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状,说透了为人处世之道

在道家学说中,最高境界的善行,莫过于如水一般的人生之道。孔子见老子之时,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子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款?”孔子曰:“水有何德?”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此乃柔德也;故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坚。因其无有,故能入于无间,由此可知不言之教、无为之益也。”

水很接近于道的品性,它至柔之中又有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以水悟道,可以看到成功人生里的七种境界。

在老子看来,水泽万物却不争名利,“上善若水”;“善下之”,有“谦下之德”;能以柔克刚,有柔德;还有不言无为之德。由此可见,水之道即是人的处世之道。

水,是位辨证哲人。“上善”的智慧当如“若水”之柔中有刚,刚柔一体。水,貌似柔,实则强;水虽柔,但可克刚。滴水久之可穿石,流水载歌载舞可使角角棱棱的石头日臻完美成鹅卵石。柔软的水,加压能把巨岩击碎,能把成吨的钢材像揉面团般锻压。

“上善”的智慧当“若水”之随机应变。

著名作家杨绛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种与世无争、淡泊如水的气质。

她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在这熙熙攘攘的世间,多数人都挤破脑袋想着要大出风头,可杨绛并不这样。

她读书写作、翻译治学,只是因为兴之所至,并没有一丝争名逐利之心。

善良从容,优雅温润,就是她的人生底色。

所以大家尊称她一声“杨绛先生”。

生活中太多的人,为了实现各种人生目的,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相互争斗,后来反而伤人害己。

一些从不争强好胜之人因遇事不争抢,结果一生自在。

这种高级的生命感悟,正是上善若水的追求。

水,常态为液体,降温至零度就凝固为固体;升温至百度则化为气体——聚于低空则为雾,升到高空则成云,凝结下落则或为雨、或为雪、或为雹、或为霰……借助日光月光,还呈现为霓虹华晕。水以不变呈万态,“大道似水”。

《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则负大舟也无力。”水积不厚深就无力行大船,人若学问修养不高深又怎么能担当重任?

“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水自有水流之道,只要顺此道而游,并不需要自己的意志——顺其自然。

水中,自有道意。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辙专门注解过老子,著有一本《老子解》,此书中对老子所讲的水所具备的“七善”进行了很好的阐释。

居善地——“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地也”。

就是说水避开高的地方,而只往低下的地方流;水之避高趋下是一种善于择地的表现。是告诫人们,应当善于谦卑,而不汲汲于高处。

心善渊——“空虚寂寞,深不可测,善渊也。”

这是说水的表面看起来是很平静的,但它的内部是有着极为丰富而深邃的内涵,能够包容万物,一个“行善渊”的人,一定是达到了很好修养的人。

与善仁——“利泽万物,施而不求报,善仁也。”

这是说,水泽润万物,但是它施与了那么多,却从来不索取报酬,这就是善于仁爱。一个人进行了施与,如果他的意图是求得对方的回报,这就有类于买卖交易了,就不是真正的施与了,而真正的施与一定是从仁爱出发的,是不考虑利益得失的。

我们之所以热烈地赞美母爱,就是因为母爱是无私的,母亲对子女做了几乎是毫无保留的付出,但却从不要求子女的回报,因此,母亲的形象才是如此的伟岸,才是如此的可敬、可爱。

言善信——“圆必旋,方必折,塞必止,决必流,善信也。”

其意思是,水进入圆形的地方就会旋转,进入方形的地方就会转折,堵塞住它,它就会停下来,而决开它,它又会流下去,这些都是可以信验的。说话要讲求诚信,大家都很熟悉“狼来了”的故事,在故事中,他开始说的话是假的,是不可靠的。

后来呢,孩子又将这个把戏反复地导演了几次,但是周围的人并非傻瓜,次数一多,他的话每一次经过验证都是假的,还有谁会相信他呢?

于是,当人们再一次听到“狼来了”的呼声的时候便不约而同地都没有去教他,而这一次却是狼真地来了,但一个孩子怎能是狼群的对手呢,狼群不仅吃掉了很多羊,那个孩子自己也成了狼的腹中之物。它告诉我们,言语不诚实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正善治——“洗涤群秽,平准高下,善治也。”

这是说水可以清洗一切脏的东西,面且它又是很公平的,水在一个容器之中,它的表面一定是平的,即使容器偏了,水面也依然是平的,不会有高下之分,而消除脏乱和公平行事正是为政的基本之所在事善能——“遇物赋形,而不留于一,善能也”。

在水面上都会显示出自身的形状来,水自身并不要求某种持别的形象,而是什么都接受。善于做事的人就是这样,他不只是解决一些容易的事情,而是对解决某些复杂的问题也丝毫都不辞让。

动善时——“冬凝春冰,涸溢不失节,善时也。”

水在适当的时候凝固和结冰,在适当的时候干枯和涨溢,总是能够适合天时与节气,它不会在冬天涨溢,也不会在夏天结冰,这就是善于选择时机。

有一个成语叫“静水流深”,意思是我们看到的水平面,常常给人以平静的感觉,可深深的水底下究竟是什么样子却没有人能够知道,或许是一片碧绿静水,也或许是一个暗流涌动的世界。无论怎样,其表面都不动声色,一片宁静。

大海以此向我们揭示了“贵而不显,华而不炫”的道理,也就是说,一个人在面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时候,要表现得低调,不可炫耀和张扬。

事实上,水之道的深意远远多于此,老子与孔子论水之道,可谓是字字珠玑。

孔子说:“众人处上,水独处下;众人处易,水独处险;众人处洁,水独处秽。所处尽人之所恶,夫谁与之争乎?此所以为上善也。”

老子点头说:“汝可教也!汝可切记:与世无争,则天下无人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

《易经》里这样描述水:“润万物者,莫润乎水。”水润物细无声,有博大的仁爱胸怀。在生活中,应该对强者保持一份尊重,对弱者给予同等的仁义友爱。无论强者弱者,我们都能待之以仁,给予他人我们所能给予的善,那么整个社会将变得团结友爱。

避高趋下,不与人争;深不可测,不锋芒毕露;施不求报,仁德无私;可以以柔克刚;善守信……“水”中的智慧取之不尽,你我若能取一瓢,受用无尽矣!

世间有一种善,叫做水做的心。我觉得,世间最真实的美也不过如此!水很柔软,它顺流而下,润物无声,无论处在什么地势,都有一颗放低姿态的心。面对水,你可以永远俯视它;

面对水,你的心会跟着它一样平静;面对水,你会充满无限的梦想和前行的力量......与水交友,人之所幸;做人如水,好运一生。

可以说,水之性,至洁,至仁,至善,至德,至道。人做人处事应该如水的七个善性。人生的态度也应该如水,以柔克刚,不与争锋,利他。若做到这些,人生自然圆润通达,功德圆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孔子   水泽   以柔克刚   与世无争   狼群   深不可测   仁爱   强者   万物   老子   善于   世间   表面   地方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