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魔法,看“声镊”如何隔空取物


不是魔法,看“声镊”如何隔空取物

研究人员通过驱动相位-振幅控制的半球形超声换能器阵列,创建了一个声场。

在不接触物体的情况下移动物体?你可能觉得这是在表演魔术。eurekalert.org网站当地时间7月24日报道,东京都立大学研究人员Shota Kondo和Kan Okubo领导的团队开发了一种新技术,利用声波完成了对小型物体的非接触性操作。他们用半球形的超声波换能器阵列产生了一个三维声场,稳定捕获了聚苯乙烯小球,并使其离开了反射表面。“声镊”技术听上去与生物学中的“光镊”技术很相似,但它对颗粒尺寸和材料类型的适应范围更广。

事实上,在生物和化学领域,科学家们多年来一直在采用光学捕获技术移动微观物体。然而,“光镊”技术并非无懈可击,它对可移动物体的特性非常挑剔。“声镊”是用声音替代光波的移物技术,它甚至能成功操控毫米级粒子的移动。尽管“声镊”技术的历史不如“光镊”久远,但它在多个领域显示出了非凡的应用前景。然而,“声镊”技术需要克服的技术挑战也是巨大的。其中,单独、精确地实时控制大量的超声波换能器阵列、获得正确的声场、使物体离开靠近能反射声音的表面,是最困难的技术要点。

Kondo等人利用半球形阵列攻克了技术难点。他们驱动阵列的方法不涉及单个元素的复杂寻址。相反,Kondo将阵列分割成易于控制的模块,并使用反滤波器来寻找最佳相位与振幅,进而驱动它们在一定距离内产生单个声波阱。通过微调模块,研究人员能够改变目标声场的位置,并移动其捕获的粒子。

研究人员表示,“声镊”技术目前在粒子捕获率和稳定性方面仍存在不足,但他们取得的进展有望推动新技术从实验室探索转向工业应用。

编译:雷鑫宇 审稿:西莫 责编:陈之涵

期刊来源:《日本应用物理学杂志》

期刊编号:0021-4922

原文链接: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21-07/tmu-o072121.php

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声场   振幅   声波   相位   阵列   粒子   研究人员   超声波   物体   反射   模块   新技术   表面   魔法   半球形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