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究竟有几个面具?


你究竟有几个面具?

这段时间,常听人说,不舒服。不是打新冠疫苗的原因,不是身体的原因,而是心出了问题,心里不舒服,感觉很分裂。

分裂和不舒服的感觉从何而来,很多时候,是从说了言不由衷的话,做了有违本心的事情,感觉自己不是“自己”,讨厌“表演”的自己。

然而,换个角度来说,这种“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又似乎是一个社会人成长的标志。毕竟,“皇帝的新衣”只能由天真无邪的小孩子口中道破。

《黄金时代》这本书有这样一段话,算是王小波火出圈的名言:

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所以,我们才会在夜深人静之时突然的怀疑自己怀疑人生,怀疑白天带着面具说着“人话”的那个究竟是不是自己。

记得很多次跟朋友讨论过酒品的问题。有些人喝酒前和喝酒后的表现简直是天壤之别。斯文、腼腆、安静的一个人,几杯酒下去后,可以变得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简直是换了一个人。

为啥?应该是平素戴着太多面具的缘故,让他离自己的本心越来越远,只能通过酒精的作用来释放自己的本性。

你究竟有几个面具?

能让人看到的外在生活,叫人设;不想被人了解的内在生活,叫真实。

很多家喻户晓的人物都有自己的团队,专门打造属于自己的公众形象。比如,女明星的清纯、男明星的专一,都是属于ta们的人设,而一旦被狗仔爆出和ta公众形象不符的事件,那就是“人设崩塌”,需要危机公关来应对粉丝的情绪。

其实,不单是公众人物,就是普通人,也都有人设,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面具。

比如一个男人在公司是说一不二的老板,在酒桌上是可以耍泼赖皮的兄弟,在父母面前是容易犯错的孩子,在孩子面前是顶天立地无所不能的父亲……

人都是为了要表演,失去了自己的存在。这个表演,其实也就是你的面具。


你究竟有几个面具?

可能我们这一生,都离不开面具,也很难摆脱人设,因为场合不一样,面对的人也不一样。

但脱掉面具后,我们,还是不是自己?面具戴久了,它是不是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人设和人的关系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真正的自己又应该是谁?

我究竟想变成怎样的人?真实的我究竟要过怎样的人生?这是每个人自己的人生课题。

如果不想分裂不想言不由衷不想戴太多面具,我们还有个选择——沉默。

王小波说过:从话语中,你很少能学到人性,从沉默中却能。假如还想学得更多,那就要继续一声不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面具   说鬼话   公众形象   本心   口若悬河   赖皮   言不由衷   沉默   面前   原因   真实   感觉   人物   孩子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