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县管校聘制度,被“淘汰”下来的老师,究竟该何去何从?

教育问题是大家非常关注的,一项教育相关的政策推出,总是会成为热点话题。今年县管校聘制度,成为大家注意的焦点。这项制度的推出,主要就是为了增强教师的流动性,以此来保证各个地区教育资源的公平。

不过每项制度在刚刚推出时,总会面临一个相对艰难的过渡期,大家很有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县管校聘制度,同样也要面临这样的问题。目前这个制度在推行过程中,主要存在这样的几个问题,我们一起探讨下。

全面推行县管校聘制度,被“淘汰”下来的老师,究竟该何去何从?

县管校聘制度,主要存在这几个问题:

在学校发展过程中,校长需要决定很多问题。从学校食堂的工作人员,到学校任课老师,学校每个成员都离不开校长的管理。可以说,原本校长手中权力就比较大,如今县管校聘制度的推行,更放大了校长的权力

教师主要工作就是教学,但如今教师还有很多其它工作要完成。在这项制度推行的过程中,一些学校采取的是集体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老师的去留问题。这样,教师很难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教学上,影响是很不好的。

全面推行县管校聘制度,被“淘汰”下来的老师,究竟该何去何从?

在一些较早就开始实行县管校聘制度的学校里,一些资深老教师,可能并没有被纳入其中。而如今教师资源全面流动,这些资深老教师也不能获得什么“特权”。这样一来教师就变得比较尴尬了,尤其是有资历和威望的老教师。

全面推行县管校聘制度,被“淘汰”下来的老师,究竟该何去何从?

那么在这项政策推行的过程中,被“淘汰”的教师该怎么办呢?

学校聘请教师,这项制度推行后,没有被学校聘请的教师该怎么办?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些老师肯定没有失业,但需要面临着到农村等偏远地区工作的情况。这对老师是不公平的,对农村地区孩子当然也不公平。

本身农村和城镇在教育水平上,就存在一定的差距,这项政策实施后,有可能会加重这一问题

全面推行县管校聘制度,被“淘汰”下来的老师,究竟该何去何从?

在县管校聘制度推行后,这个问题必须得到重视且尽快解决。在缩小农村和城市差距这个问题上,教育是最不能被忽视的重要一环。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要重视农村,和城镇在教育问题上存在的差距。在每年高考中,都不难发现这样的数据,从农村地区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数量并不多。这和学生本身身处环境有关和农村教育水平有关。

全面推行县管校聘制度,被“淘汰”下来的老师,究竟该何去何从?

农村和城镇在教育问题上,具体存在哪些差距?

和城镇相比较,农村师资力量并不是那么好,这点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很多优质教师都在城镇里工作,不愿意留在农村地区。现在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和城镇在师资力量上的差距,其实在不断扩大。

大家都知道农村地区条件要差,具体反映在教育问题上,就是教育相关硬件设施没有那么好。比如图书馆、实验室、微机房等,以及教学需要用到的现代化设施,农村学校肯定没有城镇学校那么有优势。

全面推行县管校聘制度,被“淘汰”下来的老师,究竟该何去何从?

在我国教育中,极为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就是教育理念。城镇学校里,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都比较多。和农村地区相比较,城镇的教育理念要更先先进,更能够给学生带来有益的影响。

全面推行县管校聘制度,被“淘汰”下来的老师,究竟该何去何从?

具体来说,应该怎样缩小这样的差距?

切实提高农村地区教师的待遇,才能吸引更多优质教师,到农村地区工作。目前我们国家对农村等偏远地区的教师人才,非常重视,相信未来农村教师的待遇,会有更好的提高,吸引到更多优质教师。

扭转农村教育的理念,同样也是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只有有先进的、科学的理念作为引领,才能让农村教育水平,有切实提高。这当然还是离不开师资力量的支撑,有越来越多新鲜血液的注入,才能带来更为先进的理念。

全面推行县管校聘制度,被“淘汰”下来的老师,究竟该何去何从?

最后这点也是国家正在做的,为偏远地区学生带来更多实惠。他们本身家庭条件就不是很好,在完成学业过程中,很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国家的重视和帮助,更有利于他们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学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老师   制度   可能会   偏远   何去何从   师资   城镇   农村教育   校长   差距   农村   教师   地区   学校   学生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