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摆脱数学渣渣这种角色?

反正渣就不好,不管什么渣。也许有人说豆腐渣好,我看好你哟,小机灵鬼![呲牙]

数学渣渣我认为分两种:先天渣,就没有学数学的基因,这种情况请抱抱自己,不怪你不努力;后天渣,也许是没有找到方法,也许是不够努力。

先来讲讲后天因素造成的数学成绩不好。高中时代,我们班有一个出水芙蓉般的美女,每天都非常刻苦勤奋,成绩就一直平平淡淡,属于没有找到方法的类型。为什么这么说呢?后来复读,去了中国石油大学,所以智商ok的。那我个人觉得学习数学,首先还是得从课本出发,把课本看透。对于概念型的知识点要做到精准掌握,有这个想法是因为有很多学生记概念记一部分,而概念的任何一个部分都很重要。你要想,能成为概念的东西多么重要!其次刷题,各种题型都要去熟悉,不能说大概懂了,就一边玩耍去。这对于初中,尤其是高中的孩子特别重要。最近有好多的高中生跟我吐槽,老师课上讲的都能够听懂,但是一做题就懵。考前萌一萌不打紧,可千万不能把这种感觉带到考场。考前刷题,把主要题型刷个遍,弄懂,那再怎么也不会太差。高中不刷题,大概率是数学要歇菜[呆无辜]。刷题可以帮助你不差,但是要想整个提升上去,还是要在做题同时将知识模块化,系统化,做好总结工作。我一般讲课也是分层次进行的,当我感觉到学生一个题目能够听懂,我一般会在这个题目的基础上把模型深入讲出来。如果学生能听懂大多数题型,那么我会在分析每个题型模型的基础上,把题型进行分门别类,归纳整理。如果说做题时行时不行,就有碰运气不扎实的成分,如果认识了模型,题目一出现,解决方案就出现,那么就学的比较扎实了。上考场也不会有那种看运气的感觉了。毕竟在绝对实力面前,一般无所谓运气这一说。

写了好长,换个开头。讲到方法,预习也是重要一环。预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这么说吧,为什么有人第一年考二本,第二年考一本,是不是多读了多学了?书多读几遍总是不一样,提前读更是事半功倍,带着问题去听课,效率会很高。现在有的学校老师讲课很快,总听到这样的话。在我们那个年代,老师都是慢慢讲的。现在讲课快似乎是一种“流行”。问题就来了,本来不够用的脑子,没有办法在短时间接收太多讯息。怎么办呢,只要稍微提前一点,感受就会变。我经常建议,有时间把课上到老师前面去,不能追着老师跑,跑不赢的。老师只需要讲课,布置了练习就完成了任务,但是你需要后续做很多才能达到你的目标。那么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老师不会等你,但是你等老师可以的。最后是错题整理,不断回顾。温故而知新,可以当师傅![鼓掌]我们都喜欢踩同一个坑,所以经常看看这个坑,记住这个坑就好了。

听起来都是老生常谈,但是在实践中,我还是深深感受到了这些方法的重要性。

讲讲其他,有一种学生不是不努力,相反他们还挺爱学习,挺上进的,但是成绩也不好,或者说没有那么好。这种学生也不在少数。用一句话形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自己掌握知识的情况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觉得都会了,最后“大意失荆州”[如花],比较可惜。没有在合适的时间抓住学习的机会,直接去了考场被吊打。考完出结果,百思不得其解。这种情况需要学生自己意识到问题,把浮躁去掉,虚心沉下心来学习。

文章的结尾,我想讲讲那些真的没有数学天分的孩子,又还真的一直在不断努力的孩子。我想说,数学也没有什么,不过是一门学科,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只不过刚好我们不擅长数学。我们要正视这个问题。在我们的能力范围里面,去做到我们的最好就好了。在我们擅长的领域,我们可以有另一片天空。世界是五颜六色的,其中有你添的那一种颜色[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数学   题型   考前   考场   课本   模型   题目   角色   不好   概念   成绩   努力   老师   孩子   方法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