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不打孩子日",这是一个只属于熊孩子的好日子,你知道吗

今天是熊孩子专属的好日子—“国际不打小孩日”。

我们将共同促进家庭教育,以理想取代欺凌,以更多的理解指导和尊重对待儿童。


按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来说:“三天没打,又开始各种捣乱”。

事实上,父母打孩子更多是因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这些殴打也会对孩

子的心理产生长期影响,最终影响孩子人格发展。

接下来看看常见拿来打孩子的武器有哪些?

1.武器之一:拖鞋

拖鞋是成年人最舒适的 "武器",熊孩子逃跑的时间很短,而且由于力量大,不会有太大的伤害!

2.鸡毛掸子

熊宝宝的噩梦,是最痛苦的“武器”之一,因为它们的位置,熊宝宝有很短的机会逃跑。

3.腰带

熊宝宝可以在爸爸取皮带的时候逃离现场,如果失败了,只能祈祷妈妈快点来停止悲剧!

4.晾衣架

其中最痛苦的“武器”是像羽毛掸子一样强大,但寻找时间长,熊宝宝可以抓住机会逃离现场寻求帮助!

直尺

在家里并不常见,但在学校里却很常见,如果家里有,孩子们可以提早躲藏起来,避免挨打!

最近,热播剧《小别离》中的两个家庭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养育子女的想法:"顺其自然 "和 "爱拼才会胜利";

剧中,一位母亲强迫她的孩子过度学习,以便成为其他家长眼中的 "第二个孩子",并在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将情绪发泄在他身上;

从长远来看,这种对孩子心灵的 "鞭打 "会导致心理问题。

《小舍得》剧场照片

当父母情绪激动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一起来找出原因,做一个知道如何处理情绪的父母!

1.父母缺乏感知和调节情绪的能力。

许多父母惩罚孩子,好像他们变成了一个多愁善感的孩子,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内心在发生什么,只是觉得自己的“嗡嗡”的大脑被所谓的“情绪”占据了;

换句话说,这种父母有“不合理的身体”,他们常说:“我不想打孩子,但情绪失控了,”或者找借口发泄自己的情绪,这无疑给孩子们带来了更多的不满和愤怒,这进一步加剧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

小提示:

父母可以仔细回忆并写下通常与他们情绪爆发有关的事情,并思考为什么这些事情最容易引发情绪,经过这样一个自我调节情绪的时期,情绪可以变得更加透明和易于管理。

2.家庭沟通变质,成为一场必须赢得或输掉的 "无休止的战争"。

家庭纠纷,纠纷双方经常偏离原来的话题,把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都归纳起来,甚至互相攻击,辩论不再是为了寻找解决方案,而是为了胜败;

有男孩曾经说过:“事实上,我和爸妈经常吵架偏离了原来的问题,我知道没有必要继续吵架,但每次看到爸妈的态度,就算是我输了,但也不能让他们觉得我好欺负,而家长们还没意识到,无论客观事实如何,也就是说孩子们必须听自己的话。

小提示:

当你发现与孩子的冲突开始偏离最初的事件时,你已经情绪化地进入大脑,你可以暂停一下,等待一段时间,当双方都有点安静时,再回到话题讨论这个问题。

3.灾难性的非黑白思维方式

易受体罚家庭的另一个特点是思维和行为的极端化,认为某件事只能有一种观点,只有一种方法可以处理,而且不可能有其他的可能性;

例如,一些家长会立即自动将孩子的行为与极端的行为联系起来,例如“没有意志力”和“通过对孩子的定性评估,在这场灾难和极端的想法中,父母的内心焦虑可以上升到几个层面。

小提示:

如果你想攻击,提醒自己事情并不总是像我想的那样,有没有其他方法来解释孩子的行为?

4.喜欢用愤怒和攻击来表达需要

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孩子学习不努力,本能地生气,但是当他们仔细分析愤怒背后的真实情感时,他们发现真正让他们生气的是焦虑和恐惧;

例如,母亲说:“我现在意识到,每当我看到儿子不注意,我心里真正害怕的是,我怕如果他不努力学习,他以后会过着悲惨的、欺凌的生活。”有趣的是,大多数人在焦虑中,本能地攻击别人来表达自己。

小提示:

当你再次生气时,问问自己:我真的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感到生气吗?或者我的愤怒背后还有别的东西?

5.没有冲突后可以修复

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旦冲突发生,没有一个家庭成员愿意找到机会重新审视之前发生的事情,以便从冲突中修复和成长。

在一些家庭,家庭成员认为他们错了,认为对方必须先改变,最终可能会演变成一场长期的战斗,而没有赢得一些家庭通常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故意不谈未解决的冲突,结果,这些未被处理的感情总是在某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跳跃。

小提示:

如果可能的话,在冲突之后,你会发现每个人都会有一个更轻松和主动的时间,公开的对话将会开启,你将能够让你的家人和你自己充分表达你的需求和感受,而不用担心因为主动出击而被评判。伸出橄榄枝并不意味着你是 "有罪的一方"。

最后​: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你需要找出适合他们的方法,与他们沟通,多交流,让他们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享受快乐的童年!


今天话题:你觉得怎么和孩子们去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可下方留言分享你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孩子   好日子   焦虑   愤怒   生气   冲突   情绪   武器   父母   事情   常见   发生   话题   机会   家庭   方法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