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提高自信,需要明白的一个观点,坚持6个习惯

在心理咨询工作中,提升自信一直都是一个反复的工作,很多朋友在最初发现一个方法实验一段时间,感觉确实有效,但是很快又会陷入瓶颈期,要么是发现那个方法不管用了,要么是对自己期待太高,而自己的自信提升太慢,直接放弃又回到老路上来了。

如何才能有效的提升自信呢?我们需要先来看看我们的自信是如何产生的。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提高自信,需要明白的一个观点,坚持6个习惯


1、父母的评价是基础

最初我们的自信来自于父母的评价,当我们还是小婴儿的时候,我们就像一个小雷达,不停的吸收父母谈论的关于我们的信息,我们从父母的语言和表情中,开始建立自己的自信。随着自己年龄增大,父母的语言对我们影响越来越大,我们会无意识的按照父母的言行去塑造自己。

我的一个朋友,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啊,这么容易的题都不会!”现在孩子十三岁了,遇到事情就说:“我笨,我不会!”然后等着父母来给自己解决。父母都清楚这孩子没有自信心,却不清楚自己曾经的言行给孩子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提高自信,需要明白的一个观点,坚持6个习惯


2、他人的评价是帮凶

父母的评价对孩子很重要,除了这点之外,就是重要他人的评价了,比如老师,朋友,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同伴的一句话就可能让孩子郁闷很久。

我曾遇到一个小女孩,本身长得清秀可爱,只是自身有些自卑,她就特别怕同学说她长的小,有一次同学看她换了新运动装,开玩笑的说:“你看起来好小,就像小学生。”这下可捅了篓子,她所有的注意力就都集中在了同学的评价上,课也上不进去了。

之所以父母和他人的评价对我们如此重要,是因为我们除了自己会对自己有一个评价之外,我们还会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心理学中把他人的评价称为“镜中自我”,他人的语言就像是我们照镜子一样,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在我们会通过他人的信息和在跟他人在相处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建立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自信建立的全部,自信的建立还需要自我认识。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提高自信,需要明白的一个观点,坚持6个习惯


3、自我认识

无论外界如何评价我们,我们自己内心总是有一个对自己的评价。往往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觉得他们说的不对,我不是这样的。这是因为我们自身对自己的评价和他人的评价出现了冲突,所以我们才有这样的感觉。

这三者最终形成了我们的自信。可是我们除了能控制自我,是根本无法控制别人对我们的评价的。

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人热爱工作,积极负责,但是当他周围的领导都对他说你不能那么认真你需要灵活一点。这个时候他就会对自己的自信产生怀疑,会觉得他坚持的可能是错的。自信就会受到打击。

心理学家西尔维亚.洛肯研究发现“信心是无法直接培养的,而是特定态度和习惯的结果。”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提高自信,需要明白的一个观点,坚持6个习惯


如何才能让自己获得长期而坚定的自信呢?

纳撒尼尔·布兰登(现代自我评价运动之父)通过长期,大量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六种习惯:

1、有意识地生活

我有两个女同学,他们都刚毕业就结婚生子,顺利的过上了很多人羡慕的全职太太的生活。

其中小青属于那种先生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女孩,一切以自己的先生马首是瞻,而自己只是在家带孩子做饭。她经常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对家无所贡献。现在十年过去了,她还在家做饭带孩子,日子过的一团糟。前几天看到她,精神状况很差,一问才知道她先生外遇了,两人正在闹离婚。毕业后从来没有工作的她,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应对,只是日日哭泣,所以才弄得自己很狼狈。

我另外的同学红丽,同样是全职太太,她在上学的时候就有明确的计划,毕业就结婚生孩子也都在她的计划之内,在家带孩子的同时,她自学了心理学和建筑师的课程,现在在家里不工作也有人给发工资。现在她正计划和孩子一起学英语,准备陪孩子出国读书。

有意识的生活这个习惯能鼓励我们积极利用自己的智能,有目的地学习知识,独立思考,而非直接效仿或盲从他人。有意识地生活意味着不断学习和成长,成为一个有自尊的、更理想的人。反之,我们会发现,处于不健康的、依赖他人的关系里的人,总是不去对自己的现状进行反思,反而会一味的指责别人怎么变心了。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提高自信,需要明白的一个观点,坚持6个习惯


2、接纳真实的自己

接受自我是我们赋予自己价值感的重要条件可以从三个不同层面上来看。

第一层:健康的利己。在这一层面上,我们完全赞同自己,珍视自己就因为我们的存在,我们就值得获得赞同。我们代表自己。自我赞同是生命力的体现,有时它需要时间来培养。

举例:小秋恋爱多年,可是他们的关系却不怎么好,男友一直拖着不结婚。当男友又一次用投资做借口找她拿钱的时候,她想到了“不”。

第二层:诚实看待镜中的自己。自我接纳与了解自己的身份紧密相关:我们就是我们所感觉到的、所思考的、所追求的、所做的事,是我们自身的现实。哪怕这个现实不那么有吸引力,不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有些令人难以接受,甚至像是个错误、是个弱点,看起来愚蠢至极,但它依然是我们自己的感受、思想、愿望和行为。反之则是自我欺骗。

