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根本不用收心

科学育儿底层思维 陶勇

经常看到开学前很多家长在转发一些“如何让孩子在开学前收心”的文章,甚至还有些培训机构推出了收心的课外班,看到这种消息觉得不可思议。

我认为根本不需要收心,没啥意义。一个正常的孩子,经过漫长的假期,他早就想开学了。想去见到新、旧同学,想要去分享假期趣闻。对有的孩子而言,不管收心与否,他都不想开学。比如:学习困难的,受挫的,生命价值感低的,还有遭遇人际交往压力的孩子,他们在学校里呆不住,因为他们一旦回到学校就感觉很有压力、很痛苦、难受,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不想开学。

不管是什么样的孩子,一般情况下,一周以后,大家就再也不去聊假期里的事了,所有的兴奋、晚睡晚起、假期综合症等都全部调整过来了。因为孩子都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孩子是智慧人,不是机器人。智慧人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而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来适应环境。

开学前根本不用收心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需要收心,他们否认孩子有应对环境变化的智慧。他们觉得要让孩子去做点什么,才会安心。实际上这种家长对自己不自信,还有些受培训机构的蛊惑,这些机构会证明你的孩子很无能,然后你也这么认为,最后孩子迟早真的会变笨。为何有的老师总想让孩子收心?

其实在这个社会,每一个角色,它的需求是不一样的。老师有老师的需求,家长和孩子也有他们自己的需求。老师让孩子收心是想让他们尽快专注学习,希望课堂纪律不受假期综合症的影响,否则课堂难以管理,老师容忍不了孩子在课堂交流假期发生的事。

我认为优秀的老师应该相信孩子迟早会专注课堂学习,甚至专门召开主题班会,创造机会让孩子去分享交流假期难忘的所见所闻,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升他的生命价值,不同孩子分享的内容不同,还可提升孩子的认知,仿佛多了另外一种假期经历,这种做法很值得点赞!

开学前根本不用收心

为何有些家长总想让孩子收心,他们总希望孩子学习成绩更好,他们一声令下,孩子就会自动执行。很少去关心孩子的内心需求,去了解孩子为何需要快乐?这些索取型的家长,希望通过滴水不漏地控制孩子,通过孩子取得成绩来确保他们对未来的可控性。实际上他们对孩子的未来不抱希望,也不信任,觉得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很有可能一无所有。然后就逼孩子去做一些他们认为很重要的事,但往往这些事会加速孩子走投无路。这就是有些老师和家长想让孩子收心的原因。

当然培训机构正好抓住了老师、家长这种心理需求,开设所谓的“收心班”,其实都毫无意义。我认为开学后孩子们互相交流假期经历的一切,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能建立同学之间的连接,丰富生活体验,激发对未来的期望。如果限制他们分享,居心何在?为何不让他们快乐学习和成长呢?

2021.8.2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可控性   综合症   专注   课堂   假期   家长   压力   智慧   需求   老师   价值   生命   未来   孩子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