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追忆:那个最没有文化的“文化人”,笑料百出能让人笑掉大牙

本世纪初,我曾经在一个县的宣传部工作过几年。宣传部和文化局经常打交道,对文化局情况比较了解,按说文化局的人应该有文化才对,实际接触才知道,其实不然。文化局的人没文化,既是当时县里一些单位对文化局的调侃,也是文化局的真实情况。

往事追忆:那个最没有文化的“文化人”,笑料百出能让人笑掉大牙

当时,文化局下属单位文物管理所的所长是一位40多岁的男同志。该同志原来是县属一家国有企业的工人,通过关系调入文化局工作,几年后竟担任了文物管理所的所长。这位所长档案上虽然是专科函授文凭,但实际上仅仅上了几年小学,基本上属于半文盲。工作中,这人闹出了许多笑话,现在想起来还忍俊不禁。今天就讲几个发生在他身上的小故事。

一、张良成了外国人。一次,宣传部组织系统内的中层干部到微山岛参观铁道游击队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参观完毕后,由各单位组织本单位人员自由活动。微山岛上有三贤墓,即:殷微子墓、春秋目夷墓、汉张良墓,文化局长带领本局人员前往参观。在参观张良墓时,导游介绍说:张良是韩国人,其先辈曾在韩国做过五代国相。没想到这位所长听后,竟对身边的同事说:原来张良是外国人呀!韩国和我们隔着大海,那个时候他怎么到中国来的呀?旁边的同事听了,都止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有一个同事故意逗他说:怎么过来的?坐飞机过来的呗!同事们听了,笑得更厉害了。那个所长看着同事哈哈大笑的样子,竟是一脸的困惑,不知道大家在笑什么。


往事追忆:那个最没有文化的“文化人”,笑料百出能让人笑掉大牙

二、民国是那个国家?一次,市文化局举办业务培训班,为期一周,培训对象是各县市区文化部门中层领导。当时,市局从高校聘请了一位教授,讲授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授讲到了茅盾、巴金、老舍等著名作家,说他们在民国时文学上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位所长听了,竟小声问同桌的同事:民国是那个国家呀?同事听了,想笑又不敢笑,只好低声告诉他: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就叫民国。这哥们听了,依然是满脸的莫名其妙,还自言自语地说道:中国就是中国,怎么又叫民国了?

往事追忆:那个最没有文化的“文化人”,笑料百出能让人笑掉大牙

三、宓子贱念成“必子贱”。我当时工作的邻县,是孝圣闵子骞的故里,至今流传着“五里三贤”的佳话。孔子的三位弟子闵子骞、樊子迟、宓子贱都是该县人,三人比邻而居,相距不到五里,故称“五里三贤”。该县举办孝贤文化节时,曾邀请我县宣传文化部门的同志参加。参加孝贤文化节时,拿着该县发放的宣传手册,这位所长竟又当众念了起来。要说这位所长这次表现还真不错,“三贤”名字竟念对了两个,就连平时很多人都容易读错的“骞”字这位所长都念对了。看来毕竟是做文物保护工作的,耳闻目染当中也知道了一些当地历史文化名人的名字。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位所长还是念错了“三贤”之一宓子贱的名字,将宓子贱念成了“必子贱”。气得文化局长当场训斥道:“不认识几个字,就别到处逞能,在家丢人不算,还要丢人丢到外面!”那位所长听了,脸白一阵红一阵,那个尴尬的样子,让同去的同事们看了既觉得好笑又觉得可怜。

往事追忆:那个最没有文化的“文化人”,笑料百出能让人笑掉大牙

转瞬间,我调到外地工作已经近10多年了,算起来,这位所长也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想来他离任后,文物管理所所长一职,县里一定会选择一位文化程度较高、能够胜任此项工作的人担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微山   老舍   宣传部   文化   笑掉大牙   县里   文化人   文化局   笑料   文化节   管理所   所长   中国   民国   文物   同事   往事   名字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