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韵教育丨小学数学课改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海韵教育丨小学数学课改存在的问题与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化: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我们跟随新课改步伐实行了“目标”教学法,以目标教学统领课堂,构建高效课堂。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出现了许多值得我们肯定的东西,与此同时,新课程改革下的数学课堂也存在一些问题。所有的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深刻反思,下面就简单地谈谈教学中的收获与困惑。

  一、成绩

  新课程改革带给了我们新理念、新方法、新尝试、新探索,它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作为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我,经历了教学改革的学习、探索、实践,对全新的教学理念有了新的认识。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新课程一起成长,经过几年的学习、实践,有很多收获。

  第一,新课程改革是一面大旗,为课堂教学指明了发展的方向,而教与学行为方式的变革又成为课改的重头戏。纵观新旧课程、新旧课堂,我们不难发现课堂教学出现了情境化、生活化、平等化,学生的学习也逐渐趋向自主化、探究化、合作化。教与学的行为方式的改变,让教师教得自信,学生学得精彩。新课程十分关注课堂上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因此,我认为教师的真正本领,主要不在于讲授知识,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来,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动手操作获得知识。

  第二,新课程提倡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而以往有一部分数学知识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些应用题有时也是学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数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存在着很多数学问题,所以,新课程也提出了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在教学时,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精心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对教师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要求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成了学生的学习伙伴,从而打破了教师掌控课堂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教与学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我们多给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相信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定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误区与问题

  1.合作流于形式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很多课堂中,整个合作交流的过程表面看似热闹,实则更多的是放任、随意和低效。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大多数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很明显,这并不是真正的合作,真正的合作首先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其次,“交流”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而上述片段中的交流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交流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在教学中合作虽然很重要,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地强调小组合作,学生将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缺少对求知事物的猜想、试探与验证等心理发展过程。

  2.评价滥用失真

  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因此,现在的课堂上,经常能听到老师的赞扬声,以及表扬的掌声,回答好的学生额头上有的甚至能贴上几颗金星,回答不好的学生也能意外地得到教师翘起的大拇指。其实,过多外在的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在上述片段中,教师用的赞赏实在是太多太滥了,这样的鼓励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长期下去,也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学生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肯定和鼓励,学生错误的回答,既要指出不足,也要抓住可取之处给予鼓励,不可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在客观的基础上,坚持鼓励为主的原则,才是富有魅力的、有价值的评价!

  3.教学开放过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然而,一些课,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轰轰烈烈”,可是学生却并没有获得知识。在开放式教学中,我们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主动学习上,忽视了对学生参与学习的深度的把握,特别是忽略了对学生参与的实际可能性的分析,认为只要给学生开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掌握知识,忘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帮助者、指导者的角色。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大胆放手,只需适时适当地给予点拨、讲授即可。

  三、改进措施

  第一,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其精神,掌握其理念,以利于运用于实际教学中。

  第二,积极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活动,通过实践、反思,及时记录自己的得与失,达到自我评价提升的目的。

  第三,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结合新理念,分析学习他人的优点,取长补短,使自己不断进步。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课堂教学   新课程   课堂   数学知识   主动   自主   小组   策略   过程   评价   能力   数学   方式   教师   知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