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言折狱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创始人、大思想家孔子有72个门徒,其中一个叫子路,是孔子很喜爱的弟子。

年轻时候的子路身材强壮、脾气暴躁很好斗,同时他对穿着很讲究,经常戴着雄鸡式的帽子、腰间佩戴宝剑以显示自己了不起的样子,他人看了觉得很好笑。

阳刚的子路看不起外表柔弱的孔子,他比孔子小9岁,未入孔子门下前也曾欺负过孔子,那时候子路还未接触儒家文化。后来孔子用礼乐仪式慢慢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子路为自己以前欺负孔子的行为深感惭愧,同时他也对儒家的礼乐产生了兴趣。

片言折狱的故事

一天,子路换掉了他平时穿的奇怪衣服,穿上了正式的儒服,用心准备了拜师的礼物,在孔子学生的引荐下,子路拜师成功,正式成为了孔子的学生,从此可以跟在孔子身边学习儒家思想。

在孔子的耐心教导下,子路进步很大,思想逐渐发生了改变。每次孔子出行,子路都会跟随他左右,驾马车、做侍卫等体力活都是子路做,他勤恳地做一切学生该做的事情。孔子很喜爱他,对人说:“子路在我身边,其他人多说我一句也不敢。”同时也遗憾地说:“子路的勇超过了我的要求,就变成没走其他用处了。”

子路虽然身材魁梧,性格鲁莽,外人看来觉得挺害怕的一个人。但他非常孝顺母亲,常常讨母亲开心。子路后来对衣服也不讲究了,常常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跟那些穿华丽衣服的有钱人站一起,也不会觉得自己就低人一等,而是很坦然。

片言折狱的故事

子路的另一个优点是重承诺,答应别人的事,无论如何一定做到,不会去拖延。诚实守信的品德,赢得人们称赞他:“子路无宿诺”。

子路成为孔子的徒弟后,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在孔子游说儒家思想时,子路见证了孔子的一言一行,受到了孔子思想的影响,最终成为了七十二贤之一。

孔子在《论语•颜渊篇》中对子路的赞语是:“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它的意思是:可以用极少的几句话,就可以把一件事情断定,恐怕也只有子路可以做到吧?

小朋友们,这就是“片言折狱”的故事。生活中,一个人如果用短短的几句话就可以判定一件事情的是非对错,我们就可以说他“片言折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片言折狱   儒家   赞语   论语   孔子   礼乐   讲究   穿着   喜爱   儒家思想   身材   母亲   衣服   身边   故事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