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告诉你:为什么孩子一放学就买吃的,不买就发脾气?

孩子发脾气怎么办?一直都是很多妈妈们关注的话题,搜索一下能出一大把的答案。只是很多时候孩子发脾气的原因真的太诡异了!

心情不好,发脾气!需求不满,发脾气!生病了,发脾气!累了,发脾气!困了,发脾气!饿了,也会发脾气!-----

我们在处理他发脾气的时候,想要事半功倍必需针对原因,对症下药,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但是原因那么多,宝妈很困惑啊!

心理咨询师告诉你:为什么孩子一放学就买吃的,不买就发脾气?

我经常从一位老师哪里借书,当她发现我借得都是跟育儿有关的书的时候,她告诉我看书可以往大了看,往小里写,这样写的文章会更好一些。

其实教育孩子也是这样,我们除了关注孩子大的方面,我们还要看孩子各种小的细节,今天张老师就跟大家聊聊孩子放学就想买吃的,不买就发脾气这件事情。

如果您经常接送孩子,就会发现虽然国家三令五申学校门口不准摆摊卖吃的,但是学校门口的小卖部那是屡禁不止,而买东西吃的孩子也特别多,经常有些孩子因为父母不给买而发脾气。

孩子为什么一放学就要买东西,不买就发脾气呢?

在说这个问题之前先给大家分享两个例子,相信看了这两个例子,父母们就能从一定程度上去理解孩子的行为了。

如果您仔细观察过小婴儿,就会发现那些几个月小宝宝们在身体动作和节奏特性上就已经开始有各自的特点了,比如有的喜欢扭动、有的喜欢尝试握拳等等。但在他们想吃奶的时候他们的表现很类似,他们会身体紧张、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好像半秒钟都不能等。这时他们完全是不顾一切的,如果妈妈没有及时喂奶,他们会哭的声厮力竭。

大家有没有发现,小婴儿的这种行为跟刚刚放学的孩子大闹的情景是不是特别像呢?当孩子处于婴儿般的情绪和愤怒时,他可能就在用这种“吮吸”的节奏的需要来满足和表达自己。

心理咨询师告诉你:为什么孩子一放学就买吃的,不买就发脾气?

再来看另外的一个例子。我的一个来访者是外科医生,他经常一个手术要做五六个小时,我们能想象在手术台上精神高度集中的五六个小时会是怎样的工作强度,但你们猜他下了手术第一件事情是做什么?

我们可能都会以为他会大睡一觉,其实不是,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去抽一口烟,好像通过用嘴来满足自己,才是他释放和缓解压力的方式。

其实采取这种方式的成年人也有很多。我们有很多成年人在压力极大的阶段,会出现过度饮食的状况,或是焦虑的时候贪恋零食。我如果压力比较的时候,就会去吃炒芝麻,特别享受哪种咀嚼的感觉。

心理咨询师告诉你:为什么孩子一放学就买吃的,不买就发脾气?

这让我们好像能理解孩子可能还没有那么适应学校的规则、或是在学校有一些压力让他暂时无法应对,如果一整天他都处在这样的张力和紧张下的话,那他可能就会有想迅速吃到一口东西来放松自己这样的需要了。

孩子从学校出来就想买吃的,不买就发脾气,这可能是他在用“吮吸”节奏来满足自己。精神分析认为:处于吮吸节奏中的孩子,他习惯通过吮吸来获得和父母的连接,从而获得安全感。

当我们拒绝孩子这一行为,不让他去吃,这个时候孩子的反应必然就很大。我们想想开头提到的吃奶的小婴孩儿和外科医生,我们就能理解孩子的反应必然是激烈的。

必然的反应不代表就是正确的,我们可以理解情绪,却不能赞同行为。

心理咨询师告诉你:为什么孩子一放学就买吃的,不买就发脾气?

