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长大就萎缩”,这句话到底害了多少孩子

今天的这篇文章,是写给正在为孩子的腺样体肥大所苦纠结要不要手术的父母,更是写给那些压根就不知道腺样体为何物,直到孩子扁桃体发炎、中耳炎、面相发生严重改变才追悔莫及的父母。

当下空气质量比较差(特别是北方城市),腺样体肥大已经成了常见病。


十个小孩至少有三个肥大,儿研所和儿童医院的耳鼻喉科常年都是人满为患。

前两天,我们终于带大圣去做了腺样体切除的手术。我一直想把全过程整理成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但是总觉得时机还不到,要再等等。

直到他术后的水肿消退,白天不再流鼻涕,晚上不再打呼,能够用鼻子顺畅呼吸,睡眠明显变好,我才终于敢负责任地告诉你们:

这个当初力排众议带孩子去做的手术,是我2019年做的最明智的一个决定。

什么是腺样体肥大?


如果你的孩子经常睡觉打呼,张嘴呼吸,脾气暴躁,感冒咳嗽反复,甚至听力下降,你就要开始引起注意了。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或增殖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处,属于淋巴组织,表面呈桔瓣样。

腺样体肥大就是腺样体因为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发生的病理性增生,从而引起鼻塞、张口呼吸等症状。夜间最重,经常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不时翻身,严重时甚至出现呼吸暂停。

“腺样体长大就萎缩”,这句话到底害了多少孩子


影响呼吸只是其中一方面,腺样体肥大的身体的影响几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发育都受到严重影响。

由于腺样体的肥大,导致咽鼓管咽口的受阻,从而容易引发分泌性中耳炎,严重的会导致耳鸣和听力减退。

“腺样体长大就萎缩”,这句话到底害了多少孩子


当分泌物不断向下流时会刺激呼吸道粘膜,继而引起夜间阵咳,并引发气管炎。

这一点我的感触最深,大圣手术前,几乎每两周就病一次,夜里经常咳嗽,一查就是支气管炎,还有中医反复强调的所谓“肺热”,实际根源就出在腺样体上。

再往严重说,腺样体肥大可能会导致厌食,呼吸不畅则可能导致胸廓畸形,而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会造成孩子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生长发育障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多变、夜惊、磨牙、盗汗、尿床等症状。

这些症状倒是因人而异,比如厌食在大圣身上就完全没有体现。

但如果任凭腺样体肥大而不管,腺样体面容就是一定的。

长期张口呼吸的结果就是致使面骨发育发生障碍,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即所谓的“腺样体面容”。


“腺样体长大就萎缩”,这句话到底害了多少孩子


腺样体面容是最大的“容貌杀手”,一旦发生是不可逆的,只能在成年后通过牙齿正畸和正颌手术来改变。

而这也是我最担心的、下定决心一定要给大圣做手术的原因——我不允许因为我的疏忽,而让大圣到了在意外貌的年龄自卑。



腺样体肥大的原因是什么?


有些孩子是先天性免疫功能不足,生理性肥大。


还有些是炎症刺激导致的病理性肥大。过敏性鼻炎、鼻窦炎、鼻甲肥大都是引起腺样体肥大的常见原因,大圣就是典型的过敏性鼻炎。

鼻炎和腺样体肥大已经说不清谁是因谁是果,但可以肯定的是,两者一直在相互刺激作用。

鼻部的过敏性炎症产生的分泌物倒流反复刺激隐藏在鼻腔后部的腺样体,而腺样体肥大则进一步让鼻腔处于水肿状态,加重鼻炎。

如何判断腺样体肥大?


