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尖上绽放智慧花之从“效”入手,评价学生


“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开放性语文作业的评价是多元的,教师要把握作业评价的及时性、全面性、融合性、针对性特点,把评价权交给学生,交给家长,让他们都参与进来。


坚持正面评价的原则,尽可能地发现学生作业过程的可取因素,从能力、情感等角度给予学生多方面的评价,小心呵护学生的创造火苗,不断催生智慧之花。


我曾要求本班学生进行“自我形象设计”。要求每一个学生设计自我形象的标志,即描绘一幅简明的图画,将理想追求、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内容浓缩于“标志”之中,并用简洁的文字对“标志”的内涵进行说明和评述,同时列出以下项目:姓名、性别、出生年月、个人爱好、最爱读的一本书及自撰格言。


本来只想做个尝试,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可效果却出人意料。学生标志设计百花齐放,设计说明各具特色,构思个性飞扬。


让我不经意中走进了一个极富情趣的童心世界,和学生进行了一次零距离接触,对他们多了一份了解,增了一份感慨,使人不由自主地想在文后写点什么。


更让人感动的是除了学生自发地相互传阅、评议外,有的家长也拿起笔,对孩子的设计或评价或鼓励,对孩子热情的赞赏、殷切的期望在字里行间流淌……


这样通过展示、汇报、交流等方式来检查、评估作业。无形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评价局面。营造了学生手脑并用、师生互动、家校联动的场景,使师生、家长共同分享创新的快乐。


思考与建议:

学生目前呈现的状态及实践成果,给我许多有益的启示:首先,作业成功体验是影响学生课外作业积极性的因素。


其次,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从形式、内容、数量等方面构建具有人文性的课外作业,就能使学生得到成功的快乐,提高他们的作业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由此,我觉得课外作业的设计也应与时俱进,要为各层次学生自主活动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


应该少一点束缚,多一点开放;少一份说教,多一些实践;少一点刻板,多一点创新;少一点统一,多一些个性。这样,收获也许远远超过作业本身,起到1+1>2的功效。


也只有师生共探究,真心的思索与真情的投入,设计出创意作业,才能使学生爱上语文,爱上作业。才能让师生互动、家校联动,使师生、家长共同分享创新的快乐。


实践证明,在语文综合活动中,在创意作业实践中,引导“手脑并用”,学生人人都是创造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评价   学生   作业   创意   课外   创造力   指尖   积极性   师生   语文   标志   家长   因素   智慧   儿童   个性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