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数学可以如此美丽地学!

原来,数学可以如此美丽地学!

▶作为母亲,我深知数学的重要性,希望孩子能够早早领悟到数学的美妙。因此,我开始摸索幼儿如何爱上数学的道路。蒙氏数学、阶梯数学、启蒙数学……我选了了从绘本入手,从讲故事的角度进行切入,亲子阅读。

终于,2011年8月,我得到了这一套安野光雅绘著的《美丽的数学》,收到之后打开一看,我激动了,这就是我找了很久都没能找到的数学与绘本的完美结合啊!

孩子将满4岁,根据他目前的接受能力,我只给孩子念了其中的最简单的一本《十个人快乐大搬家》,也是反复多次地读。安野光雅说,“孩子们主动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最终自己能够明白了本书中数字的构造,这是最理想的状态。”

原来,数学可以如此美丽地学!

然后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壶中的故事》,通过封面那个青花瓷的壶,讲述了令人震惊的“阶乘”。之前我从未想过,高中阶段才学到的阶乘这个概念,居然可以通过这么美丽且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让学龄前孩子领略到!

孩子会在美丽的画面中,领略到数学的动人,学会逻辑的美妙。孩子会有很多问题要提问,希望家长耐心对待。这时的亲子阅读会给孩子内心埋下对数学兴趣的种子。这样的种子不会立时立刻就发芽,但是一定会在将来破土而发,茁壮成长! ——读者评论

美丽数学

▶“安野光雅美丽的数学系列”共5册,分别为《奇妙的种子》《十个人快乐大搬家》《壶中的故事》《帽子戏法》《三只小猪》。他不是简单地把数学概念灌输给孩子,而重在把数学的本质蕴含其中,让孩子去体悟。

用容易理解的生活场景演示数学的本质,潜移默化中养成数学逻辑习惯。

❶ 《十个人快乐大搬家》

原来,数学可以如此美丽地学!

一本非常巧妙的纸上游戏,“有10个孩子,一左一右一新一旧的两栋漂亮的房子,彩色的楼房外形,黑白的房子内景,繁杂的房子摆设,没翻两页就会有人搬家到右边的新房子,还有真正地开“天窗”的变化。”

这样生动有趣的设计,让简单的1-10的数字概念更加精准,让孩子慢慢感受到1和9、2和8、3和7……这样很重要的10的合成与分解,增减恒等概念孩子们会逐步建立。

原来,数学可以如此美丽地学!

原来,数学可以如此美丽地学!

❷《奇妙的种子》

原来,数学可以如此美丽地学!

通过“懒汉”与种子种植后的变化和生长,让孩子能“看到”这种变化,感受到“数字倍增”的惊奇感。

一粒种子变化中,不仅可以食用,再次繁殖,还可以储存,交换。安野利用位置、图形、颜色的不同,让孩子可以“观察”和“思考”到:哪些是拿来吃的?哪些会埋入土里?哪些将卖掉?哪些要存入谷仓中?最后再比较加起来的总数与每年收成的种子数是否相同?

更妙的是除了种子的变化外,种子也改变了“懒汉”的一生——他从一个人变成夫妻俩,变成三口之家,变成牛猫鼠鸟的乐园,他们还有了朋友,还把种子“传播”给了朋友。

原来,数学可以如此美丽地学!

❸《帽子戏法》

原来,数学可以如此美丽地学!

像推理小说解谜一样有趣的数学侦探游戏绘本。数学像自然一样美丽。通过猜测帽子的颜色,锻炼小朋友的推理和观察能力,逐步培养他们对假设法和排除法的理解。

原来,数学可以如此美丽地学!

❹《壶中的故事》

原来,数学可以如此美丽地学!

这个故事是以壶中有一个小岛,岛中有两个国家,两个国家各有三座山……一直往下类推的方式来表现数目不断增加的过程,让小朋友在阅读中建立数学阶乘法的概念。

书中最后讲到了3628800个壶,如果我们把每个壶的壶盖打开的话,会再回到故事中的的海啊、岛啊…那些最早的原点。像这样周而复始的结果,会变成怎样呢?

原来,数学可以如此美丽地学!

❺《三只小猪》

原来,数学可以如此美丽地学!

本书中讲述的是一只叫“苏格拉底”的大灰狼和三只小猪的故事。大灰狼夫妇想吃小猪,可三只小猪住在五间房子里,到底在哪个房子里呢?于是大灰狼“苏格拉底”开始和名叫“毕达哥拉斯”的青蛙一起思考这个问题……引出了排列组合和排除法的概念。

原来,数学可以如此美丽地学!

家庭书房致力于推荐优秀绘本,关注个人成长、婚姻、家庭、亲子。欢迎订阅。

微信公众号:jiatingshufang2015

微博:家庭书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毕达哥拉斯   苏格拉底   阶乘   数学   排除法   美丽   壶中   懒汉   地学   大灰狼   亲子   帽子   种子   概念   孩子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