当问题产生的时候,如果我们只关注怎么孩子表面的情绪,只是想快速的疏导情绪,有时候就有点治标不治本了。

比如我们为让孩子不哭闹,就一如既往一次不落地给孩子买零食;要不然就是压抑孩子,禁止孩子哭闹,只要哭闹就会惩罚,直到孩子不闹为止。其实这些方式,都是在表面的处理这些情绪。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去看孩子的行为的意义,而不是处理表面地情绪。

心理咨询师告诉你:为什么孩子一放学就买吃的,不买就发脾气?

孩子放学就要吃的,吃不到就大发脾气,其一是没有建立边界的表现。

他还在以世界为中心,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食物张嘴就应该来,稍微不如意就大吵大闹,丝毫不顾及场合。

有边界的孩子是能区分出每个人。我上学是我的事情,妈妈有妈妈的事情,妈妈不给我买吃的,并不代表这个世界的天就要塌了,也不是妈妈不爱我。这个世界并不是只有妈妈抱抱,妈妈爱这一种感受。

心理咨询师告诉你:为什么孩子一放学就买吃的,不买就发脾气?

这个时候怎么去建立边界意识呢?

孩子放学后想吃东西是一个必然的需求,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每天带不一样的零食来满足他的这个需求,但是零食的口味尽量避免甜味口味越来越偏淡,让孩子的注意力渐渐从口味儿本身转到好看、好玩儿,这样孩子的驱力不是只聚焦在嘴了,他吮吸的驱力会降低缓解,并且心理年龄也会慢慢变大。

慢慢的,我们就可以拿出一些好看的绘本,好玩儿的玩具,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一起玩儿,把纠缠打闹这样的行为,转化为愉快的亲子时间。

那为什么这样做和边界有关呢?建立边界的第一步就是区分。孩子在确定边界的过程中会慢慢确认周围的一切,把自己从一片混沌中区分出来。孩子通过区分出自己和妈妈、区分出不同的人、不同的物品,来确认自己的存在。

没有边界的孩子,对他来讲一切都是混沌一片,这样的孩子好像整天都是迷迷糊糊的。所以我们就要从区分开始,更重要的是这么做可以让父母有意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从好吃到好玩儿,让他从单纯地用嘴满足,到用视觉、动作、精神,不同的层面来满足,这个就越来越成熟了。

心理咨询师告诉你:为什么孩子一放学就买吃的,不买就发脾气?

孩子放学就要吃的,吃不到就大发脾气,其二说明孩子在学校是承受了压力。

或是他没有被满足,所以只能放学后要拚命地吃东西。

这就好像在学校憋了一天的孩子放学就疯跑或打球一样,但我们要注意吃东西和上学这是两件事情,不对应的。我们说奔跑可以释放紧张一天的肌肉,这个是对应的,它能够补偿孩子。但吃东西可能解决不了孩子在学校面临的问题。所以我们还要去探索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比如和孩子聊聊在学校都发生了什么,如果孩子什么都不愿说,或说的时候很难过,那我们就更要不加评价地鼓励他说出来,或是和老师保持沟通,也有可能孩子是适应不良的问题,我们可以就需要在现实层面想办法去支持孩子。

心理咨询师告诉你:为什么孩子一放学就买吃的,不买就发脾气?

我曾经一个初中来访者,放学可要吃的,不让吃就发脾气,仔细分析发现,原来是这个孩子不适应学校环境,觉得自己跟不上课,每次上学不是担心听不懂,就是担心作业写不完。老师上课的时候他在焦虑,放学的时候就更焦虑了。

发现问题之后,他们先给他补了一段时间的课,让他课业不那么吃力之后,他这个行为也跟着消失了。

能给孩子提供不同营养的妈妈,才是智慧而有力的妈妈。

想解决孩子情绪问题,请看这里:孩子遇事退缩,发脾气,看看“最强大脑”的“科学判官”如何引导

想解决自己的情绪问题,请看这里:

研究表明:癌症和这1情绪有关,不想得癌,4招安抚好自己的情绪

爱家有技巧,育儿有方法。我是三宝美妈,一个喜欢分享干货的二级心理咨询师,育儿的路上愿我们一起同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大发   孩子   好玩儿   来访者   边界   焦虑   零食   口味   节奏   情绪   父母   压力   妈妈   发现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