一是眼观——有没有张口呼吸和腺样体面容,二是耳听——说话有没有鼻音,睡觉有没有呼噜声(但呼噜声并不是绝对标准,甚至有欺骗性,这个我后面会说)。


我最初怀疑大圣腺样体肥大,是他两岁半左右开始。

那时候大圣经常流鼻涕打喷嚏,好一阵后便会反复,晚上睡觉的时候,总是打几声呼噜入睡。


他的呼噜声不算大,但呼吸声很沉,而且经常用嘴呼吸。睡觉的时候也不老实,几乎满床打滚。

我们第一次带他挂了某三甲医院的耳鼻喉科特需,医生只是简单的看了看鼻腔,说看不出别的毛病,他们没有儿童专门的鼻镜,要想查腺样体只能拍X光。


做鼻镜得去儿研所或者儿童医院,不过还不到三岁的孩子配合起来比较费劲。

当时我们对X光片的辐射量有点顾虑,开了点海盐水就回去了,再加上后来大圣的鼻炎好了一些,于是这事就慢慢拖了下来。

一拖就到了三岁半,在一次感冒后,大圣的鼻塞越发严重,睡觉的时候呼吸声很重。有时候就会突然哭醒,然后再睡,好像刚做了一场噩梦,看得人特别难受。


我一看不行,迅速的挂了儿研所的号。做了鼻镜一查:堵了五分之四,标准的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长大就萎缩”,这句话到底害了多少孩子


这里要多说一句,如果觉得孩子腺样体有问题,一定要在确认孩子没有感冒发烧的情况下,去三甲医院的耳鼻喉科做检查。


千万不要在百度乱搜去莆田系医院,为了圈钱什么都能干出来,明明完全正常的片子他们都能给你得出“腺样体肥大”的结论。

手术还是保守治疗?


下面就要说到重点了。


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很多,但真正敢去做手术的父母很少,大部分人的观点就是手术有害,能保守就保守。


这种心情可以理解,毕竟这么小的孩子就要动刀子,谁还不是父母的心肝宝贝?


在决定给大圣手术之前,我听了太多“为孩子好”的劝告,这些声音不止来自外部,有的还来自我的家人:


腺样体是免疫器官。

腺样体长大了自己就会萎缩根本不用做手术。

全麻对小孩大脑有损害吧!

孩子的呼噜声很小,问题应该不严重吧?

××家的孩子靠食疗推拿就好了!

这个手术做了也很容易复发的!

……


来,我们一条条看。

1、腺样体的确是身体里的一道免疫系统,但肥大的腺样体不是——你天天张口呼吸还免个毛线疫啊,病菌全从口里进去了,倒是摘掉肥大的腺样体后,抵抗力明显上来了。


2、腺样体长大就会萎缩。没错,

腺样体和扁桃体一样,出生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长大,常规的医学教材都说4岁到8岁期间是儿童腺样体生理性肥大的高峰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

但要加一个前提——正常的腺样体!

肥大的腺样体通常并不会随着发育成熟而萎缩,有个别成年人,二十几岁还去做了手术。

而且即便真的萎缩了,10岁以后小孩的骨骼都已经成型,腺样体面貌形成了,的确不用做腺样体手术了,改做正颌手术了,正颌手术是四级整容手术,它的风险性你去了解一下?

3、很多人对全麻有强烈的的抵触,认为会让孩子变傻变笨,这绝对是以讹传讹。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为,对儿童的在婴幼儿时期,重复应用或长时间使用全身麻醉和镇静药物,可能会影响儿童大脑的发育。医生应该为其权衡手术的风险和获益,若手术时间可能超过3小时的婴幼儿需要多次手术时,应与家长讨论。


两个前提是长时间或者重复应用,像腺样体这样的小剂量麻醉手术,不会对智力产生什么影响。


4、至于呼噜声,这个最有欺骗性。

大圣睡熟的时候是基本不打呼噜的,打呼噜的时候声音也很轻。我妈和老笨因此觉得他的情况并不严重,经常以此为理由反对做手术。


事实上,打呼噜并不是腺样体肥大的唯一特征。给我们做手术的医生说,可能有的孩子咽部肌肉比较发达,就不容易出现很明显的呼噜声,大圣就属于这一种。


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他堵得实在太厉害了,所以反而没声音了,比那些鼾声大的孩子情况还要严重。

5、我们不是上来就要做手术的,儿研所床位太紧张,不是严重到睡着觉都可能窒息的程度医生都不会建议你立刻做手术,上来都先让你回去保守治疗。


我们也抱着一丝侥幸,万一保守好了呢?在那三个月中,我们每天坚持喷药、吃药(关于他吃的顺尔宁我们还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被FDA调查:这款可能导致抑郁易怒的药,你的孩子在吃吗?)


