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正当时!教你三伏贴怎样用,才能实现“冬病夏治”?

三伏贴,如火如荼,央4台消息三伏头一天,武汉六万人排队贴三伏贴。

三伏正当时!教你三伏贴怎样用,才能实现“冬病夏治”?

1、徐博士群内部培训

2、编辑:健康小管家



今天咱们围绕着“三伏贴”话题展开多方面的阐述,三伏贴的运用背景,如何对症去使用三伏贴,敷贴三伏贴将如何去选穴等等。


先来了解一下三伏的含义

三伏的‘三’,顾名思义,包含三个阶段,分别为初伏,中伏,末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于地下。三伏结合来看就是这一整个时间段将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也是最炎热、湿气比较大的时候。


今年7月16日进入初伏,到7月25日初伏结束,初伏阶段持续十天。

中伏从7月26日开始直至8月14日,中伏持续时间略长,将达到20天。

末伏始于8月15日,结束于8月24日,和初伏一致,持续十天。


整个三伏将维持整整40天的时间。每年的初伏和末伏都是固定的十天,中伏就不太固定,因为有的年份受计算方法的影响,可能为十天,也有可能为20天。


三伏正当时!教你三伏贴怎样用,才能实现“冬病夏治”?

三伏贴是三伏概念衍生的产物

具体的形式是由天灸概念演化而来的,唐代的孙思邈提出了这个天灸的概念。

所谓天灸就是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刺激性,结合了针灸、经络与中药学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要说详细的记载,清代《张氏医通》所记载的白芥子发泡疗法:药物以麻黄、白芥子、甘遂等辛温散寒的药为主调配而成,分别在头伏、中伏、三伏的第一天将药膏贴于后背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以提升阳气,最后达到“冬病夏治”之目的。


说到“冬病夏治”,想必很多朋友都有听说过。那么具体来讲何谓冬病,何谓夏治?“冬病”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病,比如哮喘鼻炎,关节炎,妇科类疾病,例如宫寒痛经,都属于冬病的范畴,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体内没火”,阳气不足。通常的症状是手脚冰凉,畏寒喜暖,畏风怕冷,神态疲软。


我们会选择人体阳经的一些俞穴,用三伏贴或者三伏灸这些温热的理疗手段,顺应天时,借自然之力以阳补阳,让药性寻人体的经络,驱动阳气,补发我们受损的脏腑,升发体内的阳气,最后达成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这样的效果。这个就是夏治。

这样理疗的好处是因药物不经过胃肠道代谢,故能保护脏腑,且使用方便,副作用小,避免打针吃药之苦。


具体聊一下如何对症去敷贴三伏贴

首先我们讲讲有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中医学将呼吸系统称为肺系,其包括鼻、咽、喉、气道(气管)、肺脏等组织器官。与这些器官相关的病症我们都可以看作是呼吸系统疾病。比如鼻炎、慢性咽炎、哮喘、慢性咳嗽,肺气肿等。不过三伏贴适用于经中医辩证论治属虚寒证类型的才可以使用,热症不用。比如伴有浓黄痰涕、发热就不适合了。


符合情况的话,可以敷贴以下穴位:大椎穴、天突穴、膻中穴、膏肓穴、膈穴、肺穴、心穴、肾穴、定喘穴

另外再提醒一下,非中轴线穴位我们要对称贴,因为人体经络本身是对称的,所以左右都要贴上。


脾胃虚寒指脾胃阳气虚衰,阴寒内盛。

此类体质可能患有慢性胃肠炎、胃溃疡这些肠胃疾病,具体表现如食冷腹泻,胃脘疼痛、大便稀溏、或四肢浮肿、畏寒喜暖。同时还伴有神疲乏力,手足不温的情况。女性朋友可能伴随白带稀薄且量多。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可以敷贴以下穴位:足三里、中脘穴、脾腧穴、胃腧穴

足三里位于膝盖位置下方3寸位置,大概自膝盖眼下四横指处。

三伏正当时!教你三伏贴怎样用,才能实现“冬病夏治”?


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4寸距离

三伏正当时!教你三伏贴怎样用,才能实现“冬病夏治”?


脾俞穴和胃俞穴

三伏正当时!教你三伏贴怎样用,才能实现“冬病夏治”?

脾俞穴要找到两侧肩胛下角,往中间划水平线,到达第七胸椎棘。然后下滑四个锥体,旁开两横指,约1.5寸处即是。

胃俞穴则沿着脾俞穴下移一胸椎棘位置即可。


女性朋友最为关心的问题:虚寒性的妇科疾病该怎么去敷贴?

我们经常也会在门诊上接触到很多案例,十女九寒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说法。比如说一些卵巢早衰、不孕不育的案例,其实这跟子宫虚寒有一定的关系。


前段时间我们的老师也接触了几例不孕不育的情况,年纪也不大,30岁上下,去医院体检婚检,指标都是正常的,就是怀不上。其实这个就要从体质上去解释,有些女性朋友体寒,子宫环境不好,也属于虚寒性,那么受精卵在这个环境中是无法很好存活生长的,就比如种子进土壤一样,冬天总不会锄地播种吧,所以着床的环境很重要!把寒气驱除,保持体内温暖,改善好体质,才有利于受孕。


另外再说说年轻朋友的月经不调问题。除了痛经反应,还伴有色淡,量少,腿脚腰部冰凉问题。俗话说:“不通则痛”,如果人体受寒,气血凝滞了,血流不顺畅,肯定就会产生疼痛,寒冷。刚刚我们讲的卵巢早衰很大原因也是由于体内的寒气导致的。三伏的阳气很旺,就是要趁着这段时间好好调理,可以进行三伏贴或者三伏灸,把体内的寒气给拔出来。


——如果喜欢,快分享给你的朋友吧——

关注我@中医康康坚持分享健康医学心得,转发点赞,有问题留言,谢谢支持

#健康乐享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伏贴   初伏   胸椎   中伏   芥子   脏腑   阳气   脾胃   穴位   经络   寒气   体质   女性朋友   体内   情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