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令现代女性恼怒的莎翁喜剧?

原创 李响

《无事生非》,笑出眼泪的爱情故事

这是一个发生在意大利的爱情故事。

班尼狄克(小班班)和克劳狄奥(小克克)两个好哥们儿跟随他们的主子彼德罗凯旋。

一部令现代女性恼怒的莎翁喜剧?

小班班和小克克凯旋,迎接他们的小希希和小贝贝。选自《无事生非》

小克克一眼爱上了里奥那托的女儿希罗(小希希),而小班班则照旧与小希希的堂姐贝特丽丝(小贝贝)掐得不亦乐乎。班班和贝贝是两个坚定的不婚主义者,他俩一个疑惑自己哥们儿为什么要如此轻易地陷入爱情,继而发出“难道我永远都看不见一个六十岁的童男子”了吗的灵魂拷问,另一个则声明宁愿听着自己的狗向着一只乌鸦叫唤也不愿意听男人发誓说爱她。

在彼德罗的积极倡导下,情投意合的小克克和小希希眼看即将举行婚礼,结果在节骨眼上遭遇了重大挫折——本剧的反派约翰伯爵因为在彼德罗那里失了势,见不得别人开心,于是决定要在这桩好事里面插一杠子。

一部令现代女性恼怒的莎翁喜剧?

密谋搅黄婚事的反派二人组,约翰伯爵和彼得罗。选自《无事生非》

同时,除了小班班和小贝贝本人之外,凡是长着眼睛的人都能看出他们之间有相当热烈的化学反应。于是彼德罗提议,要让这两人都误以为对方正疯狂地爱着自己却又不敢表白,这样一来,不怕他们不袒露出真心。

彼德罗、小克克和里奥那托专门挑小班班在花园一角休息时,装作没看见他大声讨论小贝贝对他的痴恋;小希希则跟自己的女伴用相同的方式,使小贝贝误以为小班班正为她受着相思之苦。

一部令现代女性恼怒的莎翁喜剧?

在花园中故意使坏的彼德罗、小克克和里奥那托。选自《无事生非》

当班班和贝贝分别中计后,本剧喜剧性最强的两个名场面诞生了。

原本一直是针尖对麦芒、从不肯在对方那里吃到一点点亏的两人,一个终于对自己坦白:“当初我说我要一生一世做个单身汉,那是因为我没有想到我会活到结婚的一天”;另一个捧着红红的脸蛋宣告,“再见吧,处女的骄傲”,“人家说你值得我的爱,可我比人家更知道你的好处”。

眼看前方原本布满荆棘的道路即将变成一马平川,之前莎翁埋下的定时炸弹终于适时引爆。

约翰的狗腿跟小希希的女仆相好,此时赶紧献上一计。他们先是在彼德罗和小克克面前诬陷小希希的贞洁,说她已经人尽可夫,接着就让他们亲眼见识了小希希果然在婚礼前夜还趴在阳台上跟狗腿调情,可实际上那却是被利用了的小希希的女仆。

彼德罗后悔自己当初不该那么积极地把兄弟送到一个淫妇手里,而小克克当即决定,既然小希希把自己当傻子耍,那他一定要加倍偿还。

于是在第二天的婚礼上,一个堪比恐怖片的场面出现了:克克当众悔婚,并侮辱了希希的名节。可怜的希希脸色惨白昏倒在地,状似死去。

看着拂袖而去的彼德罗和小克克,怒火中烧的小贝贝痛恨自己不是个男人,不能为堂妹复仇,转而要求小班班去跟小克克决斗,而班班犹豫之下,还是出于爱情,同意了贝贝的请求。

当然,因为这毕竟还是个喜剧,不能真的闹出人命,所以最终狗腿被捕入狱,约翰畏罪潜逃,两对有情人在结尾时,也如愿以偿,终成眷属。

一部令现代女性恼怒的莎翁喜剧?

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喜剧结局。选自《无事生非》

为什么让女性观众恼怒?

现在让我们言归正传,说回本文标题。为什么对这样的一出戏,女性观众在看完之后就如对《驯悍记》一般,第一感受还是恼怒呢?我可以简单给大家举几个例子。

比如,约翰跟狗腿的诡计,其实根本说不上有多么精妙,但小克克和彼德罗这两个重要的男性角色,就如同失智一般,就算嘴里说着多么爱小希希,可行动上却是不动脑子地全盘接受,小克克更想出了要让自己的爱人在第二天的结婚典礼上大型社死的报复手段,让她不仅第二天结不成婚,往后余生都不可能再被人正眼相待。

这个行为就算用被背叛后的愤怒来解释,也不可原谅。正像小贝贝所说,“不动声色地搀着她的手,一直等到将要握手成礼的时候,才翻过脸来,当众宣布他的恶毒的谣言”,“他不是已经充分证明是一个恶人,把我的妹妹这样横加诬蔑,信口毁谤,破坏她的名誉吗”?

更令人生气的是,小希希的父亲里奥那托,虽然不明真相,但在没有证据、双方各执一词的情况下,觉得自己被丢了脸面,居然在女儿昏倒以后,说出了“对于她的羞耻,死是最好的遮掩”这样的话,更形容此时的小希希“落在了污泥的坑里,大海的水也洗不净她的污秽,海里所有的盐也不够解除她肉体上的腐臭”。

而当真相大白,小克克仍误以为小希希已经冤死时,他说出的第一句话竟是:“亲爱的小希希!现在你的形象又回到我最初爱你的时候那样纯洁美好了”!(Excuse me??)