举例:小秋的男友开始指责她冷酷,不顾自己的死活,并不是真的爱自己。小秋在男友的谩骂中突然发现了小时候的影子,这些话曾经是她父亲对她母亲说过的话。那一刻她突然发现,自己之所以会成为渣男收割机,不过是想改变母女的命运,改变自己童年的记忆而已。

第三层:同情心。自我接纳意味着我们对自己产生同情心。我们可以对一个做了错事的朋友报以真诚的理解,甚至完全能够想象他为何会做错。这种情况下,错的不是人,而是他的决定。只有带着同情心,我们才能维持和朋友的关系,看清楚什么是需要拯救、需要改正的。我们对自己和自己犯的错误也是同理。

举例:小秋曾经对自己的母亲充满了同情,她希望自己的母亲可以离婚,可以走一条不一样的道路,但是最终她母亲都是以孩子为借口并没有离婚。这个时候的小秋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最终在心理咨询的帮助下,她选择了结束恋爱,从新开始。

自卑的人往往自我批判往往更强烈,很容易损害自信心。试着接受自己的方方面面,包括那些让我们在开会的时候支支吾吾,在过去生活的痛苦。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提高自信,需要明白的一个观点,坚持6个习惯


3.对自己负责

我们不能控制所有事情。然而当我们觉得自己至少能控制生活中的某个部分时,自尊心就会得到大大的提升,自我价值感也会增强。对自己的人生负起责任来,让自己过得更好。有意识地让我们的愿望、决定、行动、人际关系和时间利用都符合自己原本的规划!

我们需要考虑清楚要如何分配时间和精力,到底需要什么才能让自己过得舒服,究竟该和谁相处、怎样相处,如何与之沟通…我们要想明白什么事情对自己来说尤其重要,以及如何根据这些事情做决定在这个基础上定下目标,确立愿望,找到克服困难的办法。

4.坚持自我

坚持自我意味着,哪怕是逆风而行,也要坚持自己的愿望、需求和价值观。有时我们需要将内在态度向外表达,并对内在态度负起责任来—参见第三点。这虽然难,却对培养自尊心大有裨益。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地区地震了,当父亲跑到学校去找儿子的时候,才发现哪里早已经是一片废墟,很多父母在哪里哭泣,然后陆陆续续的被救援人员劝走,因为救援人员认为哪里已经不可能有人生还了。

这位父亲非常伤心,大声的呼喊着儿子的名字,并且不停的在儿子所在班级的地方挖掘者。最开始还有人跟他一起挖,可是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很多人丧失了希望,最终都走了,只有他一个人还在坚持。

十几个小时之后,在他挖掘的地方,传出了石头的敲击声,那是幸存的孩子的求救信号,最终救援人员从哪里救出了17个孩子,其中就有他的儿子。

他的儿子告诉他,当地震发生后他们就躲在了那个角落里,他告诉同学们不要怕,他的爸爸一定会来救他们的,所以他们一直坚持到了现在,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父亲。

坚持自我并不是自私自立——除了我们自己以外,还有谁能用我们的价值观、目标和愿望生活呢?所以,不如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态度,哪怕有的时候只有我们独自坚守。自我坚持能让人自信。我们能看到自己的作用,知道自己能够带来改变。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提高自信,需要明白的一个观点,坚持6个习惯


5、设定人生目标,并全力执行

哈弗大学曾经对一群出身,智力,学历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做了一个目标调查,在之后25年期间一直追踪和研究他们: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提高自信,需要明白的一个观点,坚持6个习惯


这就是目标在我们人生中的重要性,同时为了实现我们设定好的目标,哪些步骤是必要的?我们需要学习哪些技能,改善哪些技能?这些细节计划会帮我们控制整个过程。

但是要达到这种程度的自信,就要有自我约束力。唯有自我约束力,才能让计划变成可见的、我们能力范围内可以取得的成果。这会让我们的自我价值感提升到新高度。

6.锻炼知行一致

知行一致就是说我们的理想标准和信念都要和我们的实际行为保持一致,最理想的情况是我们每天都能按照自己所想地生活,每天都用自己的价值观充实生活,这样的自我融合最能强化人的满意度,提高个人的自身价值感,促进心智成熟。有两条路,可以帮我们通向自我融合

(1)建立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真正在乎和珍惜的是什么。只有在有信念的情况下,人才能将其付诸行动。我们要弄明白自己会对什么感兴趣,到底是什么在内心推动着自己,让我们每天早上从床上爬起来,什么时候我们会觉得动力十足…那就是我们的信念所在。如果一下子想不出来,可以回忆青少年和童年时期,那时候有什么事能让我们兴致盎然?

(2)遵守我们能够认同的原则。首当其冲的是我们自己的行为和决定:把这些看作是原则,至少不能站在原则的对立面。比如一个把信任看得很重要的人却在背后议论别人,这样的人就应该好好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知行一致。

另外,在和人交流的时候,也应该多想想自己的信念,真实地面对自己。

提高自信,除了强调自己的优势之外,我们更要坚持可以把控生活的习惯,对于生活的掌控感会让我们感觉到安全和自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自信   小秋   心理学家   同情心   信念   愿望   男友   父亲   观点   父母   习惯   自我   目标   评价   孩子   计划   朋友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