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能让手机游戏毁了你!”——社会工作者实务解析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个小男孩的故事。小明今年十岁,爸爸妈妈和他生活在一起,每天爸爸妈妈起早贪黑要去离家30多公里的地方工作,小明也很懂事,很听话,起居生活基本上都是自己照顾自己,在学习上也很刻苦,学习成绩也很不错,因此小明经常受到爸爸妈妈的表扬。但是,最近小明有一些反常,老师几次三番给小明爸爸打电话说小明的作业又没有完成,学习成绩也下降得厉害。因此,小明爸爸开始留意小明,终于发现,小明放学后跟着同班几个同学不知道从哪里拿的手机,在手机上玩《王者荣耀》游戏。当天回家,小明爸爸狠狠地批评了小明,小明也表示不会再犯。可是,小明总是管不住自己,还经常和父母撒谎要钱,就是为了在游戏里购买道具。小明的爸爸妈妈非常气愤,对小明又打又骂:“你这个不成器的孩子,没出息的家伙!”打骂完之后表示再也不管小明了。

这是一个典型的儿童社会工作的案例。儿童社会工作:“就是把儿童作为工作和服务的对象,以儿童权利为价值理念,以儿童发展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为依据,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结合所在社会的环境资源,为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保护儿童免遭伤害而开展的专业服务活动。”小明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帮助小明摆脱困境。因为儿童除了生理的需要外,还有很强的心理需要 ;儿童自身问题的形成并没有成人的那种积淀,受外界影响的程度相对较高。儿童问题的解决更多的是要靠他人的帮助而不是儿童自己。小明因为缺少父母的管束,原本听话懂事的孩子迷上了手机游戏,导致其性格变化。

为了帮助小明,我们需要从小明的家庭结构以及家庭关系入手,从家庭成员上了解小明的成长经历,改善小明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解决小明玩手机游戏的坏习惯。通过与小明谈心和心理疏导,淡化手机游戏对他的影响;加强家长与学校的监督,以及鼓励小明和其他同学参加课外活动减少接触手机,玩手机游戏的机会;对小明家长开展沟通交流技巧的相关培训,引导家长正确处理孩子犯错误时的管教方式——不能一味地打骂,有时打骂只会适得其反。建议小明的爸爸妈妈每天多抽时间陪伴小明,与小明在家里开展良性的互动,把小明从沉迷手机游戏的困境里解救出来。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有不妥之处请大家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荣耀   孩子   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者   困境   实务   懂事   批评   爸爸   家长   对象   父母   妈妈   关系   儿童   心理   家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