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似“坏习惯”的好习惯 家长了解后,不忍心责怪他/她

随着孩子一点点长大,0-4岁的宝宝的探索能力也在一天天的增加,我们经常说不能让孩子太听话、老实,但这并不是放任孩子变成坏习惯满身,连最基本的礼义廉耻都不懂得的垃圾人。但是面对孩子的这些“坏习惯”,作为家长的您又时如何去做的?


小编带您了解孩子有哪些看似“坏习惯”的好习惯呢?您了解后,不忍心责怪他/她

孩子看似“坏习惯”的好习惯 家长了解后,不忍心责怪他/她

“坏习惯”一:孩子喜欢敲东西?

不少父母讨厌因敲击而发出的噪音,所以总是制止孩子

其实,敲打动作对孩子的发育很重要!他是在通过这种方式,了解自己的动作与周围物体之间的关系:“原来这样做,它就会发出声音啊,真好玩!”敲打物品,不仅对孩子的动作协调发展有益,对大脑智力发育以及音乐节奏感的培养也很有好处。


所以,当孩子敲敲打打时,我们不用管,要适度满足他。

孩子看似“坏习惯”的好习惯 家长了解后,不忍心责怪他/她


“坏习惯”二:孩子往外扔东西?

除了敲东西外,很多孩子还会喜欢往外扔东西

6个月以后的孩子,特别喜欢往外扔东西,抓到什么就扔什么,乐此不疲。家里有些老人一看见孩子扔东西,就会马上制止,还责怪孩子调皮。其实,孩子并不是在捣乱。

6个月以后,孩子开始出现扔东西的倾向,一直持续至3岁左右。从最开始无意识地扔,到10个月后有意识地扔任何抓到的东西,再到2岁开始将扔东西当做一种好玩的游戏。

所以当孩子开始沉迷于扔东西时,不要盲目地训斥他!可以给他提供一些可以扔的物品,沙包、皮球以及各种不同形状、重量、质地的玩具。让他在一次次扔扔扔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体验不同物体的不同属性,并培养空间感。

孩子看似“坏习惯”的好习惯 家长了解后,不忍心责怪他/她


“坏习惯”三:孩子总是在尖叫?

很多3-9个月的孩子经常无缘无故尖叫,这是他练习发声的一种方式,当孩子看到感兴趣的东西时,可能会兴奋地发出尖尖的笑声。

他听到自己的笑声后,被这个特别的声音吸引住了,觉得很有趣。当他下一次咿咿呀呀发声时,可能想起了有趣的尖笑声,就又扯着嗓子尖叫起来。他发现,他可以控制自己的声音,能轻轻地咿咿呀呀,也可以大声地尖叫,会很有成就感。

有时候孩子尖叫,是因为他无聊了,想吸引爸爸妈妈的关注。当孩子尖叫时,我们用温和、节奏慢的声音跟他说话,有可能会平复他的尖叫。或者把孩子抱出去散散步,让他看点新鲜玩意来排遣无聊。

孩子看似“坏习惯”的好习惯 家长了解后,不忍心责怪他/她

其实妈妈育儿的道路中,当妈的就像打怪通关,总有未知的难题等着我们解决。怀中的小人儿,十天半个月就有新变化,当孩子出现了我们难以理解的行为时,大多数都是他成长过程中的里程碑,我们安心等待,静待花开就好。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礼义廉耻   习惯   孩子   敲敲打打   空间感   可能会   物体   笑声   家长   声音   物品   动作   东西   妈妈   方式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