,开始他的出逃生涯。

城濮之战:晋文公为什么要让军队退避三舍?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去世,奚齐继位,不过没多久就被大臣里克杀死,后来又让卓子继位,里克又把卓子给杀了,按照世袭,没有了继承者。所以找回了外逃的夷吾回来继位,就是晋惠公。上位后的晋惠公,残暴无情,滥杀无辜,弄得众叛亲离。公元前648年,晋国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秦国为了帮助晋国,送了好多粟米给晋国,这就是史称的“泛舟之役”,但是到了公元前646年,秦国也发生了灾害,晋国不仅不帮助秦国度过难关,反而出兵攻打秦国,这可气坏了秦穆公,所以举全国之力迎击晋军,最终,晋军战败,晋惠公被俘。后来在穆姬等人的帮助下,放了晋惠公,不过把晋国的太子留在秦国当人质。

这期间,重耳正在享受着流离失所的生活,好在身边有介子推、狐毛、狐偃等忠心的大臣,重耳先是逃到了卫国,不过卫文公没有给他开城门,后到了齐国,齐桓公待重耳很客气,给个车马和房子,所以,重耳不打算回晋国了,但随从可不这么想,趁一次重耳喝醉之时,把他带出了齐国,到了宋国,宋襄公也像齐桓公那样礼待了重耳,随后把重耳送到了郑国,郑国的国君认为重耳没有出息,就把他打发到了楚国。

城濮之战:晋文公为什么要让军队退避三舍?

楚成王可把重耳当做了贵宾,用招待诸侯的礼节招待他,两人也结为好友。有一次,楚成王开玩笑说:“将来公子回到晋国,怎样报答我呢?”,重耳就说:“托大王的福,如果我能够回到晋国,我愿意跟楚国交好。万一以后两国发生战争,在两军相遇时,我一定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就是撤退九十里的意思。)

公元前636年,秦国护送重耳回到晋国即位,成为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多年,磨练了意志,积累了才干,厚积薄发,执政后努力进取,推动了晋国的崛起。有一天,晋文公在处理政事,宋国大司马公孙固来见,因为当年重耳流亡时,宋国对自己十分友好。所以亲自来迎接。公孙固非常感动,说:“宋城已被楚兵包围10余天,希望晋文公派兵去救,不然宋国离亡国不远了”。晋文公一听,左右为难,因为自己逃到楚国时,楚成王待自己更不薄,出兵与不出兵,都不合适。于是,召见群臣商议,决定攻打卫国,引楚国来救,楚将成得臣十分英勇又十分骄傲,引兵来攻打晋国,楚军一进军,晋文公就下令往后撤,为报答当初救助之恩,遵守诺言,随退后九十里,即所谓的退避三舍

城濮之战:晋文公为什么要让军队退避三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开城   晋国   国君   秦国   楚国   公孙   自来   司马   滥杀无辜   介子   粟米   齐国   公元前   大臣   太子   军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