而就算这样的小克克,最后也得到了小希希的宽恕,最终抱得美人归(对不起小克克一生黑)。

人物的这些言行,在几百年前的父权社会里,看起来都算是正常,但如果让现代的观众来品,特别是女性观众,心里一定会觉得膈应。所以现在在重新演绎莎翁的这部作品时,也会做一些顺应时代的改动,这都是非常正常的。

比如,原剧本里小克克在小希希“墓前”的忏悔并小希希并没有听到,但现在有一些剧团在排演时,就会让小希希伪装成尸体,从始至终待在小克克眼皮子底下,他等于是当着小希希的面完成了自己诚心的忏悔,这就使小希希最终原谅他显得比较容易接受。

在当下看这出喜剧的意义

所以,我们应该怎么来正确地认识莎士比亚这部经典的喜剧作品呢?

首先,虽然剧情里有一些悲惨的因素,但这部剧从实质上讲,是彻头彻尾的喜剧结构。

剧本的英文名是Much Ado About Nothing,在伊莉莎白时期的英国,“无事”(nothing)的发音与noting极为类似,因此“无事生非”也有“注意”“纪录”“窃听”的双关语。“窃听”在剧中不仅常见,而且至关重要,是造成误会的关键,而误会正是本剧喜剧情境构成的最重要的元素。

其次,剧中的主人公并不是小克克和小希希,而是绝对女一小贝贝和绝对男一小班班,甚至在这两者之间,小贝贝的光芒要更胜一筹。

小贝贝是莎士比亚所有女性角色中最令人难忘的形象之一,她不仅美貌机智,而且泼辣倔强,在几百年前的英国社会,她就能打破常规,公然宣称独身,不愿意依附于男性,不仅能跟他们斗智斗勇,而且还把在男人中也以风趣善辩著称的小班班治得服服帖帖,还能有礼有节又机智幽默地拒绝彼德罗对自己的求婚。当面对不公和诬陷时,她也能挺身而出,竭力反抗,绝不做沉默的羔羊。

一部令现代女性恼怒的莎翁喜剧?

发布不婚宣言的高傲的小贝贝:婚姻啊,满世界的人争着往那笼子里钻,唯独我是个例外。选自《无事生非》

如果说剧中几乎没什么台词的小希希,是符合当时人们审美的女性角色的话,莎翁创作的小贝贝,则正体现了这位伟大剧作家先进的性别意识。

另外,现在大家已经非常熟悉的影视剧里“欢喜冤家”的人物关系设置的源头,正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莎剧剧本。

无论是《无事生非》里的小贝贝和小班班,还是《驯悍记》里的凯瑟琳娜和彼特鲁乔,这种明显带有喜剧性的人物关系设置都给几百年间的观众一次次带来欢笑和美好的体验,并在之后的创作中逐渐成为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共识。

总之,虽然现在单看故事或许会让人觉得莎士比亚的《无事生非》并没有那么“喜剧”,但如果大家去看过演员们在莎翁剧本的基础上的杰出演绎,一定会在剧场里或荧幕前一次次笑出眼泪,笑掉大牙。

直面孩子的爱情

不过,在给我娃讲《无事生非》之前,我还是稍微有点犹豫的,因为如果原封不动地给她念完,就意味着必定要让她接触到一个概念——爱情。这故事除了爱情,真没说别的。

但是我娃已经四年级了。一年前在接她放学的时候,他们班同学就已经有人在我跟前跳着说,谁谁谁是我闺女的男朋友了。

于是我决定直面这个故事,也直面我娃的爱情。

虽然在过程中,她听到班班和贝贝的“偷听”,会乐得大笑,听到希希的昏倒,会紧张得把背挺得笔直,但等讲完了我问她觉得这故事咋样时,她却怪叫一声说:“一般吧,全是爱来爱去的。”

所以这时候我也不再隐瞒了,我问:“小胖,你觉得什么是爱情啊?”

她先是嘻嘻哈哈地说她也不知道,但看我挺正经,于是想了想回答:“爱情是一种很美好的感情,如果你爱他的话,你会愿意为他做任何事情,就像虽然现在外面下着大雨,但是我说我想吃什么东西,你还是会出去给我买。”

我说:“我觉得你说得挺好的,挺对的,爱情是一种很美好的感情,可是我爱你这种感情,跟爱情还是不一样的。”

她说:“我知道啊。”

我又问:“那如果你爱上了一个人,你真的会为他做任何事情吗?”

她想了想说:“不会。我不会为了他去死,也不会为他去做伤害自己的事情。如果他伤害我,我也不会爱他,不会像那个小希希一样,最后还愿意跟他结婚。”

我姑娘现在九岁半,我觉得她现在对爱情的理解,已经融合了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无事生非》的认识,我很满意。至于其他有可能“伤害人”和“被伤害”的事情,就让我在之后的十年里,再慢慢地讲给她听吧。

本文作者:李响

戏剧戏曲学博士,编剧、教书匠

九岁女宝的妈

一部令现代女性恼怒的莎翁喜剧?

读小库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莎士比亚   喜剧   贝贝   约翰   无事生非   反派   女仆   英国   剧中   选自   剧本   现代女性   观众   事情   女性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