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却自豪地活着

文|袁运录

昨天傍晚,我遇到一位很久没有说过话的“胡哥”,他就住在我家对面的县委院子里。

每天看着对面的他坐在轮椅上,由夫人推着在院里来回移动。

坐着,却自豪地活着

看到他脸色憔悴,我就问:胡哥心情干嘛这么差呢?

他说:老弟啊,你看我天天坐在轮椅上,一个大男人,靠人伺候着,你说我活着还有意思吗?白天想着咽不下饭,晚上想着睡不着,真是度日如年啊。

由于不能行走,身上这疼那疼的,害得我全家的人都牵挂着我一个人。

你看,我妻子每天除了上街买菜,都在家侍奉我。真是坑子女,坑老婆!如果我身体好的话,妻子就可以到我儿子那里去帮他带孙子。看到我成了这个样子,儿子只有请保姆,但又不合意。

看到老胡摇摇头,唉声叹气,满脸焦虑,不想苟活于人世的沧桑憔悴,无精打采,我决定开导他几句。

大约六七分钟的所谓心理疏导,让老胡夫妇眉开眼笑,高高兴兴。

坐着,却自豪地活着

我是怎么劝导老胡的?我用的全部是接地气的中国传统文化。

本来我想用一句心理咨询中流行的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但我没有用。因为这句话说出来以后,虽然对方可能明白有道理,但人家难以真正地接受。

为什么呢?就像干裂的土地,急需一场及时雨。如果下的是一场狂风暴雨,雨点劈啪啦落下来,来得快,消得也快。你会发现暴风雨过后,土地下面还是干涸的,虽然地表上流水哗哗啦,但水根本没有渗透下去,很快就被炎热的高温蒸发掉。

怎样才能让及时雨深入大地,需要下一场绵绵秋雨,才能点点入地。

怎样开导中国的老百姓?让我们开导的话语进入对方的心里,这不需要心理学专业知识,只需要生活经验和人生智慧。

坐着,却自豪地活着

如何让人容易接受我的话,而不是像狂风暴雨一样?于是我拉开了我的话匣子——

我说:胡哥,你辛苦了,你不用惭愧,更不用内疚和自责。因为你现在就像前方归来的将士,就像以前抗美援朝,你在为国为民,为了抗击美国佬而光荣负伤的战士。

老胡一脸茫然地看着我说:老弟啊,我没有去打仗,我病成这样,是自己不爱惜身体造成的。

我说:老胡哥,我知道你没有去前线打仗,我只是打个比方而已。你是为了这个家日夜操劳,积劳成疾。要知道,一个家庭,就好比一个完整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面总要有一个破绽,有个出气孔,有个毒气排泄口,正好你就在出气孔的上面,毒气自然就喷在你身上,被你一个人挡住了。

也就是说,你是为这个家族,为这个系统挡住了“子弹”,所以你不幸受伤了。如果你不受伤,也许你太太就会受伤;如果你太太也没有受伤,或许这个“灾难”就降临在你儿女身上,甚至说你的孙子辈上。你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吗?

坐着,却自豪地活着

老胡说,如果非得受伤,我当然情愿自己受伤,也不想家中任何一个人受伤。

在传统文化里面,在中国坊间,有句老话叫什么?年轻人要想顺顺利利,最好就要碰倒一个老人。

什么意思呢?家里的年轻人要想平安顺利,就需要家里有个老人为他作出牺牲。

小时候我总以为是迷信,长大了后,我渐渐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事实上,任何一件事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站立的角度不同而已。

这边失去了一些,或许就会从别的地方补回来。

古人的意思,是要告诉我们:凡事有一失才有一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坐着,却自豪地活着

一个家庭,一个系统,有个东西想凸出来,必须得有个地方凹下去。

如果没有峡谷,哪有突兀而起的险峰?没有辽阔的湖泊,哪有连绵的群山?

