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酿”菜:客家美食,真的好吃到停不下来


“酿”菜:客家美食,真的好吃到停不下来

我们客家人喜欢“酿”,“无酿不成席”,“万物皆可酿”真不是瞎说的。

比如酿豆腐、酿苦瓜、酿茄子、酿香菇、酿辣椒、酿鸡蛋、酿粄酿田螺,只要我们愿意,只要我们有心情,啥食材都可以变戏法一样衍变成“酿菜”。

从小到大,从物质贫乏时候的挖空心思到现在费尽脑汁搭配食材,虽然跨了一大步,但这些从童年时代一直吃到现在的食物,留给我的,绝不仅仅是口腹之欲的满足,客家的每一样食物每一道家常,都深深镌刻在了我的味觉记忆之中,流淌在我的血液里。


“酿”菜:客家美食,真的好吃到停不下来

01 好吃到停不下来的酿菜

在我们客家人地区,每到端午前后有吃酿苦瓜的习俗。因为端午前后正是新鲜苦瓜上市的时候,选个双休日家里人都齐的时候,到菜场买来苦瓜,准备好馅料,一家人围坐着一边忙活一边唠嗑,其乐融融。

酿苦瓜还有个美好的故事。传说很久以前,一个五华人和一个兴宁人是结拜的好兄弟,后来因为在点菜的时候出现了矛盾,一个要吃猪肉,一个要吃苦瓜,后来,聪明的饭店老板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制作出了菜肉结合的酿苦瓜。

何志林(@何方摄影)除了是个享誉警营内外的摄影大师外,还是个喜欢自己动手的美食大家。他的卤牛肉、酿苦瓜和客家娘酒鸡出神入化,一想起来就令人满口生津,垂涎三尺。

这天,终于又尝到了久违的何氏酿苦瓜。它用的是糯米馅,既能当菜又能当饭,一举多得。我家梅姨说,她还是第一次吃糯米馅的酿苦瓜,这种味道,鲜香糯,而实实在在用排骨炖熬出来的汤汁,香气扑鼻,清新爽口。

而猪肉的嫩香口感,和苦瓜的爽苦口感,咬合一起,相辅相成,如此迥异的食材,如此协调的配合在一起,奇妙的融合,把客家人的智慧和深厚的客家饮食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一煲融合着情义的酿苦瓜,在大快朵颐大饱口福的同时让我心生感慨和欢喜!


“酿”菜:客家美食,真的好吃到停不下来

02 客家人为啥喜欢“酿菜”?

有个通用的说法是:受中原文化以及历史迁徙所影响。在中原的风俗习惯里,逢年过节都要吃饺子才圆满,而在南方,稻多麦少,没有面粉,为了思念家乡亲人,只能就地取材,用身边盛产的各种蔬菜当饺子皮,把肉馅酿进去,从而形成了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各种“酿菜”。

作为祖宗八代都生在梅州长在梅州的客家人,我倒认为我们客家人喜欢“酿”菜的原因,和我们中庸包容的性格,以及就地取材变通圆融具有极强的生存能力有关,更和客家人乐天知命随遇而安的精神境界一脉相承。

想想看,不管是在哪个穷山恶水的山旮旯,只要有点菜有点油有点肉,我们就能妙手生花,把它酿成互相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美味佳肴。生活中的这些“小情趣”“小确幸”慰籍了多少离乡背井的人绵绵的思乡之苦呀!


“酿”菜:客家美食,真的好吃到停不下来

03 酿菜背后的客家精神

其实酿菜的历史渊源与我们的祖先客家先民扶老携幼、翻山越岭,辗转南迁有关。因离乡别井、客居他乡,只能扎根在南方的穷乡僻壤、边远山区,面对当时恶劣的自然环境,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开辟属于自己的客家家园。

这也铸造了坚韧不拔的客家精神。他们来自黄河流域,根在中原、花繁五洲。因避战乱、逃灾荒等原因,离开陕西、河南、河北、山西故土,扶老携幼、翻山越岭,辗转南迁。

所以,在我的心里,“酿”菜绝对不是简单的一道菜,它象征着我们吃苦耐劳、溯本思源、坚韧不拔、不断进取的客家精神。

“酿”菜:客家美食,真的好吃到停不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客家   兴宁   黄河流域   梅州   扶老携幼   中原   客家人   坚韧不拔   翻山越岭   苦瓜   糯米   口感   端午   精神   美食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