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大的孩子误服减肥巧克力,含有禁止添加成分,住进医院抢救

——王团结/文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21年4月24日,我科收治1例误服减肥药患者,患儿2岁3月,误服减肥巧克力(主要成分为西布曲明),服药后异常兴奋、烦躁,转入我院。


2岁大的孩子误服减肥巧克力,含有禁止添加成分,住进医院抢救

什么是西布曲明呢?

西布曲明,即盐酸西布曲明,常用制剂有胶囊剂等,为肥胖症治疗药,用于饮食控制和运动不能减轻和控制体重的肥胖症治疗。

2岁大的孩子误服减肥巧克力,含有禁止添加成分,住进医院抢救

口服药物经肠道吸收后,可迅速、广泛地分布到组织中,肝脏和肾脏中浓度最高单次服药平均吸收>77%,血药浓度达峰值时间为1.2小时,口服清除率为1750L/h,半衰期为11小时。经肝脏首过效应,被肝脏的细胞色素P450(3A4)同工酶代谢为具有药理活性的代谢物单和双去甲基的M1和M2,这些活性代谢物进一步羟基化和结合代谢为非药理活性代谢物M5和M6。血浆中药物原形及其代谢产物的浓度分别为原形3%、M16%、M212%、M552%、M627%。M1和M2的血浆浓度在服药后3-4小时内可达峰值,服药4天内M1和M2的血浆浓度达到稳态,浓度是单次服药的2倍。M1和M2的半衰期分别为14和16小时,多次给药后半衰期无变化。在治疗剂量下,药物原形、M1、M2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血药浓度的97%、94%、94%。单次服药后大约85%(68%-95%)由尿和粪便排泄。M1和M2主要经肝脏排泄;M5和M6主要经肾脏排泄,尿中没有原形成分。


2岁大的孩子误服减肥巧克力,含有禁止添加成分,住进医院抢救

布曲明在德国、美国、意大利等地导致死亡,而被禁止。中国药监局2010年10月30日叫停在中国大陆生产销售,原因就在于西布曲明导致心脑血管病症的发生率。

由于西布曲明价格低廉,且确有一定的抑食减肥功效,屡被一些不法商家不顾已经被禁止生产的禁令,巧妙加入减肥食品中牟取暴利。销售的产品主要是两类,胶囊和压片糖果,此患儿口服的是伪装成巧克力形状的,更具有迷惑性及吸引力,让儿童不易辨别,极有可能大剂量服用而出现不良反应。

国内曾经含有西布曲明成分的减肥药物很多。

西布曲明减肥效果如何呢?

2002年12月起,一项被称为SCOUT(Sibutramine Cardiovascular Outcome Trial)的大规模实验启动。总共有9800名肥胖症病人和超重者参与了这个实验。参加者都在55岁以上,有过心脏病和糖尿病史,只是近期没有复发。整个实验时间长达六年。

将SCOUT实验组与服用安慰剂的对照组相比,服用西布曲明者平均只多减掉2公斤到4公斤。而且这种效果在停药之后能否保持也不清楚。而西布曲明带来了严重但并非致命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如中风、心脏病发作。

【西布曲明不良反应】

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口干、厌食、失眠、便秘等。在临床试验中发生率≥1%的不良反应还有:全身反应:发热。

①心血管系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

②呼吸系统:气管炎、呼吸困难。

③消化系统:腹泻、胃肠炎、牙病、胃肠胀气。

④神经系统:不安、肢体痉挛、张力增加、思维异常、癫痫发作。

⑤泌尿生殖系统:间质性肾炎、月经紊乱。

⑥血液系统:因出血时间延长引起的皮肤瘀斑。

⑦代谢和营养:外周性水肿。

⑧肌肉/骨骼系统:关节炎。

⑨皮肤和相关组织:瘙痒。

⑩内分泌失调。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异常,包括AST、ALT、GGT、LDH、碱性磷酸酶、胆红素的增加,化验值多为轻度增高。

西布曲明药物过量的治疗

现无本品过量的特效解毒药,治疗方法包括处理药物过量的一般方法,如保证呼吸畅通、监测心脏和重要生命体征,采取对症和支持疗法;可谨慎应用β阻滞剂来控制升高的血压和心动过速。还未证实利尿和血液透析的效果。

提醒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服用了含有该成分的减肥保健食品,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减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少吃点多动点,不要走捷径,管不住嘴迈不开腿,吃减肥药只能事倍功半,并有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再次提醒:家中的药物、有害或危险物品要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地方或者锁起来,不要用饮料瓶装腐蚀性有毒性液体(醋精、白酒、硫酸、农药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成分   半衰期   代谢物   肥胖症   血浆   发生率   药理   峰值   原形   肝脏   浓度   活性   药物   巧克力   异常   小时   孩子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