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拜年,山东人磕头这事儿,我要点一个泰山般的赞

春节拜年,山东人磕头这事儿,我要点一个泰山般的赞

开文之前,先洗一洗耳朵。

翠花,music;欢哥,走起来——


这一拜

春风得意遇知音

桃花也含笑映祭台


这一拜

报国安邦志慷慨

建功立业展雄才

展雄才


这一拜

忠肝义胆

患难相随誓不分开


这一拜

生死不改

天地日月壮我情怀


长矛在手

刀剑生辉

看我弟兄

迎着烽烟大步来


春节拜年,山东人磕头这事儿,我要点一个泰山般的赞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礼仪传承,历来重视礼仪教育。

“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要有计划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代表,春节集除旧布新、团圆吉庆、祈年祭祀、敬天法祖于一体,凝聚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精粹,可以说是最隆重的了。

春之大典,春之节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丰富多彩的。

中国自古以来以礼仪之邦著称,礼仪自古以来,都是国格国风的彰显,是人格文明的体现。

礼仪之邦在中国,中国礼仪在山东。作为孔孟之乡的山东,自古以来,注重人文教化,注重礼仪传承。

山东作为中华礼仪圣地,春节磕头拜年的习俗由来久远,在今天依然有着深厚而巨量的群众基础。


春节拜年,山东人磕头这事儿,我要点一个泰山般的赞


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跪恩师。

时至今日,山东多地,除夕扫墓、春节拜祖,小辈给长辈拜年,往往都还保留着磕头叩首的礼仪习俗。

今天山东的“跪”,并不是什么封建奴性的下跪,不是什么保守、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鬼”,也不是什么顺从、示弱、博怜悯、博同情的“”。

今天山东的“跪”,是对天地自然的敬畏,是对“道法自然”的遵循,是对“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领悟。

今天山东的“跪”,是对祖宗的“”,是对长辈的“”,是对父母的“”,是对“贵人”的“”,是孝亲、敬老,是感激、感恩。

今天山东的“跪”,在很多地方,是一种隆重的礼节之回归,是一种常礼常理的常轨


春节拜年,山东人磕头这事儿,我要点一个泰山般的赞


对于山东磕头拜年的习俗,网上大致出现了两种声音:

一种是反对的声音,视若洪水猛兽,过街老鼠,“百足之虫,至死不僵”,等等;斥责说张勋辫子兵又来了,认为是大清遗老遗少上街庆祝。

一种是支持的声音,认为体现了山东人讲义气,重情义;赞美说齐鲁胸怀虚若谷,泰山豪情万丈深,要嫁就嫁山东男孩,要娶就娶山东姑娘


春节拜年,山东人磕头这事儿,我要点一个泰山般的赞


对于山东磕头拜年的习俗,果雪儿要点一个泰山般大的赞!

第一,礼仪传承,重在精神生生不息。

作为山东人,要通过这一跪,跪出其中的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跪出其中的侠肝义胆、家国情怀。

作为山东人,要更加尊重这一片土地,更加尊重这一片土地之上的文化习俗。

作为山东人,有些东西是娘胎里带来的,是骨髓里面的,犹如黄河长江之水一样,还是要一以贯之,无法改变的就没有必要与时俱进。

春节拜年,山东人磕头这事儿,我要点一个泰山般的赞

第二,礼仪传承,在传承的基础上做好创新,做好更好的传承。

山东人在山东的土地上,磕头拜年无可厚非,不要让聒噪,乱了心情。

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更要随遇而安,彬彬有礼,奋发有为。

第三,礼仪传承,要注意。

注意当山东人走出山东,那就要注意入乡随俗。实在入乡不能随俗的,那就关起门来,或者在一个僻静的地方,行自己的礼,尽自己的心。

注意当山东人走过国门,那就是中国,一切礼仪都要以国家通行的标准礼仪为主。家国情怀,本来一体。

注意并检点自己,感情是不是不够真诚,思想是不是安逸保守,精神是不是懈怠慵懒。


春节拜年,山东人磕头这事儿,我要点一个泰山般的赞


当山东人磕头拜年的时候,脑袋触碰大地的时候,果雪儿和山东人在一起,和这片土地在一起。

齐鲁大地,英才辈出。历史上的山东人,可歌可泣。

古代的至圣孔子、亚圣孟子、科圣墨子、宗圣曾子、兵圣孙武、武圣姜尚、棋圣奕秋、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匠祖鲁班、民族英雄戚继光、理论家刘勰、画家张择端、词家李清照和辛弃疾、农学家贾思勰、东方朔、颜之推、祢衡、王籍、王禹偁、左思、孔融、蒲松龄、、孔尚任、王弼、郑玄、匡衡、管仲、晏婴、房玄龄、左丘明……

当代的焦裕禄、孔繁森、乔羽、谷建芬、季羡林、任继愈、傅斯年、丁肇中、王统照、贺敬之、臧克家、李苦禅、韩美林、莫言、梁晓声、马瑞芳、曲波、胡可、欧阳中石、张海迪、孔维克、张瑞敏、殷秀梅、巩俐、倪萍、黄渤、李雪健、唐国强、李保田、徐少华、范冰冰、黄晓明、陈好、贾乃亮、赵文瑄、林青霞、任达华、傅彪、高曙光、宋佳、张雨绮、靳东、范明、郭晓冬、丛珊、柳云龙、马天宇、伊能静、焦恩俊、郑绪岚、姜育恒、景岗山、解晓东、江涛、徐沛东、姜昆、牛群、朱时茂、黄宏、魏积安、郭冬临、邢傲伟、邢慧娜、杜丽、李晓霞、张继科、、潘晓婷……


春节拜年,山东人磕头这事儿,我要点一个泰山般的赞


《史记.孔子世家》的文章结尾这样写道: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司马迁在这里讲,他阅读着孔子的经典书籍,在还没有到山东时候,就对孔子十分向往,想着能够回到孔子的时代,想着孔子的为人处世。

司马迁终于来到了山东,观看了孔子的宗庙厅堂,看到了孔子的服装,以及孔子乘坐的车子、击打弹奏过的乐器,物是而人非。

山东的儒生们,还像孔子再世的当年一样,按照孔子的教导,按时在孔子的故居前,演义礼仪。

司马迁在曲阜城乡来来回回一趟又一趟,看了一遍又一遍,心中的孔子影像愈发清晰,久久不愿离去。


春节拜年,山东人磕头这事儿,我要点一个泰山般的赞


司马迁不由得感叹道: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天下的君王啊,一直到被人推崇的贤人啊,已经很多很多了。

活着的时候,声名显赫,荣耀一时;然而,人死之后呢,也就烟消云散了。

孔子则不然,他虽然是一个平民百姓,然而到今天已经传世了十几代了,天下的学者没有不尊崇他的。

大家可以想一想,算一算,上起天子王侯,中原地区凡是讲习六艺的人,都折服于孔夫子,都以孔夫子为标准榜样。

孔子啊,孔子啊,可以说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司马迁对孔子的尊崇、赞美,是发自肺腑、显而易见的。

春节拜年,山东人磕头这事儿,我要点一个泰山般的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泰山   齐鲁大地   山东人   孔夫子   孔子   雄才   礼仪之邦   王侯   山东   自古以来   习俗   中国   要点   情怀   仪式   礼仪   春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