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喝豆浆、吃豆腐的孩子,都性早熟了吗?

文章来源于 喜高科技 公众号

大豆富含优质植物蛋白、钙和必需脂肪酸,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经常吃大豆及其制品。

然而,很多家长又听过这个说法:

大豆中有雌激素,有孩子吃太多豆制品,吃出性早熟了!

长期喝豆浆、吃豆腐的孩子,都性早熟了吗?


那这大豆,孩子到底能不能吃呢?

如果你还有别的“能不能吃”的疑问,欢迎在文末留言!


大豆中真有激素吗?

大豆,古时候称为“菽(shū)”,是五谷之一,它主要包括:

长期喝豆浆、吃豆腐的孩子,都性早熟了吗?

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开花、结果。

它的化学结构与人体雌激素相似,可以发挥类雌激素的作用。

But,即使发挥作用,人家的力量也很弱,大约相当于真正雌激素的1/1000~1/10000因此,豆类和性早熟的关系尚不明确。

不信小编,可以看看相关的研究结果 ↓

长期喝豆浆、吃豆腐的孩子,都性早熟了吗?


长期喝豆浆、吃豆腐的孩子,都性早熟了吗?

▲点击可查看大图

但有论文显示:在婴儿期,以大豆配方粉喂养的女童初潮时间会提前25 %。所以婴儿不推荐大量食用哦 ↓

长期喝豆浆、吃豆腐的孩子,都性早熟了吗?

▲点击可查看大图



那「吃豆制品出现性早熟」的新闻是怎么回事?


性早熟的发病是由基因环境共同影响所导致的。基因、饮食、生活方式、家庭教育以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邻苯二甲酸酯等),均与儿童性早熟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

吃豆制品引起性早熟属于个例。

医学问题不能靠某个个案来回答,个案只能提供研究线索,而不能用来做结论。

家长们如果特别担心,那就别吃太多。

按照膳食指南推荐的食用量,就是安全的。

长期喝豆浆、吃豆腐的孩子,都性早熟了吗?

按蛋白质含量换算,15g黄豆约等于:

长期喝豆浆、吃豆腐的孩子,都性早熟了吗?

插播一条关于豆制品的小科普:

长期喝豆浆、吃豆腐的孩子,都性早熟了吗?

一些加工豆制品添加了大量的油、盐、添加剂,不推荐孩子吃。

长期喝豆浆、吃豆腐的孩子,都性早熟了吗?

▲加工豆制品零食

健康的豆制品应具备“非油炸、少添加”的特点,比如原味豆腐(干)、豆腐脑、豆浆等,带有大豆的自然香味,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营养物质。



一点不吃大豆,会损失什么营养吗?


大豆中蛋白质(35-36g/100g)、膳食纤维(13-15g/100g)、(约200mg/100g)、维生素E(17-18mg/100g)含量很多,是干豆类榜首。

对于不喜欢豆腥味宝宝,可以将黄豆在20℃水中浸泡16小时再去皮,可去除大部分豆腥味。

实在不爱吃大豆,可以适当多吃些:

长期喝豆浆、吃豆腐的孩子,都性早熟了吗?

其实,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我们身边有很多大豆产品,要说一点不吃,还是很难做到哒!

长期喝豆浆、吃豆腐的孩子,都性早熟了吗?

▲含大豆制品的食品


结语:

大豆在中国至少有五千年栽培史。

《诗经》中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讲的是民众采摘大豆的情形。

《战国策》中有“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讲的是民间以大豆为食粮的状况。

历史上,有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说明三国时期我国北方烧豆秸,煮豆饭已是寻常之事。

大豆从主食,逐渐变为制作各种副食的原料,也见证了中华农业文明进步的历史。

俗话说: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牛芒!

不挑食、不过食,追求均衡摄入、合理膳食,才可以保证健康成长。



参考资料:

1、多吃豆类及其制品会造成性早熟吗?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2、日本豆腐竟然不是豆腐,都叫豆腐,为什么差距那么大?果壳网。

3、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齐可民教授讲解内容。

4、浅谈中枢性性早熟的发病机制,倪娜、苏恒、孔祥阳,《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20年11月30日。

5、饮食与儿童性早熟的研究进展,顾秋云、谢璐遥综述,沈秀华审校,《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0年6月第28卷第6期。

6《大豆在中国的历史变迁及其动因探究》石慧、王思明,农业考古2019年第3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儿童医院   豆秸   孩子   性早熟   雌激素   腥味   豆类   豆制品   黄豆   膳食   个案   豆浆   大豆   蛋白质   中国   豆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