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家庭基本规则

如何建立家庭基本规则

建立家庭基本规则是设定明确界限的最佳途径之一。所选的规则要想可行,就必须是全家人都同意的规则,这些规则必须简单、明确,易于考量和观察。


建立家庭基本规则也许是给予孩子安全感的最重要的方式,而这种安全感还是心灵上和身体上的双重安全感。家规也能够设定家庭中相互尊重、相互友好和相互公正的界限。孩子对父母的期望了解的越清楚,就越能够感受到,在自己努力"做对事情"之后,被爱和被接受的感觉。当然,孩子有时候会挑战这些界限,看看自己到底能够走多远,他们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和父母作对,而是出于探究的天性想要知道: "真正的限制到底在哪?"


每个家庭都有成文或不成文的家规,里面规定着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一个没有明确设定规则的家庭,是一个不健康的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总是像老鹰一样盯着父母,以此搞清楚某一天做什么是可以接受的,做什么是不能接受的。这会让孩子成为老练的操纵者,但却会削弱他们在未来的人际关系上设定个人规则的能力。一个健康的家庭会设定明确的规则,这能让家里的一切事务进展顺利,能够保持孩子的安全感,帮助每个人相互尊重彼此对隐私、空间和体贴的需要,并能公平分配家务劳动。但是如果家规太严,只崇尚服从而毫充自由,那么这又会压迫性太强。如果家规太松散,只推崇自由而毫无服从,这又会导致混乱。让家庭的权威服务于每个成员的学习 这有助于平衡服从与自由,促进每个家庭成员的成长。家庭基本规则是秩序与团结最好的来源,孩子可以通过家规了解父母对他们有些什么期望,从而提升家庭的和乐气氛。


如何建立家庭基本规则


以下是设定有效家规的十条原则:


(一)适度


每次设定家规不要超过5~6条。你可能对孩子有很多期望,诸如有规律的刷牙,出门之前穿好衣服等。不要试图用某条家规来囊括所有这些事情,而应该弄清楚什么是现在最要教育的领域,要针对你认为最需要实践的核心来制定家规。记住,这些家规对每一个家庭成员都适用。孩子更关注你做了做了些什么,而不是你说了些什么。


(二)具体 你所设立的家规必须满足你的家庭的具体需要。例如,一个住在多雪、道路泥斤区域的家庭,可以制定进门脱鞋的家规。这在世界上许多文化背景下,都被看作是表示礼貌的一种方式。如果你家搬到了海边,你就可以开始一条新的家规:进门前先将脚上的沙子冲干净。 (三) 家规必须用肯定句陈述.并建立在美德基础上 避免使用否定性词汇来表达家规,否定性词汇只会把注意力引向错误的行为,专注于发掘错误的行为。例如,不能有这样的家规: 1.不打架 2.不在客厅吃东西 3.不骂人 4.不大声说话 5.没做完家务不能出门相反,应该用肯定性的词汇表达家规,专注于发掘你认为孩子或全家当时都需要发展的美德。


我们的家规

和平。我们的家是一个和平的区域。我们解决争端的方式是以同情之心聆听,用 诚实之言交谈;我们君子动口不动手,且永远不用武器。
清洁。我们只在尉房和饭厅里吃东西,每次用完东西(包括玩具)都放回原处,以此保持家中整洁。
尊重。我们彼此说话相互尊重,房门关上以后,我们会尊重对方的隐私。
体贴。放音乐时,我们会考虑他人。在屋里,我们低声说话。


责任感。我们分担家务,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

如何建立家庭基本规则

(四)设立具体的、适当的处罚措施 在建立家规的同时,你也要考虑到家规有被破坏的可能性,你需要想出别出心裁的措施来应对这个问题。惩罚措施应该提前设定,以免在你被错事激怒再临时做出不明智的处罚决定。你需要把处罚措施也张贴出来,但你需要在交流家规的时候,向所有家庭成员解释这些处罚措施。

惩罚不当的例子: "如果你打别的孩子,你就一个星期不能出门 ”

惩罚适当的例子: "如果你忘了和人友好相处,打了别的孩子,你就必须停止玩要.直到规定的时间结束。”

惩罚不当的例子: "如果你跑到街上,我就打你麻股。”

