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不仅科普,也是引领孩子探究未知的引导书

又到了给娃打疫苗的时候了,小的时候直接抱着孩子去打,现在孩子大了,抗拒这件事情,每次一到打疫苗,就要拉着哄着打,费半天劲。2020年的这场疫情,也让疫苗成了人们的救命稻草,何时才能再次相聚欢歌笑语,也只能等疫苗的到来。疫苗是什么,为什么孩子一出生到六周岁每年都要打疫苗,有人说疫苗好,也有人说不好,在这个疫情下我看了一本书《进击的疫苗》,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的科普书,科普了疫苗知识,通过彩图和文字的方式,让我们了解疫苗的历史,疫苗的研发,了解疫苗的科学知识,也让孩子们学习那些科学家们百折不挠的精气神。

这本书不仅科普,也是引领孩子探究未知的引导书

作者塔拉·哈勒尔美国国家科普作家协会的成员、美国记者和作家协会的成员、科学记者、科普书作家、《科学美国人》《华盛顿邮报》《福布斯》等系列刊物专栏作家,TEDx人气讲师,曾在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电视新闻节目、大学和免疫会议上讨论过疫苗问 题,著有《季节》《潮汐》和《月相》,还有《捕食昆虫》《寄生昆虫》等,广受年轻人喜爱。

疫苗离我们很近,了解基本的疫苗知识

疫苗到底是什么,其实疫苗是由病毒或者细菌制成的,将疫苗注射到人体中,相当于消防演习,提前让身体内的免疫系统产生对抗病原体的免疫,以此来抵御疾病。


这本书不仅科普,也是引领孩子探究未知的引导书


几年前我看过一个记录片,讲的是一些儿童在接种疫苗之后产生了副作用,对身体的伤害不亚于病痛。当时的我对疫苗了解不够,只片面的觉得疫苗也不安全。其实病毒多种多样,所以科学家们也要研制不同的疫苗来对抗病毒。疫苗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疫苗、重组疫苗,我们平时经常接种的则是减毒疫苗和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就是通过病原体用减毒方式的处理而制成的,削弱病原体的一种觉方法是在非人类宿主中一代又一代的培养它,这样它感染宿主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减毒活疫苗的免疫能力强,但是也有很高的副作用风险。


这本书不仅科普,也是引领孩子探究未知的引导书


我们接种的麻疹、肋腺炎、水痘、轮状病毒疫苗等这些就是减毒活疫苗。

灭活疫苗是不会产生疾病的疫苗,是因为灭活疫苗中的病菌不能繁殖,但这种疫苗需要连续接种,比如狂犬病疫苗就是一种灭活疫苗。

类毒素疫苗则是预防非病菌引起的疾病,而是由病菌产生的毒素引起的疾病,比如白喉疫苗和破伤风疫苗。

这些关于疫苗的基础知识日常生活中很难接触到,去接种疫苗也没有医生科普,这本书刚好弥补了我们这方面的缺陷,给我们知识补给。


这本书不仅科普,也是引领孩子探究未知的引导书


疫苗让我们拥有了群体保护

疫苗的出现让人类的医疗卫生系统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小的时候常听的一些致死致残率很高的病,现在已经很少出现了。

美国总统罗期福在当选总统的11年前,突然患上了脊髓灰质炎,这病使他腰部以下几乎完全瘫痪。19世纪中期,脊髓灰质炎的病例数在美国达到顶峰,之后研究人员研制出了脊髓灰质炎疫苗,让脊髓灰质炎的感染率下降了90%。除了这个还有天花现在也基本没有了。这些都是研究人员与疫苗的功劳,让人类得到了群体保护。

所谓群体保护就是让大部分人群产生免疫力,减少易感人群,这种疾病就不会广泛传播。

这本书不仅科普,也是引领孩子探究未知的引导书


疫苗背后的科学家们精神值得孩子学习

研制疫苗的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非常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而且研究人员还要为漫长而艰苦的研发疫苗工作做好准备,要经得起失败的压力,耐得住寂寞。普洛特金说:在实验室里,一个人必须是悲观主义者,但总体上又要是乐观主义者。

因为付出了不等同于有回报,从疫苗研发到现在,所研发的疫苗有数百种,但是也有很多被中途因为各种原因放弃了。普洛特金估计疫苗研发和批准的最快期限大约是7年,甚至有的达到20年,有时候研究院一生都要为此奋斗。通过疫苗的故事传达给孩子,让孩子了解研究人员的精神和成果同等重要,拥有探究未知数深入思考的能力。

这本书不仅科普,也是引领孩子探究未知的引导书

这本书通过以前,现在以及未来向我们介绍了疫苗,了解了疫苗的历史,如果你对疫苗有疑问,也想给孩子科普疫苗那么一定不能错过《进击的疫苗》这本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华盛顿邮报   类毒素   脊髓灰质炎   孩子   病原体   宿主   病菌   美国   疫情   疫苗   研究人员   免疫   群体   疾病   病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