甚至也真试过什么食疗推拿,说白了就是疾病乱投医,明知道没用,也想什么都为孩子尝试了。


我们家门口有家盐疗推拿屋,我办了大几千的卡。


环境大圣还比较喜欢,盐屋里特别像海边的空气,去了几次后我还跟着推拿师学了几个简单的手法。每天回家自己给大圣按一按,一按他就咯咯乐,权当是亲子互动游戏了。

但是推拿师知道大圣有腺样体肥大后,就天天建议我们通过按摩来治疗,声称交给她们完全能调理好,我就怒了。

我看着她们门口贴着的大字“推拿仅作为保健,不能代替医生治病”,这算盘打得太精了,没事的时候说得自己好像能治百病,有事了往标语上一指:我们一开始就没说自己能治病,推得一干二净。

脑子清醒点,没事按摩一下让孩子舒坦舒坦没事,毕竟咱成人也热衷个大保健对吧,但是别当救命稻草,会误了孩子的大事。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个妈妈,一直鼓吹中医治好了孩子的腺样体肥大,我看了一眼她发的照片,孩子的牙都快鲍到天上去了,你治好什么了?


我在盐屋也见过一个小孩,腺样体面容已经非常明显了,全程一直张嘴呼吸,盐屋自豪地说他们给调理好了,孩子爸爸也表示不用做手术了。


不用做手术这话,还真不是他自己认为的,是儿研所在做过睡眠监测后得出的结论。


这里又要提一下了,像儿研所、儿童医院这样的公立医院床位相当紧张,最快也要排三四个月,所以他们对于手术标准的界定是非常苛刻的,至于打呼、腺样体面容这些根本不在他们考虑范围内。


而睡眠监测,孩子都用嘴喘气了,进气量当然不是什么问题,所以十个腺样体肥大的孩子去监测,八个都告诉你没必要非手术。


我们后来去私立医院的时候,医生直接表示已经没有必要做那个东西。


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保守治疗——至少是我们给孩子的保守治疗——完全没有用,三个月坚持喷药,孩子憋得反而更厉害了,一拍片子,还是堵80%。


医生解释说,鼻子都快堵满了,这时候喷药根本没有用。

“腺样体长大就萎缩”,这句话到底害了多少孩子


手术完,医生给我们看取出来的腺样体,和脑花那么大,可想而知孩子有多痛苦,看得我心都要碎了。


“腺样体长大就萎缩”,这句话到底害了多少孩子


更让我们难过的是,大圣在腺样体手术时被发现鼻窦上长出了一块息肉,因为被肥大的腺样体所覆盖,鼻镜当时没查出来。


医生不建议给这么小的孩子割鼻息肉,会损伤鼻中甲,所以目前的策略就是回去喷药等它萎缩。


他很可惜地说,这块鼻息肉就是腺样体肥大,鼻腔反复水肿刺激的结果。如果我们能早做手术,大圣也许就不会生出鼻息肉。


所以我真是掏心掏肺地跟父母们说一句:越早干预越好,三岁前可以尝试保守治疗,三岁后建议手术,千万别拖。更不要信什么偏方、按摩甚至艾灸,那就是在耽误孩子。


6、手术后会不会复发?


的确有这个可能,但绝没有很多人说的那么夸张。


我问了周围认识的所有给孩子做过这类手术的父母,得到的反馈都是后悔没有早做手术,做完孩子舒服了简直不要太多。


给我们做手术的医生说,他在儿童医院做了大概两千多例手术,反馈有复发的大概不到五例。

千分之一可能复发的原因:切的时候没有去不干净、淋巴生长能力太强大以及扁桃体被切除后造成了代偿反应。


大部分是第一个原因造成的,所以医生的选择很重要,一定要尽量选择经验丰富的大医院医生。


现在听着大圣晚上睡觉平静的呼吸声,这声音对我来说宛如天籁。


ps:希望今天的文章能够帮到有同样困惑的父母们。


由于这次的文章实在太长,所以我把它拆成了两篇,大圣选择医院和住院手术的全过程我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详细描述,请大家保持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儿童医院   大圣   鼻镜   孩子   体长   扁桃体   鼻腔   体面   保守   睡眠   呼吸   手术   父母   医生   原因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