没有缺点,哪来的优点?所以人的优点越多,意味着缺点就越多。

平时我们只看到人的优点,而没有看到他缺点。因为人的优点是闪光的,而缺点都是暗淡无光,都被隐藏着。

所以老胡啊,你有啥气馁,有啥好自卑的?

你是为这个家的崛起,为了这个系统做出了贡献。也就是说因为你的受伤,因为你坐在轮椅上,你帮家里,让你的家庭,让你家的年轻人平平安安。

坐着,却自豪地活着

老胡的妻子不停点头。她说确实这样的,自从老胡生病以后的这几年,孩子们在外创业很顺利。以前我也想不通,被你一说,蛮有道理。

我接着说:这就对了。所以说嫂夫人伺候你,你也不必感到惭愧,不必感到内疚。说句难听的话,她尽心尽力地侍奉你,也是合情合理,因为她是你的妻子,因为你是“前方受伤归来的将士”,因为你是为这个家庭做出了贡献的功臣。

为家庭而受伤,嫂夫人理应照顾你这位“前方归来的英雄”。而且,嫂夫人照顾得越好,她的福报越大;她为这个家庭付出得越多,你们的子女今后越优秀,越平安吉祥!

你们说,是不是这么个理?

夫妇两个点头称是。

所以你根本不用自责,应该感到高兴,感到开心才是。

老胡你说,心态好的人跟心态差的人,哪个人的伤恢复得更快?

坐着,却自豪地活着

老胡说,肯定心情好的人。

对啊,只有心态好,你的病,才更容易恢复健康。

日如果你整天愁眉苦脸,即使每天跑医院看医生,吃药打针,你的病恢复得也非常慢。

只有好的心态才能有一个好身体,只有好的心态,你的病才能更快地恢复。

接着,我跟老胡讲了一个熟悉的人,因为脑溢血,他开过两次颅。他是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几年前,我看着他每天在树林里,由夫人牵着,蹒跚地行走。当时他的脸色也很憔悴,我就上前询问他的情况,我也对他们夫妇说过相同的话。从此以后他对我十分相信,可谓言听计从。

坐着,却自豪地活着

那时候,上第二层楼都走不上去,必须有人搀扶。一年不到,他就可以自由上下楼了,而且每天清晨出门锻炼,不用夫人搀扶,和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他的夫人也暗暗称奇。

其实,身体恢复,与他的好心态是分不开的。老胡对此表示同意。

当我看到老胡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我知道他听进了我的话。妻子开开心心推着丈夫走了。边走,老胡还用手指做了一个“OK”手型。

坐着,却自豪地活着

咨询感悟:

因为中西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同,西方心理学并不能普遍适合中国人的心理问题,尤其对缺少文化的老百姓,所以我们不能照搬西方心理学。否则,不仅不能服务中国人的心理,反而会适得其反,制造各种心理问题。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袁运录,公安民警,省级公安心理服务教官,口吃和强迫症和抑郁症心理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中华网教育心理频道、凤凰新闻专栏作家,知乎、今日头条心理领域创作者,上饶市心理咨询师协会副会长,余干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心理辅导中心副主任。
1988年因为严重口吃和强迫接受张景晖心理治疗,获得解脱,并开始研究心理学.
2008年“火车悟道”走出抑郁后,创立秋水理论.

坐着,却自豪地活着

2021年四月,师从中科院心理所史占彪教授。
2021年七月,师从江西师大运用心理系主任熊红星教授。
2006年起以“恨若秋水”的笔名在《中国心理与健康》杂志、中华网、凤凰新闻、知乎等媒体发表上千篇社会心理研究和实践文章,并接受过上万人次心理困扰者的求助和咨询。
研究方向:强迫、口吃、抑郁、焦虑、失眠等症和青少年心理创伤、家庭婚姻等心理问题.
代表著作:《口吃原理与康复》(江西教育出版社.2015).《情绪心理学》(江西教育出版社.2019).
正在出版:《强迫症原理与康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嫂夫人   中华网   孙子   江西   轮椅   心理学   夫人   自豪   优点   缺点   心态   妻子   身体   心理   家庭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