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有情绪?请做孩子情绪的接纳者,引导者和情绪教练

在育儿的过程中,有一个时期特别困难,就是当我们的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期,他从那个一直都听我们指挥的小孩子,突然变的开始有自己的想法,然后我们发现孩子开始顶嘴,叛逆,甚至脾气暴躁起来。

很多父母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原来那么听话,脾气温和的孩子,突然变得易怒,暴力,甚至开始和别人大打出手了!

很明显,我们的孩子进入了青春期!

青春期孩子有情绪?请做孩子情绪的接纳者,引导者和情绪教练

一方面他们突然像是变成了一个小大人,另外一方面成长激素让他们应接不暇,他们无法控制自己体内日益增多的成长激素,结果就会情绪多变,在我们看来他们就像是随时会原地引爆的炸弹,一会儿可爱,一会儿惹人厌恶,一会儿嬉笑,一会愤怒,多变,并且易怒成了青春期的代名词!

面对孩子多变的情绪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青春期孩子有情绪?请做孩子情绪的接纳者,引导者和情绪教练

1、任何时候,情绪都是需要被接纳的!

情绪没有好坏,对错之分,只要产生情绪就是合理的。

在这里合理只是指情绪,因为情绪是每个人对某些事件的一个反应,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跟她自己的认知地图有关,所以无关对错和好坏。只要孩子有了情绪了,就说明这件事情对她产生了一定影响。作为父母,无论这件事对孩子产生的是什么样的影响?这个时候我们要考虑和解决的都不是这个事件,而是孩子的情绪。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说带着孩子逛街的时候,她想要一个冰激凌,但是因为是冬天,你不想给他买。

这个时候,他就有情绪了,他会不开心,会抱怨。这是因为他的需求没有被满足,所产生的情绪,我们可以不支持他的行为,我们不给她买冰激凌,但是我们可以接纳他没有被满足之后所产生的情绪。

比如我们就可以说:“不能吃冰激凌让你感觉很不好受吧!妈妈比较担心你的健康,所以我不能支持你,但是我们可以吃一个热狗。”这个时候就是用接纳情绪和代替的方式转移了孩子注意力,让他发现父母是为我好。

除了不被满足而产生情绪之外,孩子偶尔会因为自我而产生情绪。比如说我们给她买冰激凌了,但是她还没吃两口,冰激凌吧唧掉地上了,他也会有情绪产生。这个时候我们只要接纳情绪就行了,我们可以说:哎呀,好可惜,这么好吃的冰激凌没吃两口就掉地上了,真可惜啊!

青春期孩子有情绪?请做孩子情绪的接纳者,引导者和情绪教练

2、通过语言,帮助孩子给情绪命名,引导孩子说出情绪。

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根本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产生情绪,他可能是因为外界跟朋友发生冲突了,或者是自己被压抑的久了,这个时候我们没有办法一眼找到情绪发生的原因,但是我们可以感觉和看到孩子的情绪。所以这个时候当她有情绪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给情绪命名,然后通过接纳的方式引导孩子说出更多的原因和看法,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更好的引导孩子了。

咱们以孩子和老师发生冲突孩子愤怒为例子来说。

孩子放学后气呼呼的回到家,把书包往沙发上一甩,然后说:“我恨死我们老师了!”

很多父母通常的解决办法是压抑孩子的情绪,他们往往会说:“老师都是为了你们好,哪能这样说老师啊!”要么就是指责自己的孩子:“你自己做好点,老师还能对你有意见呀?”这两种反应其实是我们都没有看到孩子的情绪,而只顾着看问题,生怕孩子因为对老师有情绪而产生,不想学或者跟老师敌对,然后发生对孩子不利的事情。

可是如果我们根本不去接待孩子的情绪,孩子的情绪是被压抑的,我们的大道理,我们所谓的老师是为孩子好,只能让孩子更加的反感,这个时候他不但烦大老师,而且反感父母。

青春期孩子有情绪?请做孩子情绪的接纳者,引导者和情绪教练

这个时候正确的反应就是给孩子的情绪命名看的出来你很生气,能跟我说说发生了什么事吗?

如果跟孩子关系好的父母,往往孩子可能会一五一十说出学校发生了什么。二平时跟孩子不怎么沟通的,父母这个时候孩子往往会说我没事儿。

当孩子说“我没事”的时候,我们可以接着描述自己看到的:你回家脸就沉了下来,还摔书包踢门,我能感觉到你内心的愤怒,我很担心你,所以想跟你谈谈。

这个时候停顿一下,看孩子是否有反应,如果孩子没有反应,我们可以接着说:你现在没有心情谈,也没有关系,如如过你想跟我谈谈,随时欢迎。

当孩子跟我们谈的时候,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去重复孩子所说的话,以确保把孩子的情绪表达出来了,这个时候孩子就会通过跟我们的沟通来疏导自己的情绪,最终达到对老师的理解,和认识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偏颇。我们的引导成功。

青春期孩子有情绪?请做孩子情绪的接纳者,引导者和情绪教练

3、做孩子情绪的教练,用自己的言行,让孩子明白情绪如何表达。

咱们中国人向来讲究含蓄,对于情绪,我们是羞于表达的。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受伤了,会告诉自己:“我不能哭”;当我们失败了,我们会告诉自己“不能消沉”。结果孩子他所看到的父母都像钢铁侠一样,好像根本没有情绪,除了严厉的要求学习,好像很容易不拘言笑,往往孩子会形成一个错误的认知,很容易认为父母只喜欢爱学习的孩子,而我的学习就是为父母学的,不是为了我自己。

为了让孩子不出现这样错误的认知,我们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敢于表达自己情绪的人。要知道我们的身教比言传更重要,对孩子的影响也更大,我们不停的教育他,友情需要说出来,有情绪要说出来,而我们自己有情趣,却从来不说,往往孩子会习得我们的行为,也不去说。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刻意的去用一些情绪词汇来表达我们的生活。

我今天很激动,我看到了多年未见的同学。

宝贝,爸爸很开心,你跟我说了这么多话,我好激动啊!

通过情绪的表达,让孩子来学会表达情绪。

当然除了自身的行为之外,我们还要可以的训练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毕竟我们从小缺了这门课,现在想补,是需要练习的。

我们首先要确信自己就是一个教授孩子表达情绪的教练,我们需要预设场景,然后帮孩子分析在这个环境中,应该存在什么情绪,又用什们方式表达比较恰当。

我们需要讲解,示范,然后亲自和孩子演练,我们才真的做到了孩子情绪教练的角色。

做父母不易,做一个引导孩子情绪表达的教练更不容易,慢慢来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青春期   教练   情绪   孩子   引导者   易怒   冰激凌   对错   多变   会儿   认知   愤怒   父母   老师   感觉   方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