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气也不要跟孩子说这些话

搜索“瑞丁老爸启蒙学院”,一站解决家长的教育困惑。让孩子拥有最有价值的童年!

1

上周末的时候,遇到了一位朋友,也是我以前一个学生的妈妈。

一番叙旧之后,她突然对我说,自从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就再也没有好好说过话了。

我听了心情有些沉重。

这位朋友是个单亲妈妈,我知道她为了养育孩子付出了很多,殚精竭虑为孩子提供优渥的生活条件,甚至几次牺牲了自己再次获得幸福的机会。

但是她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却一直不太融洽。而最大的症结在于她和孩子说话的方式。

或许是由于生活压力造成的焦虑,或许是因为单亲妈妈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态,她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几乎全是负面的语言。

一旦她对于孩子的表现有些许不满意的地方,她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好几次,她当着我的面大发雷霆。

“妈妈为了你牺牲了这么多,你怎么这么不争气!”

“你伤透了妈妈的心!”

“学了多长时间了还不会,笨死你算了!”

……

甚至是孩子有了进步,她也很吝啬于正面的鼓励。

“学了这么久,才总算有点效果。”

“不准骄傲!”

作为旁观的第三方,每次听她和孩子的沟通我都会觉得很压抑,几次劝说也收效甚微。

我想孩子身处其中,应该会更加痛苦吧。

我知道妈妈为了孩子几乎倾尽了所有,但是我孩子不但不感激她所做的一切,还怀了一腔愤懑,和母亲越走越远。

无论我的朋友付出了多少努力和孩子改善关系,几句尖酸刻薄的话就让一切化为乌有。

人类的语言有着巨大的力量,有时候比尖刀更能戳伤人心。

曾在网上看到过一位妈妈的抱怨自己的女儿胆小自卑,上了高中以后还不敢抬头和人说话。

而造成这一切的则是孩子小学班主任的教育方式。每次她就会当着全班学生的面,打击成绩不好的学生:

“瞧你这样,能有什么出息呢?”

而她的女儿就是常常受到打击的那个孩子。孩子小的时候,负面效应并不是非常明显。但是年龄越大,小时候的心理创伤就越发明显。

童年的遭遇,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老师或者陌生人对于孩子的语言伤害,或能被父母的爱和包容所弥合。而来自父母的语言伤害却让孩子无处可躲。

再生气也不要跟孩子说这些话

2

今年春节,家住沈阳市铁西区的16岁少年姜某干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短短24小时内他纵火8次,忙得消防救火都快跑断腿了。

当警方找到姜某时,他对自己纵火的事情供认不讳。民警询问他为何纵火,他的回答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爸爸说我早晚进监狱,所以我就进给他看!”

原来,因为他一直太调皮让父亲很是生气,所以父亲经常斥责他,说他以后肯定要违法犯罪,最终铁定要进监狱的。

于是,孩子就真这么做了。

还听到过一个孩子小龙的故事,15岁的他因为斗殴伤人入狱。

他说:“4岁那年夏天,幼儿园老师因我的一次不听话,对我愤怒诅咒:“不听话长大了去坐牢”那个时候,我不知道坐牢是什么意思,只知道老师发怒了。而这句“长大了去坐牢”的这句话陪伴了我十多年。

他说每当他顽皮的时候,父亲就会用“难怪老师说你长大了要坐牢的”,“你这个坐牢胚子,要吃枪子”等话来教训我,接着便是无尽的打。

这种恨铁不成钢的棍棒家教一直持续到他15岁那年。

小龙长大了,有力量与父母的拳脚抗衡。他们已经打不赢他,后来的家教由“棍棒式家教”转变成“放弃式家教”。

他们经常说“我们已经不管你了,就当没生你这个儿子”。那个时候,小龙的家已成了他心里的“鬼地方”,他要逃离。仇恨的种子在心里发芽生长。

他偷了5万元钱离家出走,为的是离开这个充满仇恨的地狱——家,也因此换来了监狱生涯。

谢勇导演曾对沈阳市少管所的6名拘押青少年进行调查,发现他们都遭受过来自父母密集而惨烈的语言暴力攻击:“丢人”、“猪脑子”、“废物”、“你怎么不去死”......

父母是孩子最亲的人,也是他们最信赖的人。父母无心的诅咒,对孩子来说就像扎进心里的针一样,伤透了他们的心。

久而久之,他们就会生出报复父母心理。他们知道让父母最难受、最愧疚的方法,就是让他们的诅咒成真。

他们会用自我毁灭的方式,报复父母加诸于他们心理上的伤和痛。

一个人最高的教养,是不对亲近的人发脾气。

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一个人的朋友或亲人的羞辱,比来自陌生人的羞辱更具杀伤力。

因为和陌生人不同,朋友或亲人要么是自己在乎的人,要么是十分了解自己的人。

来自于陌生人的辱骂,虽然会激起一时的怒火,但并不会产生长久的心理伤害。

但是对于来自亲人的否定与辱骂,则恰恰相反,我最爱或最在乎的人竟然也不喜欢我,这种伤害会长长久久地留在心理,历久弥新。

“最爱的人伤你最深。”父母子女间更是如此。

再生气也不要跟孩子说这些话

3

很多父母都笃信“棍棒底下出孝子”,也有担心如果不能时不时地敲打一下孩子,他会不会“骄傲自满”。

但是事实是,积极正面的鼓励并不会让孩子“骄傲自满”,反而是负面的语言暴力会降低孩子的智商。

美国的惩戒与家庭暴力专家默里·施特劳斯做了一项跟踪调查,对美国806名2-4岁的儿童进行智力测试。

四年后又进行第二次测试,发现未遭遇过暴力的儿童平均智商要比经常遭受暴力的儿童高5分。

施特劳斯说,「打骂越多,孩子心智发展越慢。」

而施特劳斯对32个国家、超过1.7万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也显示:打骂孩子的家长比例越高,那个国家的国民平均智商就越低。

正如施特劳斯的报告结论:

那些时常在暴力、威胁下成长的孩子会出现「拼或逃」的反应机制,这种好斗或逃避心理会冲击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而创造力、想象力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智商。

再生气也不要跟孩子说这些话

4

我知道,父母也是人,也有控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也有怒火喷涌而出的时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父母偶尔的情绪失控是人之常情,也不会对孩子造成长久的伤害。

重要的是,发火骂人之后,我们一定要反思、一定要自省、一定要不断地成长,把给孩子带来的伤害降到最低。

我们决不能把打骂当成教育孩子的常态,更不能以“为孩子好”为借口,肆无忌惮地放任自己的负面情绪。

暴力就是暴力,永远不会给孩子带来真正有益的成长。

-END-

搜索“瑞丁老爸启蒙学院”,一站解决家长的教育困惑。让孩子拥有最有价值的童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9

标签:施特劳斯   沈阳市   孩子   棍棒   负面   智商   家教   暴力   陌生人   情绪   父母   语言   妈妈   心理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