惩罚适当的例子: "如果你守信用,你就可以在院子里玩;如果你离开院子,你将有半个小时不能在院子里玩。”


(五)处罚措施要有教育性而非惩罚性,要有补救性而非报复性


处罚不是为了让孩子感觉自己很糟糕,而是为了让他们修正自己的行为,这种修正通常都是公正的。这其实就是给那些伤害了别人的孩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找出对他所伤害或困扰的人做出补救的方法。父母必须以一种尊重的态度提出这样的要求,不是强迫孩子做出道歉,而是要和他来一个简短的、创造性的"头脑风暴",让他想想什么能弥补他所做的错事。例如一个侵犯了他人的孩子,就可以想想怎样为他所伤害的人做些好事。


对违反家规的处罚也必须体现出公正的原则。例如,处罚时间的长短也要根据孩子年龄的大小而变化。孩子几岁,就禁闭几分钟,这是比较有效的禁闭时间长度。同样的原则也可以适用于青少年,比如,他迟到了两个小时,就罚他下周六晚上早到两个小时;如果一个9岁的孩子晚饭时间晚回家了 10分钟,就罚他下次早回来10分钟,帮助他记住守信用的美德。


(六)坚持执行 孩子违反家规的原因多种多样:有时候是想挑战极限,有时候是一时忘了规矩,有时候只是因为心情不佳。但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按照诚信原则,违反家规就自然要受到惩罚,而不能凭一时的兴致。这种时候往往不是仁慈而是公正的时刻,这样孩子才能了解到父母言出必行、言行一致,而这些家规决不是摆设。一旦孩子明白了这些家规是可信赖的,他们就开始在心中建立起这些家规的权威,认识到家规是至关重要的,家规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

有个名叫汤姆的8岁男孩,他家里有个规定,放学后回家必须出去玩,不能待在家里看电视,因为已经在学校坐了一整天。一天晚上,另一个孩子的妈妈打电话给汤姆的妈妈,说她十分欣赏汤姆,说汤姆放学来他们家玩,看到她儿子打开电视就说: "你如果想一起玩,我在外面等你。我家规定我晚餐之前不能看电视。”(七)讲清楚家规 把家规写出来,贴在冰箱上,或孩子们视线可及的其他地方。可以使用一些幽默漫画的方式,这样有助于强化这些规则给大家的印象,尤其是对年龄很小的孩子以及青少年来说。也应该和孩子们讨论一下这些家规,确保让他们都能理解破坏这些家规会有什么后果。此外,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动手制作家规图表,他们的插图也许比你做的更有说服力。

如何建立家庭基本规则

(八)处罚孩子的时候,要让他们明白处罚的原因 当孩子尝到做错事的苦果后,应该让他们立刻进行反省。"为什么会受罚?""你现在能够与人和平相处了吗?"用充满温暖和信任的鼓励让孩子去尝试这样反省。如果此时孩子还是觉得很气愤或很受伤害,就不适合在这个时候告诉他为什么他不应该做他所做的那些错事,这个时候应该是倾听他们诉说自己感受的时候。

(九)禁止讨价还价


作为一家之长的父母,你有权利和责任去决定哪些问题可以商量,哪些问题不可以讨价还价。制定毎一项家规前,都要保证这些家规是可行的,以后也是不可更改的。如果家规可以讨价还价或任意更改,就不可能是真正的原则。


讨论商量的时机应该是在家规制定前。你尤其需要去征求大一些的孩子的意见,在家规中采纳他们的建议,以此建立公正的家规,这样才能让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这些家规。


孩子们的正义感其实是很强的,如果向他们征求违反家规的惩罚措施,他们往往会提出比你更为严格的措施。因此,你必须坚持这些惩罚措施,建立一个高度诚信的家庭。


(十)灵活,适时修正家规


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慢慢长大,家庭环境也会有所改变,你们从这里搬到了那里,孩子开始上学,大一点的孩子开始开车,原来在家工作的你现在得在外工作,诸如此类,你就需要制定新的家规来代替原来的家规。这是让全家都参与决定家规的良好时机,大家群策群力想办法保持家庭团结,公平地分担责任,并保证每个家庭成员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汤姆   否定性   规则   家庭   家规   错事   讨价还价   公正   安全感   例子   父母   原则   措施   孩子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