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央视《如何对抗抑郁》

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六集纪录片《我们如何对抗抑郁》,近日播出第5集《坚持,再坚持一下》,这一集提出一个对抗抑郁中的尴尬问题,药物不敏感。

“为什么吃药没作用,怎么办?”

解读央视《如何对抗抑郁》

抑郁症用药的结果,不言而喻。

失眠,长期服用药的结果会如何?

希望央视深入社会多调查,看看经过精神病医院诊断和治疗的抑郁症的实际状况。

让事实公之于众,让老百姓和病患家属看清事实真相。

不要迷信医院精神科,更不能崇拜纸上谈兵的学术专家和所谓的科学研讨,一定要到坊间采访,因为高手在民间,真相都在老百姓的心中。

每年心理学或精神病学大会,都是一些老面孔,都是围绕和停留在心理或精神问题的症状,进行研究的老一套技术或方法。

因为话语权都被他们占着。

为什么中国心理问题越来越多?

不去从病因上找,花费巨额资金去做无效研究和实验,这对国家和人民是极不负责任的。

引用微信群里心理学专家的发言:

朱老师:“一个高中生,因为抑郁症,坚信吃药能好,也坚持服药。但吃了两年,还是情绪不断,老想自杀,于是来到他的心理咨询室。”

陈老师:“服了两年的药了,还想自杀,还坚信吃药,可见思想顽固,认知片面偏执。真是可怜又可悲,抑郁症又不是身体哪个器官出了毛病,又不是长了脑瘤等等。吃什么药?”

“抑郁症主要是认知系统,能力系统,人际关系,学习的适应能力或社会适应能力等等出了大问题。欲望总是受挫,情绪越来越消极,活着越来越无希望,就会想去自杀。”

“心病应从心理治疗,吃药都是害人的,鬼扯的,愚蠢无知的。我的一位邻居,因情感受挫等等,对家人进行攻击,送去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吃药三十几年,也没吃好,越吃越肥,越吃越疯。”

王教授:我连抑郁都不认可,这是西方心理学猖獗的垃圾词,害了无数人。

以前说过,中国人不玩什么抑郁,心情不好了写首诗词,或者写幅字,啥事都没有了,甚至还能出精品。

解读央视《如何对抗抑郁》

古代文人不得志的很多,诗词中都有各种情绪,反而千古流传。

现在的人,被西方心理学毒害,似乎不玩个抑郁就落伍了、不够档次了。阿猫阿狗都玩抑郁,这一嘚瑟被西方心理学废了。
有人说:“当务之急就是形成有效的心理学理论和技术,让人们更多地接受它,从而抛弃药物治疗的困境。”

袁运录(秋水理论创立者):

不是理论也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观念的问题。心理学本来就不是科学,只是一门学科。

失眠问题能用技术解决吗?除非吃药,把人麻痹,自然就躺下了,安分了。

抑郁症能用技术解决吗?除非吃药或电击,把人麻痹,自然就安分了,不难过了。

中国古人早就说了:借酒浇愁愁更愁,心病还需心药治,解铃还须系铃人。

心药,不是技术,也不是药物,不是理论,而是开心的语言,打开心扉的语言和行动。这种语言,有时像和风细雨,有时如狂风暴雨。

没有治不好的病,只有观念不正的人。

袁运录(秋水理论创立者):

心理问题,包括抑郁症的治疗,一定要让来访者找到真实的自我,药物只是稳定或活跃情绪的作用。

李老师:抑郁症治疗需要的是智慧和仁爱,而不是技术和小聪明。

袁运录(秋水理论创立者):智慧是思想的光芒,是打开心门的钥匙;爱心是良知,是精神的光芒,是天地永恒之道。

解读央视《如何对抗抑郁》

阳明心学,致良知,就是要我们心怀慈悲,才能感召来访者,这就是:用生命感动生命。

袁运录(秋水理论创立者):

正确的思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观念。

作为国家心理咨询师,一定要以本土文化为主打,外来文化和技术为辅助,而不是颠倒而行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抑郁   来访者   精神病院   心病   秋水   中国   心理学   药物   央视   观念   情绪   理论   语言   思想   精神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