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之路》:还原一个真实取经路上的玄奘,这才是最难的路

《玄奘之路》:还原一个真实取经路上的玄奘,这才是最难的路

说起唐代高僧玄奘,我脑子就反射般想起西游记里的唐僧。其实那只是神话里的玄奘,真实的玄奘西行之路可就难多了。

玄奘从10岁起因为父母双亡的原因,只好到佛门寻求庇护。由于从小在家里打下了很好的儒学基础,加上对佛法的悟性,玄奘很早就思考佛法的问题,但由于当时引进的经典翻译的错误,让人产生误解,后来经过印度来中原的僧侣的指点,便让玄奘下点决心要到印度学习真正的佛法。

西游记中的唐僧遭遇的81难,都是妖魔鬼怪。和现实中的玄奘遇到过的困难比可就是小巫见大巫。玄奘在出玉门关前遭遇了层层阻拦,还差点被胡人杀害;他独自一人穿越了死亡大漠—沙河,差点死在沙河;在高昌国,因为皇帝的不放行,玄奘绝食抗议差点饿死;玄奘带着一行人翻越凌山时,因为凌山海拔太高,气候底下,终日飘雪,苦苦行了7天,最后冻死了不少随行,徒弟也死了两个。

《玄奘之路》:还原一个真实取经路上的玄奘,这才是最难的路

可每次玄奘都能化险为夷,也许是玄奘的坚定决心感动了上苍。当时的百姓笃行佛教,在艰苦环境下,人们靠佛法慰藉人心。就连高昌国王也和玄奘结拜为兄弟,万分支持他的西天之行,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可以说是尽举国之力了。

玄奘在西行的途中,一路弘扬佛法,他靠着非凡的口才用一晚上的时间让笃信拜火教的撒马尔罕国王转为信佛教,从此佛教在撒马尔罕兴旺昌盛。今天,我们感叹玄奘人格的巨大魅力和对华夏文明的了如指掌。

《玄奘之路》:还原一个真实取经路上的玄奘,这才是最难的路

玄奘去印度那烂陀学习,在当时1万名学员当中能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佛学大师,不仅仅是玄奘有天赋,也是有大能耐者责任也越大,玄奘在辩经中,以无以轮比的口才惊艳四方。

在印度学有所成归来大唐,玄奘为翻译佛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玄奘一生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为了佛法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对当时的老百姓来说,佛法是抚慰人心的精神能量,而玄奘翻译经典佛经,弘扬佛法,为佛教的昌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玉门关   胡人   沙河   西行   拜火教   大漠   西游记   唐僧   佛教   人心   印度   佛经   佛法   昌盛   口才   路上   真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