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去世引起关注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为“杂交水稻之父”,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并被百姓称为“当代神农”。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去世引起关注


纵观袁老的一生,无疑是成功的、伟大的,成功地诠释了什么是“达则兼济天下”,去世前11天,他刚为祖国献上一份大礼:“袁隆平”团队的“超优千号”超级杂交稻在三亚验收,平均亩产高达1004.83公斤。别了,袁老,但他勤奋、踏实、创新、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我们对袁隆平的尊敬与感激,大抵出自“吃饱饭”的朴素原因。殊不知,这简单心愿背后的经历并不简单,而其中蕴藏的科学精神,则是袁隆平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精神遗产。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去世引起关注

他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与他受到的家庭教育离不开。人们眼中的袁隆平是个又黑又瘦,地地道道的农民。这个和水稻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其实出生于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从小母亲给他心中种了一粒理想的种子,他用却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们要传承“袁老”志存高远的品格。面对国家粮食短缺之痛,年轻的袁隆平,立即改变研究方向,敢为天下先,向“不可能”发起进攻;现如今我们更应教育学生志存高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斗终身!

袁隆平的成功当然离不开勤奋。育种不仅仅是理论研究,更是需要大量的实践实验。为了寻找不育系水稻,袁隆平和团队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前后,到稻田里逐穗检查水稻,从14000多穗水稻中,找出6株不育的水稻。正是通过对这6株不育水稻的进一步杂交研究,他写出了《水稻的雄性不孕性》这篇论文,开启了中国对杂交水稻的大规模研究。此后,袁隆平每年都在水稻实验基地之间奔波,即使是在功成名就、耄耋之时也不例外。我们要传承其“几十年如一日”之研究精神。攻克科学难题,本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艰辛付出,“成事”依然,但现实中,总有一些人,总想“一夜暴富”,期盼“一举成名”,只想收获,不愿付出;成天东一榔头,西一锤,到头来两手空空,反倒怪社会与命运不公。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去世引起关注


当然,我们更要传承“袁老”艰苦朴素、淡泊名利之无私奉献精神。人生价值在奉献,此话虽当今时代已有不少数人挂在嘴边,但却在其内心并不认可,一味追求索取,追求物质的享受;只有使自已全身心投入事业之中,才能让自已的人生多点色彩。

深切悼念袁隆平,形式可以多样,最重要的就是将袁老的这些精神传承下去,愿我们一起共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水稻   多点   烈日当空   艰苦朴素   志存高远   开创者   耄耋   院士   中国   勤奋   种子   团队   农民   精神   简单   科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