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对不起,这谁忍得住

当着孩子的面能吵架吗?


随便在网上搜搜都是统一答案:


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对不起,这谁忍得住


但是生活中琐碎的事情那么多,夫妻两个人又不可能完全契合,吵架拌嘴完全避免不了了。


何况家里就这么点地方,不当着孩子的面吵不就约等于不能吵架,这谁忍得住!


那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从来不当着孩子面吵架的父母?


答案同样很统一:


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对不起,这谁忍得住


这根本就是个无解的问题啊。


吵了,对孩子不好。不吵吧,火发不出去,这个情绪也无法调控,整天憋着对乳腺是真不好。



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对不起,这谁忍得住

这个架到底还能不能吵?


知乎上有个话题:“父母吵架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大吗?”


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对不起,这谁忍得住

很多人纷纷揭开自己的童年创伤。


从小活在父母不断的争吵中,以至于长大之后,变得没有安全感、易怒、孤独、有攻击性甚至抑郁。


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对不起,这谁忍得住

确实,从婴儿时期开始,孩子就能辨别出父母不同的语气,而激烈的语气会让他们感到焦虑、压力荷尔蒙猛增、干扰睡眠,甚至影响到早期大脑发育;长大之后,孩子甚至会因为父母吵架而引发认知上、行为上的问题,比如注意力不集中、无法融入同龄人的相处、有暴力倾向等等。


所以父母吵架,几乎成为了育儿路上的“雷区”。


我们很怕孩子知道我们吵架,事后面对孩子的提问也极力掩饰。


毕竟只要日子还能过下去,就没必要让孩子为我们的关系担惊受怕。


但实际上,要告诉大家的是,想吵架,别憋着,当着孩子面吵也ok。

甚至,如果你吵得对、吵得好,还能给孩子做个榜样。



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对不起,这谁忍得住

应该让孩子明白

其实吵架不是啥大事


首先,愤怒、生气不过一种正常的情绪。


跟开心、快乐一样,愤怒和生气也是我们的正常情绪。


父母总是下意识地给孩子提供“童话故事”般的美好生活,不自觉地给孩子下定义:小孩子就应该每天开开心心、乖巧可爱。


孩子的认知有限、思考也有局限,当父母把负面情绪给彻底屏蔽掉了,那么孩子就失去了真正了解情绪的机会。


父母需要在孩子跟朋友因为玩具吵架时,告诉孩子你的感受是正常的,不是什么坏事,喜怒哀乐都是情绪的一种,没有什么差别。


其次,孩子比你想象的要敏感和聪明。


为了不“当着孩子面”,很多父母选择关上房门吵架。


确实,不让孩子看到争锋相对、面红耳赤的爸妈,有利于维护好爹妈的“人设”,也不会吓着孩子,但出了房门之后当作什么都没发生,会加剧孩子的不安全感。


孩子的观察力和感知情绪的能力很敏锐,父母如果不和谐、不融洽了,孩子是第一个察觉到该信号的人。


所以当孩子问你:“爸爸妈妈你们吵架了吗?”不要隐瞒,一扇门并不能阻挡你们之间诡异而尴尬的气氛。


越掩饰,孩子越困惑,大一些的孩子甚至会产生背叛感:“明明吵架了,还撒谎说没有!”


另外,别把卧室的隔音效果想得太好,自己吵架多大声心里没点数吗?



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对不起,这谁忍得住

其实架吵得好

对孩子其实是件好事


美国的一项研究检测了50对夫妇在讨论家庭冲突话题后唾液样本中的压力荷尔蒙水平,结果显示,那些报告说小时候看到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争吵的人,在与伴侣讨论冲突时,压力反应较低。


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对不起,这谁忍得住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在孩童时期经历过言语攻击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处理分歧的能力更强。因为观察冲突有助于人们释放紧张情绪,并培养更好的沟通技巧。


这一发现似乎与之前的研究相矛盾。


之前的研究表明,童年经历过冲突的人更有可能在未来的关系中争论不休,同时也增加了抑郁、痛苦和焦虑的风险。


一些研究还表明,经历过大量冲突的人可能会对关系感到不满,甚至更有可能变得暴力。


但是负责这项研究的 Lindsey Aloia 博士解释说:“冲突经历也可以是有益的,可以缓解紧张,避免冲突升级,减少沟通恐惧,促进亲密关系。”努力理解冲突经历中消极情绪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驾驭这些互动。


真正对孩子产生伤害的吵架,往往是口不择言、进行人身攻击、甚至骂脏话、动手,又或者逼着孩子站队,问:“我和你妈离婚了你跟谁”的问题。


这类吵架,不论是于婚姻关系,还是于孩子,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吵架在所难免,当着孩子面吵架不可避免。会吵,吵完大家都好,不会吵,三败俱伤。



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对不起,这谁忍得住

架吵完了

千万别忘了最重要的事


吵架并不仅仅就是情绪爆发那几秒钟的事情,它其实包含了一整套的过程:产生冲突——对抗——解决冲突——重归于好。


最重要的点在于过了那几分钟的对抗之后,如何向孩子解释这次争吵,也要让孩子看到吵架之后父母是如何互动,解决冲突。


吵架除了是一场情绪发泄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关于爱的表达。


在重归于好的过程中,怎么正确表达爱,才能缓冲掉争吵和冲突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个吵架后如何安抚孩子的“标准模板”:


电影《怦然心动(Flipped)》中朱莉的一家感情融洽,但生活比较清贫。


邻居罗斯基家对朱莉一家抱有偏见,他们扔掉了朱莉送的鸡蛋,因为他们担心这么乱糟糟院子里的鸡蛋可能会有细菌。


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对不起,这谁忍得住


晚饭时,朱丽将此事告诉了父母,引发了父母间的争吵。


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对不起,这谁忍得住


因为父亲把家中大部分钱拿来照顾智障的弟弟,所以这家人的生活才如此拮据。


妈妈不忍心因为没钱修整庭院让女儿受委屈,向父亲大声喊道:“难道你的弟弟比你的孩子们更重要吗?”


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对不起,这谁忍得住


两人在饭桌上当着孩子的面爆发了激烈的争吵,朱莉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事情并没有就这么结束,晚上,父母分别来到朱莉的房间,爸爸向朱莉说了叔叔的遭遇,教会了朱莉爱与责任。


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对不起,这谁忍得住


妈妈也来到朱丽的床头,告诉朱莉自己很爱爸爸,因为爸爸是一个坚强又善良的人。

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对不起,这谁忍得住


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对不起,这谁忍得住


这场架并没有对朱莉造成什么影响,她反而为自己能是这样父母的女儿充满自豪。


千万别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对不起,这谁忍得住


她下定决心自己整理院子,把院子收拾得井井有条,让家里更加温馨。


这段经典的父母处理争吵冲突的片段向孩子传达的是:吵架并不可怕,在争吵后还能够彼此理解,并让孩子感受到这份实实在在的爱,那么争吵分歧也不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想给过于焦虑的父母一些安慰:就吵架这件事来说,并不一定要把孩子保护在无矛盾的真空环境里,如果你们的家庭气氛变了,即便孩子没看到吵架现场,也能察觉到父母之间出现了问题。


在家吵架,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背着孩子,而是我们成年人如何能在合理发泄情绪的基础上,不失控。


真正的亲密,不是不吵架,而是宽容差异和分歧,孩子要的,也不是装出来的和平,而是能自控的、真诚的父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孩子   重归于好   荷尔蒙   融洽   分歧   房门   焦虑   冲突   情绪   爸爸   父母   事情   压力   妈妈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