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会教识字,还有必要给孩子提前或同时安排识字课吗?

语文课会教识字,还有必要给孩子提前或同时安排识字课吗?


有些家长会问,语文课会教识字,那么还有必要给孩子提前或跟语文课同时安排识字吗?


回答:


当然不是必须的。


我本人比较重视孩子早期的语言教育。我觉得孩子小时候记性好,正在语言敏感期,多学语言类的内容是收效最高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孩子早识字就能早读书。而会读书,孩子就拥有了一个与日常生活完全不同的广阔世界——文化的世界。我是出于极重视阅读的价值,才特别关注孩子早识字、多识字的。


早识字很有价值,但是,现在语文课是随文分散识字,进程比较长,进度比较慢。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语文低段(一二年级),识字写字是重点,需要认识1600个字;中段(三四年级)认识900字,高段(五六年级)认识500字。这样安排,也是希望孩子早识字,然后能早阅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普遍感觉识字任务重,效率低,“少慢差费”。为什么呢?


很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语文是以阅读为中心的,阅读又以讲读理解为中心。也就是说,师生对每篇课文,都要花很多时间来讲,来理解,“掰开了揉碎了讲”。好像不讲就不能体现老师的价值,不讲就不能体现语文课、语文学习的价值。


但实际上,小学低段课文的内容,对于很多孩子,尤其是早期阅读量比较多的孩子来说,是很简单的。而“理解”是个无底洞,看你怎么理解“理解”这个词了。我认为,最直接的考察标准是,孩子能不能顺畅地朗读出来,也就是能否准确分词断句,语流心流是否顺畅。能顺畅地朗读就可以算理解了。更深的理解,文章的微言大义,意蕴美感,有待于他的生活阅历和阅读经验的积累,不可强求,也不必强求。


阅读理解花了太多时间,识字的时间就被大大地挤压了,进程也不得不减慢、拉长。教材、课标定稿目前安排前两年认识1600字,按专家的意思,进度是不理想的。课标实验稿和实验教材,原本要求前两年认识1600~1800字,因在一线老师普遍叫苦,定稿的时候把要求定在在低限上。


第二,既然以阅读理解为中心,那么教材编排上就相应地以主题、内容为中心,随文挑出的生字,就比较难实现先学高频字、再学低频字的理想状态。


使用专门为识字而编写的韵文、韵文字表,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快地认识一批常用的字。


文章编辑丨洪恩启蒙

文章作者丨黄复雄


黄复雄 山东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毕业,小学语文和家庭教育领域资深编辑。曾在语文出版社任职13年,主要从事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编辑和教学服务工作。与人合编语言文字知识普及读物《汉语四千年》。语言文字方面的作品有《拼字》游戏,普及读物《汉语四千年》,知识共享教材《幼儿识字90天》。是中国资深的Phaser爱好者,翻译了Phaser3官方入门实例教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语文课   韵文   汉语   定稿   语言文字   顺畅   语文   教材   编辑   年级   语言   价值   孩子   时间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